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兩年,一直惦記著想要回去看看,吹吹略帶著咸味的海風,在茂密的梧桐樹下乘乘涼。也許會像從前一樣,只是坐在路邊的長椅上喝一瓶冰涼的礦泉水,也許這次會走進某一家時尚的酒吧,認識幾位新的朋友。更多的時候,我選擇用雙腳來丈量這座海濱城市,這里很少有寬闊的馬路、擁擠的汽車以及隨處擺放的自行車,在假日以外的任何一個平常日子里,這里是安謐而平靜的。來到這里,就要拋開繁雜的一切,盡情地享受海風的吹拂。

大連是依海而建的城市,位處遼東半島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這個城市的所有特質,均來自于那廣闊無邊的藍色海洋。海給大連帶來的,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它更是賦予了這里一種氣質,一種在內陸任何一座城市都沒有的風情。這種風情,讓大連不像是身處于東北地區,而更像是歐洲的某座小城。碧藍的大海,金黃的沙灘,雪白的海鷗,悠閑自得的生活節奏,都讓這里明顯地與其他城市區別開來。大連既沒有東北工業城市的煙煤污染,也沒有南方城市的悶熱潮濕。大面積的藍色,讓這座城市看起來,永遠都是如此的干凈與剔透。
每一位來過大連的人,都不會忘記這里純凈的天空。記得上學的那些日子,不知道這片天空承載了我多少的喜怒哀樂。宿舍樓的后面是北區操場,我們住的那一棟建在坡上,所以要比其他宿舍樓高出幾米來,這也顯得有些“鶴立雞群”的感覺。每天清晨拉開窗簾,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湛藍的天空,打開窗戶深深地吸一口略帶咸味和青草香的空氣,心情也莫名地好了起來。開心的時候,和朋友們在操場上打球,難過時也曾躲在梧桐樹下痛哭流淚;我們曾經在半夜起來聚集在操場上,只為了看到一場傳說中的流星雨;“非典”的日子里,我們還是會選擇在晚飯后坐在那里,一個一個地列數著天上的星座。如果沒有那樣清澈與透明的天空,不知道,我們會失去多少樂趣。
愛上大連,是因為愛上了大海。那一片碧藍碧藍的海洋,會洗凈你心里所有的煩惱和不安。陽光下的大海平靜而溫柔,躺在沙灘上曬曬太陽,穿上鮮艷的泳衣,像好萊塢的明星一樣戴上大墨鏡,再加上一頂漂亮的草帽,那份愜意和浪漫,是絕大多數城市所沒有的。那白色的沙灘,被同樣雪白的浪花一遍遍地沖刷,就像是藍色裙擺上一層層的白紗,自在飄揚卻始終離不開大海的懷抱。
如果讓我介紹大連,首先想到的就是星海廣場。我承認這樣看起來好像很俗套,但是星海廣場作為大連的標志性地標,這里確是不容錯過的。作為大連人文景觀中最負盛名、和海之韻遙相呼應的星海廣場,它的博大當仁不讓。星海廣場是亞洲最大的廣場,它的面積超過了兩個天安門廣場,徒步逛的話,實在是太過費勁,走一圈下來就算沒有筋疲力盡,至少也會腰酸背痛,腿腳發麻。最好的方法是租輛自行車,懶懶洋洋地騎騎車,洋洋灑灑地看風景,騎騎停停,走走看看,偌大的廣場可以由你欣賞個夠。星海廣場南部的百年城雕是一本翻開的書,寓意深刻,從步伐蹣跚的百歲老人,到稚嫩的孩童組成了城雕前的100雙腳印,這100雙腳印揭示了大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了百年。在城雕上踱步,眼前無邊無際的大海奔流不息,不遠處的燈塔讓人憧憬航海的波瀾壯闊。
但是比較起白日的大海,我更喜歡那黑暗的潮水。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會愛上夜里的大海,那是與白天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時的大海好像才顯出那樣不可一世的力量,黑壓壓地卷起雪白的海浪,低沉的咆哮,遠遠地望去,會有一種像要被吸進去的幻覺。從前我們會選擇天色暗下來,坐在星海廣場最南邊的石階下,面朝大海,靜靜地聽著海浪一遍一遍地拍打著岸邊。我們不必交談,不需任何的聲音,只是那樣靜靜地坐著,心里面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平靜。在這樣的時刻,任何形容詞都不足以描述大海的偉大。已經完全看不見海平面,只能依稀看到點點渡輪的燈光,隱約聽到汽笛的嗚嗚聲,人的渺小從來沒有以這樣一種方式赤裸裸地展現在你的眼前。夜里的大海收起了白日的溫情脈脈,以一種完全壓倒式的強勢保衛著這座屬于海的城市,沒有人會不屈從于這樣的力量,也沒有人能夠反抗,而美麗的大連,則在大海的懷抱中酣然入睡。

