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消費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以常理推算,珠寶市場也應該紅紅火火。但本應紅火的珠寶市場卻出現了熊市。
“店面太難找了。”逛遍北京珠寶市場后,小張感覺尋找一間合適的鋪子很難。
本科畢業(yè)于山東石油學院的小張,因為對珠寶的喜愛,考入了地質大學珠寶鑒定系。即將研究生畢業(yè)的小張想開一個屬于自己的店。“這個市場的門檻很高,一是專業(yè)技能要高,憑眼力吃飯,二是啟動資金大,即便前面兩個條件都具備,要想找個好店面也是不容易。”即便如此,找個好店面之難仍然超過了他的想象。成熟的市場,比如亞運村小營的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對于新商戶來說,幾乎找不到立足之地。而在其他市場,冷清的交易又讓他懷疑自己能否活下去。

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北京市現有的十幾家珠寶市場經營不容樂觀。據中國寶玉石協會統(tǒng)計,北京有一定規(guī)模的珠寶市場一共16家,其中有8家市場開業(yè)時間在1年左右。目前這16家市場只有10家還在正常營業(yè),有6家維持已經相當艱難。
在朝陽區(qū)東四十條附近一家4月開業(yè)的珠寶市場,記者發(fā)現,整個市場冷清異常,顧客不超過5人。而在西皇城根附近的一家珠寶市場,門口已經上了一把大鎖。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開業(yè)沒幾天就有不少商戶撤了,營業(yè)時顧客也不多,現在更是大門緊閉。不遠處的西單大街上另一家珠寶市場里同樣十分冷清,幾乎見不到顧客。有商戶告訴記者,有時一天也沒有一單生意。
珠寶消費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以常理推算,珠寶市場也應該紅紅火火。但本應紅火的珠寶市場卻出現了熊市。事實上,根據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yè)監(jiān)測數據,5月份金銀珠寶的消費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9%,1-5月份累計增長34.6%,是28大類監(jiān)測商品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商品,遠超增速位于第二位的家具類商品(5月份同比增長26.6%,累計增長21.1%)。金銀珠寶的消費占28大類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4.54%提高到了5.24%,比重增長了0.7個百分點,是比重增長最快的商品類。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今年金銀珠寶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了。
根據最新預測,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首飾的消費正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后的又一個消費熱點,今后一個時期黃金珠寶首飾消費將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
但是,北京的珠寶市場卻呈現幾乎相反的景象。在東四十條附近的珠寶市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告訴記者,如果一年后市場內人氣沒有大的起色,他就撤柜。大多數店主做好了賠一年房租的準備。一位已經做了十幾年玉石生意的店主說,之前一直經常從內地帶貨到澳門賣,積累了近億身家,如今年齡大了,看到內地市場又很好,去年索性回到北京開店。
他認為,珠寶市場生意冷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消費者不懂行情。“在商場,你是買不到高檔玉的,行內人都知道。我隔壁的店在北京幾個商場都有柜臺,但是拿到那里去賣的都是些低檔玉。”
在北京華聯商場,記者看到一位女士正在選購藍田玉項墜。“去珠寶市場不放心。出了問題怎么辦?” 由于顧客專業(yè)知識少,對珠寶的定價并不清楚。再加上市場的攤位具有流動性,許多顧客非常擔心買了假貨跑了攤主,市場卻概不負責。新浪網珠寶首飾消費調查結果顯示,影響消費者購買珠寶首飾的主要因素是:1 擔心買到“假” 貨 48.09%;2 對價格的信心不足 30.4%;3 對珠寶知識了解較少 21.51% 。
中國人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記者了解到,普通消費者買珠寶想要實現“貨比三家”并不容易。首先,銷售人員會告知“鉆石和翡翠都是獨一無二的,找不到任何一款相同的首飾,主要看個人喜好,不存在價格比較”;其次,寶石千差萬別,品質各異,即使是同一重量的鉆戒,鉆石的凈度、切工、顏色也不一樣,單品定價當然不同。物價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珠寶價格公開透明非常困難,首先珠寶不在國家定價目錄和價格指導范疇之內,一直是市場自行價格調節(jié);再則,珠寶明碼標價必須要進行價格認證,但認證鑒定費用非常高,操作不現實。

珠寶商對于這一行業(yè)“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并不避諱。一家私營珠寶店主告訴記者,如果按成本價計算,通過批發(fā)市場定制一只35分HVVS級(無色極微瑕)的鉑金鉆戒只要5000元(包括鉆石成本、鉑金成本及500元的起版費),而同等檔次甚至品質略低的鉆戒在商場專柜的平均售價在1萬左右。對于折扣更猛烈的翡翠飾品來說,標價中的“筋斗”相應提高。此外,如果采用定位高端、裝修豪華、用很大一部分店面表現珠寶文化的營銷方式,營銷成本與利潤空間都相應提升,即便不打折,落實到標價上也相當驚人。
盡管隨著競爭日趨激烈,珠寶零售商的利潤有所下降,但是標價翻幾番還是不爭的事實,除了30%的商場返點之外,還包含宣傳、營銷、人力等成本及利潤,而這些都會體現在最后的零售價中,加上“必要”的折扣促銷,珠寶的標價虛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北京珠寶市場目前發(fā)展并不理想,仍有不少商家想擠進來。記者了解到,北京正在招商計劃年底營業(yè)的市場有4家,正在選址籌建的市場還有5家。“商場環(huán)境不好,風險這么大,居然還有不少珠寶市場要開業(yè)”。寶玉石協會史洪岳告訴記者,2003年以來,北京市開業(yè)的珠寶市場很少有能立得住的。在一片盛贊中開業(yè)的怡和珠寶市場和京港國際珠寶城很快就相繼停業(yè);而銀安珠寶市場和漢華金銀珠寶市場因招商缺口太大就根本沒能開業(yè)。地博天成珠寶市場招商艱難,歷時3年至今仍未見雛形。西四禮品珠寶市場招商雖然順利,但開業(yè)不足半年很快就進入“休克”狀態(tài)。
市場經營同質化加速了經營的風險。據業(yè)內人士介紹,要建一個市場就要招商,但實際情況是,在北京并沒有那么多珠寶商戶。現有的千家商戶在北京市的市場內頻繁流動著。一些新開張的市場利用人脈關系爭奪老市場的商戶,而許多商戶在現有市場不景氣也想換個環(huán)境發(fā)展。在現有市場發(fā)愁吃飯問題的同時,今年又有七八家珠寶市場要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