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大批成功的企業家,不只是因為其具有高學歷或高職稱,而是因為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包括諸如有較好的社會洞察力,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對其專業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有較好的理解能力,在企業發展處于順利的環境或激烈市場競爭的逆境中有較高抱負的意志力和明確的目標,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
企業家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從宏觀層面上講,市場競爭的主體是企業,而企業家實質上是企業發展這部機器運轉的“心臟”。企業家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的實質性資本和關鍵性資源,是經濟創新、技術創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者和推動者,是現代企業運作和企業發展的靈魂。無論是世界500強中成功的知名企業,還是國內成功的知名企業,在每個企業的背后都有一位能夠貫徹企業發展戰略的企業家。
一、現代企業家應具有的基礎素質
(一)企業經營者最需要什么素質。
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中國企業家隊伍成長與發展十年調查總報告》顯示:2002年,中美企業家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或技能排序詳見下表:

(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曾發布過《中國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最理想的企業領袖的素質特征。
(1)高瞻遠矚,富有戰略眼光。(個人認為:現代企業家必須具有與時代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即要牢固樹立創新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信息觀念(包括網絡信息),以適應企業內部和外部和國內市場需求變化的環境。)
(2)要求很高的道德倫理規范。(個人認為:現代企業家要有操守。市場經濟是道德準則。弘揚守信與法治觀念,博得社會和企業團隊信任。)
(3)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性。(個人認為:現代企業家面對市場風險,要敢于在制度上、技術上創新、敢于冒風險。)
(4)富有鼓舞和激勵。
(5)良好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個人認為:現代企業家必須具備應變和決策能力。因為每個企業都處于千變萬化的動態環境和一瞬即過的機會之中,就需要充分認識認真分析研究。通過創新、抓住機遇,去應變和決策,這就是能力。)
(6)充分自信,敢于決策。
(7)注意結果,結果導向性。
(8)傾聽和理解他人意見。(“兼聽則明”。個人認為:優柔寡斷,獨斷獨行的都不能成為現代企業家,只有具有強烈的專業心、責任心和敢擔風險的精神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9)具備靈活妥協的個性。
(10)經常表揚,慎用批評。
此外,現代企業家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閑余時間多看一點書。因為時代在前進,醫藥科技迅猛發展,企業內部與外部的環境不斷在變化,企業要在激烈競爭和千變萬化的動態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就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知識是理念建立的基礎,是個人的一切才能的由來。諸如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公關學、傳播學,市場學等知識都需要學習補充。
二、醫藥企業的企業家的責任
企業要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在世界經濟大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把自己融入到全球經濟的格局中去。醫藥企業要堅持、穩定地發展,必須重視企業發展的戰略的研究。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企業要壯大,就必須適應市場:要適應市場,就必須制定實施明確的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絕不能只顧一時一事的眼前利益和眼前競爭力,而應把眼光放遠,立足于長遠的經營戰略,只有具有持續的競爭力,才能使企業保持長盛不衰。
醫藥企業的“老總”的基本職責,前幾年國內的一些企業家指出,身負責任的企業“老總”至少要扮演“三大角色”。即:
是企業發展遠景的總設計師。(包括企業發展戰略,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市場定位、產品定位、企業定位和行業定位等。)
是企業經營策略的“領航員”。(包括市場分析、市場網絡和營銷隊伍建設,選擇目標市場、激勵政策的制度等),企業選擇目標市場策略,既無差別性市場策略,差別性(選擇性或差異化市場策略,集中性(密集性)市場策略等)。
是企業員工發展舞臺的“奠基者”。(包括識人、選人、用人、育人、開拓人的心智和潛能,為各類人才打造讓他們施展才干和實現價值觀的平臺。)
醫藥企業的“老總”要扮演好這些角色,必須具有“三識”即學識、見識和膽識,“三力”即魄力、魅力和影響力。企業家的影響力(即領導力),就是對別人產生影響的過程,影響別人做本來他可以不會做的事情。企業家的領導力,可簡單概括為”四種能力“:第一,前瞻力;第二,決策力;第三,親和力;第四,毅力。
三、現代企業家應具有七種觀念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人們普遍地感覺到企業領導的領導方式,應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經驗型”一般屬于感性認識范疇。現代化生產帶來社會活動一系列變化,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其復雜狀況,變化速度和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與計劃經濟時代是不同的,例如一項重大決策,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功能之綜合,參變量和信息量之多,也遠不同于以往傳統的管理方法與領導方式。面對復雜多變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醫藥科技迅猛發展,國內外醫藥市場需求和企業間激烈競爭的趨勢下,單靠“經驗型”的領導方法是不夠的,因此,企業家必須樹立:第一,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觀念;第二,信息觀念;第三系統觀念;第四,重視和依靠“智囊團”的觀念;第五,發展和效益觀念;第六,人才觀念;第七,信譽和誠信觀念。