靜止的大連,沒有了白日的擁擠和喧嘩。夜燈照亮山上的古堡,廣場上耀眼的旋轉木馬卻漸漸地暗淡下去,游人散去,一切歸于平靜。只聽見海浪的嘩嘩聲,陪伴我們靜靜離去。
很多人都說大連是“文化沙漠”,意思就是這里沒有什么文明古跡,也沒有歷史沉淀。雖然近幾年旅游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但是還是會給人亮麗有余內涵不足的感覺。與北京、西安等百年古城比起來,大連100年的歷史的的確確是太微不足道了,盡管沒有那些歷經千年滄桑的寺廟、城樓,也沒有充滿故事的圍墻和宮殿,但是大連以她年輕而充滿朝氣的性格,以及精致而別具異國情調的氣質,依然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愛好者前來領略她熱情的笑容。無論是中山廣場圍繞在十個路口旁邊的俄式建筑,還是高爾基路兩旁一棟挨著一棟的日式小樓,都帶來一種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奇妙風格。那些不同國家留下的痕跡,在這里完美地融合,形成了大連獨特的城市風光。貫穿大連的木制有軌電車,是全國僅存的兩條還是由當年日本人建造的電車線路,直到現在運行的還是當年那樣的木質車廂。坐在原木的座位里面,隨著車身的搖動,感覺就好像回到了電影的場景中。
朋友總是說,在大連的上學日子更像是在度假,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周末在海邊散步,我們喜歡去開發區的麗嬌灣,那里雖然沒有柔軟的沙灘,但是光著腳踩在光滑的鵝卵石上面,也不啻是為腳底做一次絕佳的“按摩”呢。這里最大的好處就是人少,尤其是游客少,沒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沒有扎堆兒擺攤的小販,有的只是碧藍的大海和白色的浪花,以及不時來個“超低空”飛行的海鳥。你可以選擇坐在深入海中的水泥棧道上面,享受被海水包圍的愜意,也可以選擇坐在離岸邊不遠的美食攤位里,享受新鮮打撈上來的美味海鮮。我們就時常坐在那里翹首以盼打魚的漁船快快歸岸,也好親自去挑上幾只肥美的海蟹和各式各樣的“蜆子”,碰到好客的船家,還可以從漁網里面挑幾只顏色鮮艷的活海星拿回去做紀念呢。
造物主給予了大連這座城市太多的美麗,也給予了住在這座城市的人足夠的自豪。她們開朗,熱情而又直爽;她不介意你小小的失禮,也不介意你過火的玩笑。她在乎的是,你是否真的熱愛這里,是否能在這里得到足夠的快樂。她正張開雙臂,迎接每一位停駐的旅人,無論你是短暫停留,或是匆匆路過,都不會減少他們的熱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站在大連的海邊,很容易便想起海子的這句詩來。就大連本身城市文化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風花雪月和詩情畫意,她更像是帶有地中海般熱情的女郎,不扭捏,不做作。槐花節也好,服裝節也罷,抑或是日本文化周,大連都以她獨特而盛大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自己,你還等什么呢,是時候來這里看看了。
你現在是在大連,還是在去大連的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