[摘要] 音樂的價值,不僅僅表現在文化藝術方面,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本身還具有巨大的產業價值。文化理念、創新人才、科學技術、商業模式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人才培養、產業培育、營銷模式、產業政策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 音樂文化 創意產業 現狀 對策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引領產業創新和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音樂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蓬勃興起和發展。我國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扶持音樂創意產業的發展,全國性和地方性的音樂歌舞節會、歌手選拔比賽、錄音產品、電視節目、音樂產品進出口貿易蓬勃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而且創造了巨大的產業經濟效益。
一、音樂創意產業的涵義
隨著現代科技進步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實際上社會生產的和消費的全部是文化,人們的消費都是在文化價值的引導下所進行的一輪又一輪的新行為,社會經濟的主流是文化經濟,傳統的產業要增加文化的價值,新興的產業要突出文化產業,這就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和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于個人創意、技巧和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形成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包括音樂、表演藝術、廣告、電影、電視、出版、設計等。文化創意產業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產業經濟效益,已經成為引領國家和地區產業創新和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并且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每年產值達到960多億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已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音樂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組成部分,就是要將抽象的音樂文化直接轉化為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產業,把音樂文化資源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實現音樂文化與高新科技、工商企業互相交融的經濟模式,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經濟領域的產品附加值。有關資料表明,英國音樂產業出口的凈收益高于鋼鐵工業的收益,奧地利莫扎特故鄉薩爾慈堡每年音樂文化活動、旅游和其他關聯收入達到4億多歐元。
二、音樂創意產業包括6個方面的內容
1.音樂文化產品和娛樂產品。如作詞、作曲,音樂節目創作、制作與營銷,錄音產品的制造、分銷與零售,書籍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數字內容出版等。
2.音樂文化服務和娛樂服務。如音樂會、音樂劇、歌劇、戲劇、舞蹈等內容的原創,表演制作,現場表演等。
3.音樂文化設備、用品及關聯產品的設計、生產、分銷與零售等。
4.音樂文化旅游和休閑服務。如音樂文化名人故居旅游,社區休閑音樂活動,音樂文化博物館等。
5.音樂文化研究和學術交流。如音樂文化社會團體活動,學術會議,國際音樂文化交流等。
6.音樂外呢化關聯的其他活動。如經紀代理,廣告制作與促銷,表演服裝設計與制造,舞臺美術設計與制作,攝影,燈光,電信服務,網絡服務等。
三、音樂創意產業的特征
1.創新性;音樂創意活動是在一定的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創新活動,但不是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和才華,借助現代科技對創痛音樂文化的提升。
2.高科技性:音樂創意產品一般是以音樂文化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的特定物化表現,是音樂文化與信息技術、傳媒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廣泛應用的結晶。
3.強融合性:音樂創意產業是文化、技術、經濟相互融合的產物,在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的同時,滲透到生產各個領域,輻射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滲透性和廣闊的輻射性。
4.高附加值性:音樂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通過對音樂創意產品的不斷復制來不斷獲利,在音樂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于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四、音樂創意產業的核心要素
音樂創意產業是源于個人創造力、技能和才華的活動,本質在于“創新”。要實現折中創新多動的產業化發展,需要理念、人才、科技、營銷等四大核心要素的支撐。
1.文化理念。 音樂創意產業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是對音樂資源和文化理念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文化對社會經濟發展滲透力的拓展。音樂創意產業融入了文化歷年,才有了品位、價值和競爭里力。如“夢想中國”歌手選拔賽,在推動音樂文化發展的同時,也是在傳播中國式的文化歷年、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時尚風格。
2.人才支持。音樂創意產業以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基本主體,是人的智慧、才華、靈感和創造力的結晶。音樂創意產業不僅要有音樂人才對主題的提煉,品位的提升,還要有科技人才用新科技、新技術改造音樂文化,開拓音樂文化領域,也要經濟人才對音樂市場開發,打造開放式產業鏈。如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聚集著名音樂作曲家、歌唱家、評論專家等擔任評委,吸納傳媒技術、網絡技術等人才參與節目制作和傳播。
3.科技支撐。音樂創意產業以現代科技為主要載體,是科技與音樂文化高度融合的產物,強調產業的價值源于文化積累和科技發展所激發的創意,重視數字技術、傳媒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技術在音樂產品創作、生產、傳播中的應用,提升音樂創意產業的內在張力和外在傳播力。如數字音樂、網絡音樂等,就是在數字技術、仿真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緊密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4.商業模式。音樂創意產業的產品和服務不同于傳統的制造產品,運作模式也區別于傳統模式,不是以生產制造為中心,而是以非凡的創意為基點,通過科技手段將創意理念轉化為音樂產品,采取創意+科技+資本的運營模式,吸納經紀代理、工商企業、傳媒、廣告、電信、網絡等行業進入,形成一條完整的音樂產業鏈,提升音樂產業及關聯產業盈利能力。如“超級女聲”歌手選拔賽,就是這樣一種全新的運營模式,為音樂產業及關聯產業創造收入達到90多億元。
