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 強身健體 體育課堂
民間體育游戲,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不斷積累生活經驗逐漸創造出來的,是用來強身健體的重要手段。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深受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喜愛,筆者通過收集、整理、改進、完善了一些民間體育游戲的方法、規則,并在教學中進行了嘗試性的實施與探討。
一、進入的時間與內容的探討
民間體育游戲內容繁多,簡單與復雜并存,量大與量小有別,徒手與器械之分,以及參與人數的調整等均可以適時安排在課的各個部分。

從以上表中,我們不難看出,民間體育游戲進入體育課堂時機的多樣性。當然,在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的基礎上,去改編、創編新的內容,在教學中適時實施,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二、組織形式的探討
民間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上運用的組織形式是多樣的。具體表現為:
1.以內容決定組織形式。往往表現為集體與分組練習。如:“貼燒餅”游戲可以整班同做,便于教師組織管理;“騎馬打架”游戲就只能三人為一小組,兩小組之間進行游戲。
2.以學生的興趣愛好決定組織形式。多表現為男、女生分組練習。按照學生對游戲內容的興趣,自主選擇。如:女同學可以自由組合,玩“跳皮筋”游戲、“跳房子”游戲、“走洋窩”游戲等,男生可以自由組合,玩“斗雞”游戲,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玩“拔河”游戲。
3.以學生的能力決定組織形式。能力強的為一組,能力弱的為一組,這種分組,既可以男、女生分組,也可以按照能力混合分組。如:過障礙類游戲,就可以按照能力混合分組,能力強的可以把障礙設置的難度大一點,能力弱的,則把障礙難度設置的小一點;有的游戲,即要考慮到學生能力,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因素。
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對民間體育游戲的篩選、拓展、整合,在豐富體育課內容的同時,又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新的教學的組織形式。
三、評價體系的探討
民間體育游戲對學生具有較大的親和力,其組織形式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因此,它的評價體系應該是個活的標準,體育教師要從民間體育游戲進課堂前后的氣氛、練習效果上去評價,要能夠以培養學生生活、交往、競爭、合作、創新能力上去評價,不要以學生掌握游戲的準確性、參與游戲能力的強弱性去單一地評價學生。
民間體育游戲已伴隨新課改走進了體育課堂,學生也必將在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中得到健身、健心、健智等益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民族瑰寶能一代一代往下傳了。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市泗洪中學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