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國的高職高專教育正在起步,并在短期內迅速發展。然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卻未能與時俱進,在學生、教師、教材、教法、評價手段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優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 英語教材 評價體系
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涵蓋公共英語教學和英語專業教學,雖然公共英語在高校的教學時間比英語專業短,但是在教學規模上遠遠大于英語專業教學,其影響面之大可能超過任何一門其他課程。因此,在我國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關注和探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非常必要,也很有價值。
一、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決定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所走的路線,讓教師、學生、教材結合在一起產生最大的教育成果,均需建立在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正確認識的基礎上。事實上,我國高職教育相對國外而言,起步晚,尚處于摸索探討階段。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不高,且參差不齊
由于高職院校本身的特殊性,其生源往往都是重點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招錄后所剩,包括英語在內的綜合成績相對落后。當然,高考成績不能完全看出一個人的英語綜合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作為一個指標反映一個群體的整體水平。
(二)高職英語教師背負沉重的壓力
高職高專教育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的擴大招生、英語教師的短缺帶給高職英語教師過于沉重的壓力。過重的教學任務占去了教師們用于科學研究、進修培訓的時間和精力,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和提高。
(三)現有的高職英語教材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隨著外語學習理論研究的發展、教學方法的演變、教學目標的提高、教學手段的改革、學生水平的嚴重參差不齊等,現有教材不能滿足各層次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我國,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工具,是語言輸出的主要來源。教材的質量和對學生的合適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面對高職教育的突飛猛進,給不同層次的高職學生提供質量高又合適的教材很值得重視。
(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即:高職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可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多沿用“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也就是說,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沿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剝奪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語言實踐的權利和機會,根本不能或很難實現《基本要求》所提出的目標,這種費時卻低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
(五)評價體系不能充分體現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的目標和對教學內容的明確要求,也是社會對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期望所在。目前,對高職英語教學的評價,多數院校采用的是“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這把尺子。然而,歷年的試題中真正考查英語應用能力的分值占多少呢?聽力和應用文寫作所占分值過少,“說”的能力根本沒有考查。因為統考中沒有對“說”的考查,平時任課老師自然就理順成章地擱置了這項訓練,所以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啞巴英語”就不足為怪了。
二.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針對高職學生參差不齊的現狀實行分級教學
“英語分級教學”是指以學生認知能力為基礎,依照認知規律和語言學習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依據課程要求,從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出發,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人人有興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得到最充分的發展,體現成功教育,增強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素質。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實現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向以學生為中心、更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轉變,更是為不同起點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菜單,確定不同的教學進度,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特色培養,使基礎薄弱的學生全面發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造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的平臺。
(二)積極建設高職英語教師隊伍
筆者認為,現階段合格的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素質:
1.有過硬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聽、說、讀、寫、譯俱佳,口頭表達能力強。
2.懂教育理論,了解學生的心理及外語教學的基本規律。
3.了解現代化教育技術,能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
4.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隨時了解應用語言學理論的發展。
然而,目前很多高職英語教師實際并不具備以上能力。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開辦師資培訓班,講授一點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基礎知識,開展具體教學方法的研究;或讓部分骨干英語教師脫產學習、在崗進修后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從而帶動全體老師來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
(三)教材應多層次,注重實用,內容設計上進一步體現“以學生為中心”
教材的應用對象主要是學生,只有學生認可的教材才應該是合適的教材。目前的高職學生因為英語水平差異懸殊,所以對教材的要求也不同。而且,現有的高職英語教材比起本科生使用的教材還是缺少更多可選擇的經典教材。所以,高職的英語教材在編寫時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多種教學模式用于課堂教學
與本科生相比,高職學生有著自身的特點,英語教學不能一種模式。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不同的講解內容可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多媒體”教學、交際法、“以寫促學”法等只要適合課堂都可借鑒來為我所用。
(五)正確看待“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
正如一些專家所言,任何一個統考都是一把“雙刃劍”。“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雖提高了社會對高職英語教學的認可和重視程度,推動了高職英語教育事業,卻也使應試教育在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應運而生,嚴重違背了語言教學的內在規律,根本談不上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高職英語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圍著統考的“指揮棒”轉,學生在具備了足夠的英語應用能力時自然也能通過統考。
參考文獻:
[1] 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于《 外語與外語教學》.
[2] 雷小川.《以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為切入點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于《中國大學英語教學》.
[3] 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河北廊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