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概念教學 質數 合數
一、概念的引入
“質數、合數”概念的引入,我選擇了讓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寫出1、2、3·······11、12這幾個數的約數
2.請同學們按照約數的個數,將這12個數分成三類:
只有1個約數的數有( );只有2個約數的數有( );多于2個約數的數有( )
3.觀察這三類數的總結:
第一類數的約數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第二類數的約數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第三類數的約數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一步一步獲得認識,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概念的理解
1.為了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我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并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根據前面學生的回答,我只粗略地指出:像第二類這樣的數,我們叫它們“質數”,像第三類這樣的數,我們叫它們“合數”,至于“質數、”“合數”的定義,我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再逐步引導學生概括歸納出質數與合數的定義。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接下來,讓學生對概念進行討論:
(1)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換成“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行不行,為什么?
(2)“除了1和它本身的外還有別的約數”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別的約數是指幾個約數?為什么?
(3)根據質數、合數的定義判斷“1”是不是質數?是不是合數?
這樣,既讓學生明確了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又讓學生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為強化學生對質數、合數的認識,對學生安排了以下練習。
(1)判斷題:
①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的數是質數。( )
②有3個約數的自然數是合數。( )
③一個自然數只有2個約數,它就一定是質數。( )
④一個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 )
(2)變式題:
①最小的質數是()②最小的合數是()
③最小的自然數是() ④最小的奇數是()
三、概念的鞏固和深化
為了讓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的概念,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我設計了下面幾道練習題。
1.根據下面每個數約數的個數,說說哪些是質數,那些是合數。
27、37、41、51、57、69、83、87
2.在自然數1-20中
奇數有();偶數有();質數有();合數有()
3.把下面幾個數分成二類怎樣分?分成三類怎樣分,1、2、3、4、5、13、17、19、36、51、87。
概念教學,是一個讓學生認知理解鞏固深化的過程。既讓學生學會單個概念,又要讓學生理解各個相互關聯的概念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得既輕松又透徹,這是我們解決概念教學的一條途徑,也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景州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