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善良;我為人們的心靈的貧乏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豐富;我為這些人的靈魂的卑鄙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高貴。

周國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受聘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等。
最近周國平專門就“于丹現象”寫了一篇文章。在結尾這樣寫到:
“她過于把心靈生活歸結為心靈的快樂了?!墩撜Z》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边@個斷語下得太輕率,遺憾的是,它貫穿于對《論語》《莊子》的全部講解,諄諄教導人們,對于任何會使心靈不快樂的事情都要看淡和順應。這就可能把受眾引向一心一意做順民的平庸之路,從而消解我所期待于她的積極影響,乃至發生消極影響。事實上,無論《論語》《莊子》,還是柏拉圖、《圣經》、佛經,核心的東西都是世界觀,而每一種世界觀都有著特殊而深刻的內涵??鞓分皇切撵`狀態,不是世界觀,至多是世界觀所達至的某一種心靈狀態。凡深刻的世界觀,所達至的心靈狀態決不僅是快樂,必定還有博大的悲憫,對于社會現實的關系也決不僅是超脫,必定還有堅定的批判。舍棄掉世界觀,把心靈的快樂當作目的本身來追求,就真會把所解讀的任何一種偉大哲學稀釋為心靈雞湯了。
于丹一再告訴我們要過快樂的生活,而周國平認為心靈需要的不僅僅是快樂和超脫。
周國平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名為《善良豐富高貴》,他這樣說:“我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善良”;“我為人們的心靈的貧乏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豐富”;“我為這些人的靈魂的卑鄙感到震驚,于是我懷念高貴”。他堅定地相信,人的心靈應該是善良、豐富、高貴的,這是周國平對社會與人性的最深切的關注,是他對人的精神狀態的最迫切的期望。
“國平是個孩子”
畫家劉彥給周國平畫過速寫,他直截了當地說:“國平是個孩子。”
在侯藝兵給周國平拍的特寫照片下面配有這樣一行文字:“我仍是從前那個既敏感又淡泊的少年?!?/p>
周國平特別愛孩子,他也經常呈現出孩子樣的神情。面對他,總會不自覺地想起一首歌:“像個孩子似的神情忘不掉,你的笑對我一生很重要?!?/p>
似乎很難見到周國平開懷大笑,他淺淺淡淡的微笑里仿佛有一種永遠無法破解的神秘。
采訪這天,他穿的是墨綠色的圓領衫,好像是某次活動的紀念品,下配休閑短褲、涼鞋。還說有一次去參加某知名商學院的聚會也是這身行頭,而且人家還安排了他上臺講話。那天去的人,男士一律西服革履,女士一律晚禮服。我問是否沒有人提醒他需要正裝出席,他脫口而出:“那我就不去了!”
他經常到住處附近的公園跑步,到體育館游泳。
我問:“這是你的養生之道?”
他答道:“我抽煙、喝酒、熬夜,養生無道!”
不管養生是否有道,周國平看上去確實很年輕,保守地說至少比他的實際年齡要小15歲左右。我開玩笑說他是因為總能娶到年輕漂亮的太太所以年輕,他也開玩笑:“那你說反了!是因為我有年輕的心態,所以才總能娶到恰逢最好年華的太太?!?/p>
“有沒有青春永駐的秘訣?”
“歲月無情,青春不可能永駐,要想讓自己年輕些,那就要活得簡單,要是世故的話人就老了!”
