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閱讀教學 嘗試練習 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精心設計“嘗試練習”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嘗試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設計和運用“嘗試練習”是閱讀教學中運用嘗試教學法的關鍵。下面就閱讀教學中“嘗試練習”運用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嘗試練習”,引導學生在教師“講導”之前,對課文內容有所感悟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樂于嘗試的興趣。
在教學《向往奧運》一課時,教師通過出示奧運圖標,簡要介紹奧運會及北京申請奧運的情況,并播放北京申奧成功時舉國歡慶的錄像,創設問題情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互相交流北京申奧成功時的見聞感受。在此基礎上,出示“嘗試練習”。學生將回憶體驗舉國人民和自己在北京申奧成功時的強烈感受開始,很自然地進入到想了解和體味作者對北京申奧的特殊感受,激起了學生主動閱讀課本,深入探究作者獨特感受的欲望。激發了同學們完成“嘗試練習”的興趣。
二、自主嘗試,加強探究
“自主選擇嘗試”是嘗試教學思考的一個重要內涵,也就是說嘗試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因人而異。因為不同學生的生活經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存在差異,他們對“嘗試練習”具有選擇的需要。同時,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也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對教學任務的各個方面進行嘗試。
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設計和運用“嘗試練習”時,要注意“嘗試練習”有梯度,有層次,滿足學生不同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特點和閱讀期待,使學生能夠有選擇地進行嘗試后,在小組和全班交流,發揮集體互補優勢,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嘗試練習”:⑴你從課文哪些內容體會到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⑵課文哪些內容表現了詹天佑杰出的才能?⑶想想詹天佑克服哪一項困難,最能使我們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學生通過個體的自主探索后,在集體中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達到了個體與群體優勢互補,獲得嘗試的成功。
三、發揮主導作用,提高閱讀能力
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產生疑惑的根本原因是閱讀能力還不高。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困惑時,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學生結合課文結尾一句“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質疑:這句話中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上加上了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沒有加引號?兩個“鳥的天堂”意思一樣嗎?
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只看到了一株大榕樹,產生了“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的遺憾。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卻看到了眾鳥在大榕樹上愉快生活的情景,所以感到“有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表達了作者對小鳥天堂的贊嘆之情。
嘗試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對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和創造性思維等效果明顯。我們一線教師一定要轉化教學觀念、深化教學改革,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而努力。
(作者單位:貴州湄潭縣永興鎮流河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