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隨從,沒有太贅手的行囊,也沒有人送進站,踏著濃濃的夜色,獨自一人登上了駛往北國的列車。列車要運行30個小時,一個白天兩個夜晚。我徑直走進包廂,放下隨身物品,換過車票,鋪好床位,稍微整理一下心情,很快進入了夢鄉。
第二日清晨,列車播音悠然響起,我猛然從床鋪上坐起來,迷蒙中以為該到站了,列車員微笑地告訴我,列車仍在河南境內。怎么這么慢?除了一站通,多少年沒有坐火車的經歷了,這段時間應該臨近北京才對啊!列車員笑呵呵地接著說,這趟車雖然K字打頭,其實是趟慢車,在關鍵路段要不停地為其他車輛讓路,停多行少,一直在晚點運行,等出了山海關就會慢慢趕上來。這時,辦公室和家人分別來電話了,他們知道了我的現狀,都毫不猶豫地建議我到某一個大站中途下車改乘飛機,我嘿嘿一樂,悄悄告訴他們,其實我很想品味一下在火車上生活的感覺。
說實話,飛機我已經坐夠了。幾十年來,工作上的需要,我曾是典型的空中飛人,除了協和式,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機型都坐了。最大的不必細說,最小的卻很值得一提。有一年我從單位去南寧,需要在桂林倒飛機,從桂林到南寧一天僅一個航班,而且飛機特小,上面只有十幾個座位,我幾乎就坐在駕駛艙里。上面沒有專門的服務人員,落座后,飛行員扔給我一瓶礦泉水和一個留作紀念的布娃娃,說話間飛機起飛了。天上下著雨,飛機如同一片樹葉,在空中飄搖,似乎永遠也不能飛出云層。整個行程,我都能聽到雨點擊打機身的聲音,不斷地看到飛機擦向山崖,掠過樹梢,驚恐的心情此起彼伏,直到飛機平穩地落地住進了賓館,提到嗓子眼兒的心還久久不能放下。在這架飛機上,我第一次產生了這樣的感悟:坐火車旅行,只要坐上了車甚至只要買上了票,就可以堅定地說,我這就到了,坐飛機卻未必。
當然,上面的說法只是我的一種調侃,其實情況并沒有這么嚴峻。經常坐飛機出行,碰上飛機出現機械故障或天氣原因而延誤,甚至已經飛臨目的地而返航或改航的事兒雖然不時遇到,但航行總是安全的。況且,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飛機的事故率總是最低的。我之所以不坐飛機,除了對安全的考慮,更重要的還是想使自己勞頓的心得到更長時間的休整,而不至于像毛主席他老人家那樣,“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坐飛機如同坐電梯,只是從此辦公室到彼辦公室的簡短步履,勞頓的心怎可在行程中得到休息?
接到到北國開會的通知時,我正在度假村參加另一個會議。屈指一算,從本次會議結束到下次會議開始足足有一周的時間,我可以在家休息數日后再飛往北國,可仔細一想,與其在家隨時都可能處于工作狀態,倒不如干脆一個人到火車上去休息。
軟臥車廂緊連著餐車,我的包廂在最端頭,抬腿是臥鋪,轉身是餐桌,困了可睡覺,餓了有飯吃,沿途是風景,舉目見藍天。心情異常的放松,思緒異常的平靜,感受異常的快活,要不是還有重要會議,真希望這列火車就這樣無休無止地跑下去。其實,這次會議的通知還真有些怪異,只通知了會議的報到時間,卻沒有開會的具體地點,回執也只要求參會人員填寫達到的航班或車次。我曾想,如果到站后無人問津,我就接著向北旅行下去,直到北極,直到冰天雪地。只可惜,這個愿望終于未能實現。
第三日清晨,列車播音再次悠揚響起,我迅速起床洗刷完畢,整理好行裝,目的地長春就要到了。我打開夜間關閉了的手機,一個陌生的號碼立刻打了進來,在核對了我的姓名和身份后,對方親切地告訴我,作為全國交通安全會議的專職聯絡員,他已經到達出站口等候。
我走出車站,帶著一路見聞,帶著一路靜思,在聯絡員的陪同下,輕松愉快地住進風景獨特、鳥語花香的南湖賓館。
這是一次輕松的旅行,我的心真切地感受了旅行的輕松和愜意。
這次旅行不僅使我結識了新的朋友,還使我對許多難以理清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有了新的決斷。
難忘長春,難忘輕松而寧靜的心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