“你不愿意接受采訪,不參加聚會,回絕無數的約請,難道這樣不是每天都在得罪人嗎?”我問。
“我要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大家理解我?!敝車近c燃一支香煙,平靜地吞吐著煙霧,很自然,也很瀟灑。
他渴望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盡量避免人事的干擾和盛名的拖累。
“我每天基本上就是讀書、寫作、運動,最重要的,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天下的親情也許沒有太大分別,但是遭受的境遇卻各有不同。妞妞的故事曾經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是妞妞讓他的父愛有了新的著落。
他說:“天籟有兩類:一是詩,二是哲學。據我觀察,三歲的孩子是天生的詩人,五歲的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比缃矜ゆひ呀?歲,上小學四年級。他認真記錄著女兒的成長,記錄她天真可愛的“語錄”,耐心地給女兒當“秘書”。
“我要感謝博客”
2005年深秋,新浪網站在征得周國平的同意之后,為他建了博客。
那等于是給了他一所空房子,他要裝修,要備家具,要布置,還要經常收拾整理。
于是,周國平從忙碌中擠出一部分時間,維護他的博客。他不是專門為博客寫心情日志,基本上是把自己寫好的各類文章粘到博客上。他的博客樸素、簡單,不花哨,很實在。
他自己粘貼文章,做分類和專輯,發布公告和信息,還添加了不少友情鏈接,設置了音樂播放,電子相冊里的圖片也豐富多彩。
半年以后,他的博客擁有了超過百萬人次的訪問量,每天都會有來自社會各界的熱情讀者留言或者發表評論。來訪的仰慕者很多,但并不盲目,很多人稱這里是“精神的家園”,說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撫慰,可以促進自己心靈的成長。
但是,周國平對他博客的留言幾乎從不一一回復,主要是因為太忙,再有就是他對于電腦和網絡的應用還非常有限。他會在某個合適的時候寫篇文章,統一進行答復。
談到博客,周國平這樣說:“遺憾的是我實在太忙,幾乎沒有時間維護,文章不經常更新,留言也總是不回復。估計會有很多人對我有意見,乃至憤怒。但是我要感謝博客,至少,我喜歡我的博客,喜歡這里的坦誠交流的氣氛。因為博客,那些特別想對我說話的人有了一個說話的地方,他們的話語能夠迅速而可靠地傳遞給我。同時,對我說話的人彼此之間又有呼應、切磋或爭論,使我領略到一種生動的現場感。迄今為止,還沒有別的手段可以把這做得更好?!?/p>
周國平認為最舒服的狀態就是在家里讀書、寫作。他一向稱自己不是演講這塊料,因為不具備良好的記性和口才。但還是有眾多論壇和講座邀他開講,近一年以來,《周國平人文講演錄》一直處于熱銷之中。
“忘記玄奘是可恥的”
周國平不僅外表看上去年輕,而且身體狀況非常良好,煥發著青春的活力。
被媒體廣泛關注的是他去了南極探險,又去走玄奘取經的路,都是考驗體力和意志力的地方。
“以你的年紀和性格為什么要參與這些探險活動?有人說你是為了作秀?!?/p>
“為什么不參加?我喜歡的事,有機會實現,為什么要放棄?故意放棄才是作秀!”
2000年的秋天,周國平意外獲得了一個機會,他可以作為人文學者去南極體驗生活。這對于他來說是充滿誘惑的,因為對南極他一直懷著一種真實的好奇。
11月下旬,他們先到距離哈爾濱260公里的亞布力進行了為期4天的集訓,12月初啟程前往南極洲的喬治王島,那是地球最南端汪洋中的一片陌生的土地。在那個荒島上,他生活了58個晝夜,度過了圣誕節和新年,于次年2月返京。用他的話說:“我注定將在人類世界的喧囂中不斷地追思那千古荒涼的意味?!?/p>
2002年11月,周國平出版了《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一書,他在前言中寫道:“盡管是在媒體的喧囂聲中出發,盡管有許多人與你同行,你的內心依然是安靜的,你的靈魂依然是獨自走向南極的?!?/p>
在遠離新聞的地方,他獲得了獨特的生命的體驗。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沒有目標,步履所至,到處一樣荒涼,永遠是海、礁石、山丘、冰雪和苔蘚。在我現在的回想中,這種獨自一人置身于千古荒涼的感覺竟是最值得懷念的?!?/p>
2005年秋天,周國平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組織的重走玄奘路活動,用4天時間走了最艱難的一段路。盡管又是被媒體包圍著,盡管他也為能夠參加這個活動感到非常榮幸,但是周國平的內心依然平靜。
2006年10月他們又出發繼續走另外一段玄奘的取經之路。在這之后,還有很多路就在腳下。這讓我想起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主題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p>
他說:“從文化角度看,這個活動的意義是讓我們重新記起和認識我們民族歷史上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偉人?!?/p>
“我認為:忘記玄奘是可恥的!在中國歷史上,世界級的文化偉人屈指可數。玄奘不但是偉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偉大的學者。在他身上,有在一般中國學者身上少見的執著求真的精神?!?/p>
他之所以要去走玄奘取經的路,就是要通過漫長而艱辛的旅程到達自己心靈的圣地,求取屬于自己的真經?!耙粋€人無論要去什么地方,他的靈魂必須獨行,否則他雖然身體到了那個地方,也不能說他真正到過了那里。”
宋代文人蘇東坡說過:“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敝車秸f:“平淡不但是一種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種胸懷,一種人生的境界?!?/p>
人生最本質的東西終歸是單純的。我眼中的周國平,敏感而淡泊,執著而超脫,率性而自律。
他的生活緊張忙碌,卻也淡泊寧靜。
希望他在這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的生活中真情依舊,在歲月滄桑中永葆一顆赤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