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學留學生教育已成為醫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教學存在很多與國內不同的地方,本文從教學對象、內容、方法、效果評價等各環節分析了留學生教學中的影響因素,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思路。
[關鍵詞]醫學留學生 教學質量 免疫學
教學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我國學習。留學生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我校已連續五年招收醫學留學生,從各級領導的重視到師資力量的投入,從對學生的管理到專用教材的編寫及教學設備的改善,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筆者在對留學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適合醫學留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并對整個教學做了深入思考。目前,醫學留學生的教學改革是新形勢下醫學院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留學生教學不僅僅是熟練的外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也不僅僅靠采用一些多樣的教學方法。針對這個特殊群體,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多影響因素的綜合效果,以下對教學中各環節進行深入剖析,共同把留學生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教學對象分析環節——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共同提高
留學生在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和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對專業學習的要求和目的等多方面與國內學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教學的首要環節就是要分析教學對象。
我校留學生多來自巴基斯坦,他們對英文有較強的駕馭能力,雖然也開設了漢語課程,但多數僅能掌握一些常用日常用語,并且多以拼音形式學習,因此采取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不僅可以與學生很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而且更易于激發學生課堂思考,促進教學。
受不同教育模式的影響,與中國學生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以我校招收的巴基斯坦留學生為例,學生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在課堂上自我表現力強,喜歡提問,這些都為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礎;同時,相當一部分留學生表現為自律性差,經常遲到,紀律散漫,因此必須加強管理。
通過與學生平時的溝通、交流,是了解教學對象的重要方法。了解文化背景,有助于在教學中加強相互理解和尊重;掌握受教育程度有助于調整教學內容和計劃;思維方式的差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對教學對象的正確分析,將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內容選取環節——精選教學內容,深度廣度并重
針對教學對象合理選取、安排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因人施教的原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本好的英語教材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尚無統一的適合留學生教學的英語教材,多數院校在積極編寫適合本專業課程的英文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英文原版教材,類似專著,內容豐富、說理透徹,知識綜合性強,國內教材多是一種提綱式框架,單科專業性強,便于記憶學習。這可能與國內、外不同的教育模式有關,國外學生通常沒有固定課本,只有參考書目。
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在選定一種教材后,對于教學內容的具體選擇上,既要與國外的教學模式接軌,體現知識的綜合性;又要保留國內教學的特點,體現內容的系統與連貫性。在知識的深度上,可根據留學生實際掌握基礎理論水平適當添加。比如,在介紹免疫球蛋白時,免疫球蛋白結構對他們來說容易理解,這時候就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增加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抗體類型轉化的基因學知識。結合留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強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課堂,例如對移植免疫學的最新進展,如何用免疫學基本原理解釋移植免疫的發生機制,通過多渠道查閱資料學習加強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
3.教學方法運用環節——活躍課堂氣氛,運用靈活教學
在漢語教學中,已經形成了很多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如啟發式教學、提問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沒有語言障礙的前提下,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教學,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但是,教學不是教學方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因人施教。
受不同教育模式的影響,以我校招收的巴基斯坦留學生為例,學生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大多數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并且在課堂上自我表現力強,善于思考,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利用現代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問題為中心進行互動教學,適當時候可以對某些內容以學生講解、大家討論、教師總結的方式進行,例如在介紹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展示由基因到蛋白質分子的定位、特點;采用問題為中心的方法由移植反應的發生為切入口,逐步解釋組織相容性;為了活躍氣氛,把枯燥的基因編碼內容由學生講解,調動其積極性,主動學習;對于基因編碼產物的分布可通過討論方式輔助記憶。實踐表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英文水平,選擇恰當的手段去進行互動。語言功底好的,可以在上課時根據學生的表現,隨時發問,隨時解答;英文較薄弱的,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問題,作為課前提問、課后思考,也可以在備課時就某個知識要點提前設下問題伏筆。
4.教學效果檢測環節——加強考試制度,培養良好學風
我校留學生的考試模式基本上保持與國外的一致。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筆試成績包括期末的卷面成績和平時的測驗成績,有助于促進學生在平時注意學習的連貫性,避免臨時突擊學習的弊端;口試成績包括期末的口語考試和實驗考試,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由于是全英文考試,最大的難度在于口試環節。由于要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學生的回答去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理論課的難度更大,對教師的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如何保證評分標準執行的統一性、客觀性、公平性是關鍵問題。在實踐中,我們采用考前對試題按照難度分層編制,反復分析,明確考查點,考試中采用多位教師的綜合評分,減少主觀因素及由于語言帶來的理解偏差。
監考是考試實施過程中的又一個關鍵性環節,留學生考試的監考是一個難點問題,針對在考試時他們可能會用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交流的情況,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出A、B卷,把試題順序打亂;安排非任課老師監考;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在同一考場,交叉安排座位進行考試。針對留學生有一共同的特點——課程遲到和缺席的現象較普遍,采取上課出勤率考核占整個考試成績,通過約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一舉措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教學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研究的熱點,留學生醫學英語教學是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需要教師具有勇于探索和創新開拓的精神,我們深信,對留學生教學改革的不斷探索和嘗試,必將把留學生醫學英語教育推向更高、更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呂卓人,程彥斌,習博等.留學生本科教育的實踐與改革新思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6):30.
[2]張世勤.談中醫藥學歷留學生教育管理質量規范化及控制[J].江蘇中醫藥,2005,26(12):54-57.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