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簡稱“諾西”)如何保證在動蕩的整合中走向更強,而不是貌合神離?
2006年6月19日,芬蘭諾基亞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發布,合并成立一家名為“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網絡”的新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份。圖為諾西全球管理團隊。
為了避免裁撤手機部門時員工靜坐事件再次發生,西門子裁員過程采用了溫和的做法,但這并沒有緩和那些被裁撤員工的激憤。“完全沒有道理,我們的裁員比例要比諾基亞高出好幾倍。”在北京望京的前西門子產品高級經理王某通過MSN如此對記者說。
裁員只是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在華合并過程中的一個事件。實際上,4月1日投入正式運營的諾西公司,還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
難以擺平的三角關系
有關諾基亞和西門子合并的真實目的,判斷如此之多,反而掩蓋了真相。在無法確立一個長久有效的市場以及明確的競爭策略之前,諾西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白偉賢的回答過于討好和模糊,“固定和移動的融合是必然的趨勢,而中國則是諾西公司極為重視的區域市場。”
然而,現實似乎并非如此。
西門子在中國的實體,也就是北京西門子通信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完成對中國通信業務整合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并入諾西中國公司的。在合并前夕,西門子中國網絡業務壞消息不斷,中國IPTV業務部門幾近解體。而IPTV業務,正是西門子的強勢所在,也是中國固定網絡市場未來數年的最大商機之一。
隨著正式合并日期的臨近,西門子在中國最強勁的合作伙伴華為,則對西門子將合資公司鼎橋通信的控制權和股份并入諾西公司有所擔憂——作為兩家公司在TD-SCDMA領域的重要落子,在中國TD-SCDMA市場迅速迎來高潮的風口浪尖,鼎橋通信的突然變局,必然將影響它在TD-SCDMA規模采購中的利益。
“這對于普天公司也是不好的消息,在TD-SCDMA市場,普天和華為無疑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計世資訊副總經理郭海濤說。普天和諾基亞在TD-SCDMA領域結成了戰略聯盟,其利害關系,和西門子與華為結盟鼎橋通信完全等同。
在大唐移動、中興通訊之后,普天、華為,以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都處于TD-SCDMA的第二陣營。在成立的兩年中,華為和西門子在鼎橋通信的總投入已近3億美元。如今,隨著鼎橋通信控股權并入諾西公司,華為、普天都成為諾西公司的戰略聯盟,三者的關系將如何擺平,到目前仍不明朗,這無疑使兩家中國公司在TD-SCDMA競爭格局上,都陷入難題之中。
諾基亞如何主導諾西
雖然諾基亞和西門子在新的合資公司中各持50%的股份,但是諾基亞才是諾西公司的主導者。有分析人士認為,諾西運營,在某種程度上可能給諾基亞帶來負面影響。
首先,諾西運營并不會減少諾基亞在移動網市場的對手數量(西門子在該市場的份額無足輕重),反而可能因為合并的整合時間差,給對手們留下攻擊空間。
其次,由于諾基亞和西門子在中國所面對的客戶重合度較小,整合之后雖然表面上客戶范圍擴大,但是對客戶的粘性反而有可能因此降低。相互具有的優勢,在無法迅速滲透到彼此客戶的前提下,很有可能因為整合而導致客戶的流失。
另外,雖然諾基亞在全球WCDMA市場的份額節節攀升,但是在中國,諾基亞除了要面對阿爾卡特朗訊(在中國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愛立信、NEC等國際性的競爭者,更重要的是還有華為、中興兩個強勁對手。
從全球競爭來看,合并前的朗訊科技在IMS和網絡融合、CDMA網絡所具有的優勢,完全可以幫助阿爾卡特擴展更多的市場空間。愛立信在電信服務市場已經成為領頭羊,同時在收購馬可尼和RiverStone之后,完成了從最底層的光通信到更高層的IP網絡管理的實力擴充。并且,有理由相信,在隨后不長的時間里,愛立信還會尋找到其他的被收購目標。這些變化,無疑給諾西公司在下一輪“通信企業擴張潮”中獲取有利地位,造成很大的難度。
西門子和諾基亞在全球范圍內的網絡部門合并,最直接的結果是擴大企業規模、豐富產品線,以及降低銷售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但是,擁有160年歷史的西門子,在固定網絡領域的優勢,已經為其高成本現狀所累。而擁有140年歷史的諾基亞,在移動通信網絡市場的歷史,并不比中國的華為早多少。
諾基亞多媒體運營部主管Anssi Vanjoki曾經就明基和西門子在手機業務上的合作稱,“兩只火雞頂不了一只鷹”。那么,正處于訂單下滑的諾基亞通信部門和赤字龐大的西門子通信部門,能否在合并之后成為雄鷹,也同樣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作為主導者的諾基亞,將把諾西引向何處,目前尚難看清。
能否力挽狂瀾
諾西公司在4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之后,其中國公司總裁何慶源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鼎橋通信的未來。
盡管在3月26日,鼎橋成立兩周年慶典上,西門子網絡全球總裁卡澤力反駁鼎橋通信即將“散伙”的傳聞。但對于這一能夠在中國TD-SCDMA市場占據極佳位置的合資公司的未來,卡澤力并不能給出明確的答復,只是表示“會找到一個令各方都滿意的方案”。華為的態度則更微妙,在鼎橋通信的兩周年慶典上,華為作為母公司之一,甚至沒有高層參與。這一諾西公司合并后遺癥,也將成為何慶源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
此外,和普天在TD-SCDMA領域的合作,也有可能存在變數。盡管普天集團是諾基亞在中國的終端合作商,雙方擁有良久的合作關系,但是普天在TD-SCDMA領域的話語權并非足夠強大,而雙方在TD-SCDMA領域的合作,也并非堅如磐石。如今,隨著TD-SCDMA商機從“畫餅”轉變為現實,而且諾西同時與普天、華為在該領域戰略合作之后,普天是否會有新的動向,仍存在變數。
中國作為諾基亞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諾基亞公司在中國通信市場的強勢,更多體現在終端領域。作為諾西中國區總裁的何慶源,在2001年加盟諾基亞,其在摩托羅拉和北電網絡的經驗,被業界看做是帶動該公司走向更強競爭力的優勢。然而,在7年之后,特別是正當中國通信設備市場處于緩增長、甚至停滯增長的階段,何慶源是否能力挽狂瀾,仍需時日證明。
鏈接
2006年6月19日,諾西公司成立,總部設在芬蘭赫爾辛基。
諾基亞在公司董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諾基亞執行副總裁白偉賢擔任新公司的CEO,西門子公司CEO康培凱擔任新公司董事長,西門子另一位高管Peter Schonhofer擔任新公司的CFO。
這一交易的總金額預計約250億歐元(316億美元)。根據瑞士信貸集團的統計,在總價值650億美元的無線設備市場上,新組建的諾西將占有21%的市場份額,而愛立信公司占26%。
有分析人士認為,通信產業正在經歷融合,一個強大、獨立的諾西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同時能有效應對技術融合帶來的挑戰。諾基亞與西門子的合作,可以擴大公司規模優勢,建立廣泛的產品組合,在參與全球競爭中更加具備優勢。
《華爾街日報》此前預計,這一合并協議有望使兩家公司減少在研發領域的費用支出,每年節約研發開支15.8億美元。僅西門子公司,到2010年,預計每年將節約15億歐元費用。這些費用主要來源于去除重合的職能部門、整合和更好地利用銷售和市場組織、減少企業一般管理費用、加大研發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