五、我國音樂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文化產業有了很大發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等地區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正在建設一批創意產業園區,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有關資料表明,北京正在重點培育6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每年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已達到960多億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上海市建成16個創意產業基地沒,誒年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占GDP的7.5%以上。在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音樂創意產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北京、上海、深圳、長沙、哈爾濱等地區都把音樂作為重點文化產業發展,打造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夢想中國”、“超級女聲”、“哈爾濱音樂會”等音樂創意品牌,不僅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而且創造了巨大的產業經濟效益。2006年4月16日,中英音樂創意產業國際會議在北京舉行,標志著我國音樂創意產業開始走向國際化,必將推動音樂創意產業新的發展。但是,我國音樂創意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學校音樂教育與科技進步、文化產業發展脫節,在人才總量、結構、素質發明都還不能適應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要求,缺乏既懂音樂又懂技術、經濟的復合型音樂人才,特別缺乏音樂創意產業人才,制約了音樂創意產業的發展。
2.音樂創意主題需要提煉,品位亟待提升,盲目模仿復制,缺乏自主創新,高檔品牌不多,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
3.音樂與區域經濟、創意產業的開發剛剛起步,特色還不明顯,支柱產業不多,缺乏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還沒有建成與市場經濟接軌的營銷模式。
4.我國還沒有較為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法規,存在無序競爭,違規運作,侵害知識產權。
六、我國音樂創意產業的發展對策
1.深化音樂教育改革,培養音樂創意專業人才。創意產業的發展依托于國民素質和創新能力,教育是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厚基礎。一是加大中小學音樂教育投入,提高音樂教育水平,增強國民音樂素質,培養音樂外呢化的基礎人才;二是深化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把音樂教育與科技、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培養既懂音樂又懂技術、經濟的復合型人才;三是加強社區音樂文化隊伍培訓,繁榮社區音樂文化事業,培養音樂文化的推廣人才;四是開展國際音樂教育合作,搭建創意人員交流平臺,培養音樂文化的創新人才。
2.提升音樂創意主題,打造音樂創意品牌。高雅時尚的主題,自主創新的品牌,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靈魂。一是主體內容要體現高雅文化,注重人文關懷,抵制媚俗之風,使觀眾真正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從創意策劃到產品制作、生產,再到廣告宣傳、市場營銷等,要把握好市場動態,不斷適應市場需求;三是要注意音樂創意品牌與科技、經濟的融合,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提升音樂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四是發揮區域優勢,發掘區域市場,注重音樂創意品牌的區域化,促進區域文化經濟發展。
3.創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培育音樂創意產業集群。聚集創新人才,創建產業集群,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一是建成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聚集一批具有創造力的優秀創意人才;二是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帶動民間資本進入,孵化產業主體,主導產業發展;三是創建一批音樂創意產業集群,形成持續創新發展環境,提升整體創新能力;四是推行音樂文化品牌戰略,打造音樂創意產業鏈,實現產業規模效益。
4.重視政策法規作用,推動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產業政策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方向,產業法規是音樂創意產業發展的保障。一是制定文化產業政策,確定文化創意產業規劃,積極引導音樂創意產業發展;二是制定文化產業法規,明確投資、技術、人才、稅收、進出口等優惠規定,為音樂創意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三是加大文化產業執法檢查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引導音樂創意產業健康發展;四是加大知識產權法規宣傳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全面維護音樂創意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音樂的價值,不僅僅表現在文化藝術方面,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本身還具有巨大的產業價值。雖然我國音樂創意產業在人才培養、產業集群、營銷模式、產業政策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只要逐步完善音樂創意產業政策,深化音樂教育改革,培育音樂創意產業集群,就能全面推動我國音樂創意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元浦:《當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勃興》,《華爾街電訊》,2006.9.30
[2]葉超劉寶森:《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前景及對策分析》,網絡信息,2006.9.26
[3]黃漢華:《奧地利:音樂文化帶動創意產業發展》,《東方企業家》,2006.9.16
[4]盧娟:《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發展》,網絡信息,2006.10.10
[5]張靜華趙弘:《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網絡信息,2006.10.10
[6]中英音樂創意產業國際會議,北京大學網,200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