四、成功企業家應有七個好習慣
2004年6月15日墨西哥《成績》周刊刊登一篇題為“你具備成功企業家的成功習慣嗎?”特整理出來供企業老總在工作中參考。
這篇文章指出:“做一個企業家是最具刺激性和最富挑戰性的職業選擇之一。”在遵循普遍的效率原則時,你的生活質量會提高,成功的機會也將增加,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具有七個“習慣”。
第一,“走在事情發生的前頭”。一個走在前頭的企業家在動手做一個項目之前,就先把該項目能夠成功的原因都考慮到了,然后再設計使項目成功的方案。要善于在沒有競爭或競爭很少的時候,趕在別人的企業家之前發現機遇,同時對困難與挑戰也要充分考慮。
第二,“在開始的時候,就要想到結束”。一個企業的文化是從企業發展之初建立起來的,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有明確的目標。有利于這些目標的事情就堅持做下去,遇到不利的事情馬上停下來。
工作日程不要安排得太滿,因為你需要時間來接觸員工,來談談日常的生活,來解決一些問題,以增加員工與你的相互信任。
第三,“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如果在設定任務時,你是從心底里確定自己的目的和原則,那么你就會充滿激情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工作效率就會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反之,一旦出現比最初的計劃與目標更好的事情,就要進行分析,然后作出最恰當的決定。
第四,“要有雙贏的思想”。沒有員工的支持,不可能建立一個成功的企業。“雙贏”,都要與每個員工的需要,能力和經理相適應。員工的責任是實現規定的目標,企業家的責任是幫助他們完成目標。完成目標會得到獎勵。當員工懂得在自己的領域內有獲勝的機會時,效率就會提高。
第五,“先理解別人,然后才能被別人理解”。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在開始做一項新工作時,最好成立一個顧問委員會,別人的經驗有助于你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六,“取長補短,相互協調”。將各有所長的人組成一個班子,他們取長補短,相互協調,相互依賴時,工作效率最高。
第七,“保持良好的狀態”。每周鍛煉身體五六小時是工作需要,而不是娛樂。抽時間保持與重量的人的個人關系,為別人做點事情(如慈善事業)以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企業家的交際藝術
1、提高人際交往藝術,重視協調人際關系。所謂人際關系,指的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所謂的心理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遠近。或者說,人們彼此之間在思想感情上的差距,或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等心理狀態。
2、重視人際關系的社會功能。對組織和群體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產生合力。就是說,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形成集體合力的黏合劑,領導、群體、組織的效能存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之中。
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提高人們的創造性積極性、勞動和工作的效率。研究表明,和諧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們心情舒暢,提高人們的創造性積極性,對工作和勞動產生“增力”的作用,反之將起到“減壓”的作用。
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們都喜歡通過與他人交往,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希望與人友好相處,獲得友情和支持,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與尊重,看到自己在社會的自我價值。反之,將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建設和諧社會與和諧企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3,施展企業家的交際藝術。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企業的盈虧,既取決于企業家是否熟諳行業之道和魅力、魄力外,也與企業家的交際藝術密切相關。國內外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都是交際家。他們能熟練獲得運用交際藝術,為自己的企業獲得優勢,贏得競爭的勝利。
4、注意衣著。在國際社交場所對服裝的總體要求是樸素、大方、整潔、得體。著裝不當或不得體,有損形象。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在商務會議或公共場合露面時,應該非常注重衣著。衣著整潔和儀容整潔是最基本的文明禮儀。是自愛和敬業的表現。因為著裝整潔和儀容會在外觀上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方會從你的衣著、儀容來判斷你的修養和內在品性,甚至本人身后所代表的企業和單位更深層次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給外商的第一印象是通過衣著整潔和儀容整潔展現出來的,這很可能決定商務洽談成敗和決定是否與你合作。因此,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形象,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助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