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作家梁信,系電影《紅色娘子軍》編劇。近日,影壇爭拍古代軍事巨片《赤壁大戰(zhàn)》甚烈:好萊塢華裔導演吳宇森邀陳汗、郭箏、盛和煜等擔綱編劇,攜8000萬美元投拍《赤壁》;而上影集團早在之前就宣布投資2.5億元人民幣拍攝史詩性影片《赤壁大戰(zhàn)》。這一切,某種程度上竟源于梁信48年前的古代軍事影片創(chuàng)作計劃。
早在1959年拍攝《紅色娘子軍》的過程中,梁信便與血氣方剛的謝晉導演商議,要把歷史上聞名的戰(zhàn)例“赤壁之戰(zhàn)”搬上銀幕。但考慮到那時他們都年輕,對在銀幕上展現(xiàn)規(guī)模宏大的戰(zhàn)役,恐怕力難勝任,故決定再醞釀幾年,等度過三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再說。

1965年,正準備著手籌拍,“文革”開始了。直到1979年,梁信因到上海領(lǐng)取電影《從奴隸到將軍》的最佳編劇獎,又與謝晉相聚,便舊事重提。針對當時社會上孳生有民族自卑感,他倆覺得要盡快地在銀幕上再現(xiàn)那歷史上赤壁大戰(zhàn)“亂世英雄”的光輝業(yè)績,以及他們的政治抱負、軍事天才、友誼情操、文采風流很有必要,由此振奮炎黃子孫的民族自信心。于是,梁信便用一年多時間作艱苦的資料準備,寫出了詳細題綱,并完成上下兩集電影劇本《赤壁大戰(zhàn)》初稿遞交好友謝晉。
劇本以《三國志》的正史為主,采用《三國演義》的一些資料,進行了個性化的再創(chuàng)作。它生動地反映了我國一千七百多年前赤壁之戰(zhàn)的情景,刻畫了當時偉大的軍事家、外交家和文學家曹操、周瑜、諸葛亮等英雄形象。過去的戲曲都歪曲了他們的面目,梁信則按正史還他們以本來的面目。曹操、周瑜、諸葛亮三人都是英雄。他們?yōu)榱烁髯缘哪康模硷@示了自己的才華。劇本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文韜武略兼?zhèn)涞暮肋~風采。
當時,海外新聞媒體透露梁信與謝晉聯(lián)手欲將《赤壁大戰(zhàn)》推上國際影壇的計劃,引起國內(nèi)外電影界的強烈反響。謝晉再三對梁信說:“要有緊迫感!要精致!”梁信持續(xù)三年修改了三稿,預計1996年投入拍攝。但后來種種原因,致使《赤壁大戰(zhàn)》擱淺了。
上世紀90年代初,上影重新計劃籌拍系列的“三國”電影,并邀請梁信及著名作家李準、魯彥周等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沒多久便創(chuàng)作了近十部劇本,內(nèi)容包括《董卓之亂》《赤壁大戰(zhàn)》等,后又耽誤十余年。直到2005年6月,上影集團才正式宣布籌拍《赤壁大戰(zhàn)》。之所以沒有報批,他們是想再完善劇本和做前期工作。
近日,由吳宇森執(zhí)導、中影集團、美國獅子山公司等出資8000萬美元共同打造的、迄今為止最大制作的華語影片《赤壁》,在北京舉行了全球首次新聞發(fā)布會。《赤壁》的故事一直令人期待,為了讓《赤壁》的故事得到國內(nèi)外觀眾的共同認可,導演吳宇森先后邀請了多位編劇修改劇本,十易其稿,歷時四年多時間。現(xiàn)有的《赤壁》劇本可謂字字珠璣,制片方已經(jīng)決定將影片分成上下篇發(fā)行。導演吳宇森把《赤壁》定位為勵志電影,希望在影片中將周瑜、諸葛亮、曹操、劉備、孫權(quán)等以前被過分神化和臉譜化的人物還原為接近他們本來面目的歷史人物,“他們是一群普通人,但干著不普通的事。”這樣,觀眾看完影片才會感到興奮、受到鼓舞。
《赤壁》的拍攝在吳宇森心里已經(jīng)計劃了18年,萌生這個夢想的時候,他還在香港拍電影。去美國發(fā)展之后,這個蘊含著濃厚愛國情懷的《赤壁》夢不但沒有擱淺,反而更呼之欲出:“我覺得應(yīng)該拍一部能表現(xiàn)中國人的智慧、文化、精神和勇氣的電影,讓中國人以外的其他人對我們的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赤壁》花重金打造道具,并云集了來自中國香港、臺灣地區(qū)及韓國和美國的很多特技、特效人才。“很多讀過這個小說的人,他們只知道這場戰(zhàn)役,但不知道這場戰(zhàn)役怎么個打法,那么在影片中,我們要把他們想象不到的情景呈現(xiàn)出來。”一向低調(diào)的吳宇森談起《赤壁》便神采飛揚:“我相信外國觀眾也會感受到我們中國人拍大片的魄力,制作像好萊塢這樣規(guī)模電影的魄力跟魅力,我對這部影片很有信心!”
對此,年已80歲的梁信,歷經(jīng)48年的創(chuàng)作,盡管自己的劇本《赤壁大戰(zhàn)》至今尚未定局,但遙看影壇爭拍“赤壁”題材之勢,當可欣慰:中國電影人立志把“赤壁之戰(zhàn)”故事搬上銀幕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