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網上投稿,因而常得到許多“收條”,盡管是電子郵件,也盡管多是“自動回復”,但畢竟都是幾分神圣幾分神秘幾分神氣的編輯給開的。如果自抬一點,再高攀一點,或許能算與他們有過“神交”吧!
沒有想到,這一張張“收條”,一次次“神交”,最大的收獲,竟是讓我飽覽了編輯們的法門眾生相!他們有的讓我肅然起敬,有的卻讓我嗤之以鼻;有的令我感激涕零,有的則叫我大搖其頭;有的讓我茅塞頓開,有的又讓我啼笑皆非……
江蘇一家報社有位資深編輯,把投稿人視為朋友,當作上帝,不僅對他們恭敬如儀,愛護有加,將相關信息一一詳告,而且還站在投稿人立場上,就“一稿多投”問題力排眾議。請看先生給我的“收條”(當然是經我略加“編輯”了的):
朋友您好!謝謝賜稿!
(一)“江蘇某報”,對開四版,周一至周五,每天兩個某欄目……各發一篇,千字內為宜。請用純文本格式發稿,拒收附件。大作一經發表,即奉樣報和稿酬。稿酬由財務部門寄奉,一般2個月左右。
……(欄目特點及要求)
(二)也許因為某些不言而喻的原因,您的上乘佳作不一定能發得出來;也許因為來稿量大(平均每天80多篇),您的大作難以顧及;也許因為編輯水平欠缺,造成遺珠之憾……如此種種悉請海涵諒解。
(三)為了不至于貽誤您的大作,希望“一稿多投”。一來可望“東方不亮,西方亮”;二來利于擴大您的作品影響。有的媒體抵制并封殺“一稿多投”,實屬“霸王邏輯”和“霸王條款”。
向文友們鞠躬致謝,恭頌文安。
面對這樣一位充滿愛心,竭力“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狷介編輯,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又怎能不為之動容?
而山東某報一位編輯,則有點令人側目了。他諳于鉆營,把對投稿人的回復“開發”成出售私貨的交易平臺,不問三不問四,一登場就吆喝他的“生意”:
“我的小說集已由某出版社出版。全書收入十年來創作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微型小說多少篇,共計多少萬字,由著名作家某人題寫書名,著名小說家某人作序。定價XX元。
“因自費出書,財力有限,概不贈送。如需要可匯款郵購,免郵費。”
至于這吆喝會不會被投稿人誤讀成暗示錢權交易,他不管;會不會引起投稿人的反感,他不管;會不會令斯文掃地,他不管;會不會讓人誤以為他窮瘋了,他不管;會不會給國家出版社造成不良影響,他不管;會不會跌了編輯身份,失了人格尊嚴,他不管;會不會叫人疑心他那“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也是錢權交易的結果,他不管;會不會讓人以為他在利用名人效應為自己貼金,他不管……
看看,面對這樣一個膽子忒大厚顏過人的下作“編輯”,誰又能不嗤之以鼻?!
當然,超然物外的不是沒有,只是那“超然”有點叫人不敢恭維。天府之國就有這么一位,她給我的“收條”真可謂惜墨如金,就八個字:“用不用主編說了算。”她雙臂一抱,仿佛一切都與她無涉。既不見她的角色作用,亦未見她的職業責任,她是甩手掌柜,還是逍遙神仙?是冷眼旁觀的負氣小姐,還是隔岸觀火的局外看客?
還有劈面當頭一棒的。那是廣東某報一位仁兄,此公居高臨下,不管你是人是鬼,也不管你有辜無辜,更不問你感受如何,一律降至最低,目為“文丐”,別的沒有,就劈頭蓋腦一頓殺威棒:“請不要抄襲,若發現你的文章是抄襲的,我們將在網絡公開你的姓名地址!”也許他對文抄公深惡痛絕,也許他被文抄公苦多苦久,也許文抄公多如牛毛,可是,這就能成為你不分青紅皂白不尊重投稿人情感的理由?!
也有拒人千里的。新疆某地一位小報編輯,在其“收條”中竟一口氣說了9個“謝絕”!也許他的主觀愿望不錯,美意多多,可那副冷面孔讓我拜讀了他的回復后,無論如何笑不起來。
“謝絕詩作、小說。”
“謝絕外地風光游記。”
“謝絕外省風情事物稿子。”
“謝絕故事+哲理之類幼稚產品。”
“謝絕記述外地人物紀實文章。”
“謝絕虛假庸俗的所謂城市筆記。”
“謝絕懷念父母兒女的老一套文字。”
“謝絕文摘稿。”
“謝絕1600字以上稿件。”
一篇“回復”里,你得到如此豐盛的“謝絕”,啼耶?笑耶?
我在“神交”中還遇見過這樣的編輯,她們公然說“我很懶”,不僅怕病毒,還怕動手,希望投稿人不要有病句,不要有錯別字,不要有用詞不準,不要有邏輯混亂,不要有層次段落不清……把一切全都搞好,最好讓她只干“全選、復制、粘貼”!編輯做到這份兒上,難道就不怕人家懷疑,你是闊小姐,還是,姨太太?是不是“三千寵愛在一身”?
還有稿子沒發就問我要錢(打著結集出書旗號)的,口惠而實不至的……所幸這些叫人皺眉頭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編輯們還是處處體現出對投稿人的尊重和關愛的。
但愿天下編輯莫不如是,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