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教學 想象力 閱讀興趣
培養創新能力的人才,必須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既然如此,怎樣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教給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辦法
具體的方法有:1.相似聯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發想到與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灘挺立的白楊樹聯想到邊疆建設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聯想到頑強不屈的革命者。2.相關聯想,即由一事物聯想到與之關聯的事物。如由鮮艷的紅領巾想到烈士的鮮血,想到革命事業,自己的職責;由種樹聯想到育人。3.對比聯想,即由事物的特征聯想到與其相反的方面。如幸福與苦難,成功與失敗,光明與黑暗,凡卡的童年與自己的童年,小羊的溫馴善良與狼的兇殘。
二、延伸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主人翁桑娜因鄰居西蒙死后留下兩個孩子無人撫養,而不顧自己一貧如洗的困境毫不猶豫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中。小說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了下文,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這樣假設: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幾種可能?有的學生說隨著生活負擔的加劇,桑娜和漁夫不堪重負相繼病死;有的說桑娜寧可送自己的孩子去當學徒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說正當他們生活困窘時,漁夫出海打魚發生了奇跡: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魚……這樣的討論無疑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說出來或寫出來,為故事續結尾,既深化了對原文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思維,何樂而不為呢。
三、培養閱讀興趣 ,提高學生想象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教學《媽媽的愛》一文,為了使學生懂得的意識。可創設以下情境激發學生探究閱讀的興趣。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和有關母愛的圖像,讓學生聽、看完后問:“媽媽好不好?媽媽究竟好在哪里?”“我”的成長和媽媽的愛有什么關系?然后讓學生看課文里怎樣寫媽媽對孩子的愛,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和自己想象,畫一幅表示媽媽對自己的愛的圖,寫幾句表示自己對媽媽的愛的話。在繪畫中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在寫話中自己懂得回報媽媽的心情。這樣通過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歌曲中懂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在繪畫中認識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在寫話中增強愛父母、回報父母關愛的意識,充分地調動和激發了學生閱讀探究的興趣。
四、運用延伸相關知識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用自己身上的汗毛變出無數個小孫悟空,從那時起,人類就有了克隆復制自身幻想。學習課文《猴王出世》時,可引出“假如我會克隆”這一話題。學生們熱烈討論,展開了聯想和想象:有的想克隆人類的翅膀,減輕交通的壓力;有的想克隆樹木、河流、新鮮的空氣,改善地球的環境;有的想克隆人類的各種器官,減輕病人的痛苦……誰又能斷言在這豐富的想象中,不會有新的發現呢?寫文章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因此,作文最能激發和訓練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體現其創造力的一種訓練方式。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縣三合鎮里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