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依據學科特點,找出創新教育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注意下面幾點。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學生創新學習氛圍
改變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學生是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給學生自己的空間,做學習的主人,和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二、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激發學生創新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
首先要注意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若能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應注意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和快樂,培養創新興趣。
三、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可忽視,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應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創新性、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積極的思維,采取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尋找問題的可能性答案;培養學生敢于批判、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
四、加強數學能力的培養,形成創新技能
數學能力是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上的個性心理特征。其中數學技能在解題中體現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觀察,試驗,想象;實施階段——推理、運算、表述;總結階段——抽象、概括、推廣。這幾個過程包括了創新技能的全部內容。因此,數學解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廣泛聯想,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活躍的靈感,解題后讓學生進行反思和引申,鼓勵學生積極求異和富有創造性的想象,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開發情感智力教育,培養創新個性品質
美國學者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提出:“盡管創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可見,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以良好的個性品質作后盾。在“問題數學”中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求異、勇于創新的氣魄、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利用“錯例教學”,培養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難和挫折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創新情感和個性品質。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顯成效的,它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棗強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