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調查訪談,對西安體育學院健美操隊學生訓練中的踝關節損傷原因進行統計分析,并從踝關節解剖結構入手,對致傷因素進行了重點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治療的綜合措施,以期減少健美操訓練中不必要的損傷,促進健美操運動的發展。
[關鍵詞]健美操 踝關節 損傷因素 預防治療
隨著我國健美操運動的飛速發展,健美操動作難度也越來越大,隨之可能的運動損傷發生率也急劇增高,損傷主要體現在下肢和上肢某些關節部位。其中又以下肢踝關節受損最為常見。運動性踝關節損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在教學與訓練中由于場地不平等原因,踝關節發生過度內翻,促使外側韌帶過度牽扯,引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健美操專項特點,對健美操專選學生在訓練中踝關節損傷的原因、特點進行了探討,提出預防和治療的一點建議,以期對健美操教學訓練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西安體育學院2002、2003級部分健美操運動員60人,其中2002級學生20人,2003級學生40人。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對60名專選健美操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健美操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部位、特點及致傷因素。
(2)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且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3)比較分析法。對所獲得的材料進行統計、比較分析,進而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1.健美操運動員踝關節損傷情況分析
對西安體育學院2002級、2003級健美操專業學生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58份。其中曾發生過踝關節損傷人數33,占65%,損傷部位又以外踝、內踝為主,分別占損傷人數的56.09%和17.69%。損傷原因以支撐腳落地不穩、技術動作不正確等因素為主,分別占損傷因素的27.72%和19.68%。
2.健美操運動踝關節損傷部位
健美操運動的特點之一是運動員的動作剛勁有力。健美操運動中造成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支撐腳落地不穩(27.02%);技術動作錯誤(19.68%);身體素質不好(12.98%);支撐動作錯誤及準備活動不當等。
3.踝關節為什么容易受傷。這是由踝關節的功能和它的解剖結構決定的。踝關節在跖屈時,也就是我們做踮腳這個動作時,往往腳會向外翻,由于踝關節特有的解剖結構,這時踝關節不能很好的匹配,處于不穩定狀態。所以我們在踝關節跖屈,比如做器械訓練落地,下樓梯等活動時,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引起踝外側扭傷。
4.健美操運動踝關節損傷特點及原因分析
踝關節韌帶扭傷是運動中最容易發生的關節部損傷,它是指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和脛腓韌帶聯合的損傷。通常,脛腓韌帶聯合堅韌而富有彈性,不容易受傷;內側副韌帶面積大,韌帶纖維較細密而堅韌,單純副內側韌帶損傷也較少見;外側副韌帶為最容易受傷的踝關節韌帶,外踝扭傷占踝關節扭傷的80%。
(1)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扭傷
①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后的應急處理。踝關節扭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踝關節制動并加壓包扎和冷敷,冷敷冰袋或冰塊不可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踝關節制動可采用粘膠帶、石膏或護踝支具固定。受傷部位的制動、加壓包扎和冷敷可有效減少韌帶斷裂部的出血,縮短愈合時間,這是急性踝關節損傷早期最基本的處理方法。隨后應對踝關節扭傷的程度進行準確判斷。
②外側副韌帶輕度扭傷。用繃帶將踝關節包扎于輕度外翻背屈位,制動4~7天,亦可同時配合外敷活血散淤消腫止痛中藥。
③外側副韌帶較重的扭傷。壓迫包扎出血,并用托板將足固定于輕度外翻背屈位,抬高患肢休息,宜配合活血止痛中藥內服治療。外側副韌帶部分撕裂損傷的治療主要包括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粘膠帶固定等,同時進行冷敷、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等治療。
(2)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由于某種原因使身體失去重心,足外翻外展,即造成踝內側副韌帶損傷。診斷明確后,處理原則與踝外側副韌帶損傷基本相同,而固定方向相反。
三、健美操運動中踝關節損傷的預防及措施
1.加強踝部機能訓練 在進行健美操訓練前,特別是進行大負荷、高難度動作訓練時,應有針對性的加強踝部機能訓練。運動前一要做好準備活動,尤其是踝關節周圍韌帶,加強踝部周圍韌帶肌肉的鍛煉,多進行負重提踵練習,提高關節的力量和彈性。
(1)力量練習。加強力量練習,可以促使足部肌肉和小腿肌肉力量增強,彈性和協調性得到良好的發展。此練習法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要間斷,順序可以任意選擇,3~5分鐘為一組,組數也可視具體情況安排。
(2)柔韌練習。健美操動作由于幅度大、難度高的特點,所以有必要加強柔韌練習。此練習活動必須安排在準備活動的中間部分進行。在逐步提高肌肉、韌帶溫度、減少粘性,加強肌肉、韌帶大幅度伸展的承受力后,再做超常規的柔韌練習,這樣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練習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3)損傷的戰術性預防。訓練實踐告訴我們,競技健美操訓練中對傷的戰術性預防也十分重要,這對預防急性、突發性損傷、勞損致傷都有直接影響。培養運動員獨立練習和自我保護能力,重視訓練的恢復。
四、踝關節治療
1.早期治療。踝關節損傷后,立即停止運動,檢查韌帶是否完全斷裂。24~48h以內,由于軟組織撕裂和斷裂,出現水腫等癥狀。因此該期的處理原則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以及減輕炎癥。處理方法有:冷敷、加壓包扎并抬高傷肢,及早進行踝關節功能練習,以加速踝關節的功能恢復。
2.中晚期治療。即在踝關節受傷后24~48h后,急性炎癥已逐漸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腫脹。治療方法以理療、按摩、針灸、外貼活血膏或外敷活血化淤的中草藥,熱療和按摩等為主。
五、結論
無論是競技健美操還是大眾健美操都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由于它是在節奏感強的音樂伴奏下,采用大量下肢跑跳等動作,因此在訓練水平不夠,教學訓練安排不當,以及運動者生理、心理狀況不良等情況下易發生損傷。
訓練中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根據心理、生理解剖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訓練內容方法手段,并掌握好運動負荷,避免局部負擔過重。
重視對動作技術的分析與研究,加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和體會,根據個人情況多做針對性強的誘導練習和輔助練習,培養運動員獨立練習和自我保護能力。掌握好脫保和登陸時機,使運動員形成落地時的正確的條件反射。
重視心理訓練,培養運動員心理穩定性和心理狀態的自我調節能力,以達到最佳競技狀態。
參考文獻:
[1]曾玉榕.健美操運動中的損傷.中國學校體育.2001年7月.
[2]張愛春.運動性踝關節韌帶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治療.體育科技.1999年5月.
[3]馬昕.中國運動醫學雜志.《運動員急性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2000年4月.
[4]《運動損傷的預防》文章來源:本站原創.佚名.2005年9月.
[5]《運動急救踝關節扭傷》.張帆.2004年2月.
[6]中國運動醫學雜志《踝關節的結構》.張帆.2004年6月.
(作者單位:陜西城市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