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婁部長,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謝謝大會給我機會在這樣的盛會上做這次演講。
信息時代的挑戰
在歐洲,互聯網用戶主要集中在18歲到35歲之間,而許多十幾歲的小孩也都會使用電腦。但許多50歲以上的人覺得電腦是很可怕的東西,他們覺得這個東西和自己沒有任何相關,也沒有任何興趣來使用電腦。
為了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歐盟花大力氣提高互聯網接入率的同時,還幫助以前沒有用過電腦的人認識電腦的作用,并幫助不會使用互聯網的人使用網絡。
另外,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大都是城市中的人比農村人使用電腦和互聯網的比例高一些。所以,歐盟在過去幾年里,在實施寬帶接入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以前,農村的撥號上網速度非常慢,現在都達到了“寬帶互聯”。
歐盟信息社會遠景
為了在2010年實現信息化社會,推動經濟發展,歐盟制定了以“i2010計劃”為主的信息化戰略。
“i2010計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單一的歐洲個人信息空間”; 二是,在信息化領域創造更多的機會,以及更多的研究和創新; 三是,利用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以及就業環境。
在歐盟有27個成員國,每個成員國有自己的電信提供商,有自己的相關電信法律。但是,我們想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從整體上來協調和運營整個信息服務。
現在,歐盟的公民可以在電腦上看電視,可以用手機看電視,并可以從手機上下載音樂,各項服務都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歐盟正在想辦法成立一個部門,或者說是一個機構,使得各個部門之間可以進行協調,并分別掌控。按照“i2010計劃”,歐盟要建立新的音像服務法律框架; 審議電子通信框架,包括頻譜管理; 歐洲內容支持; 實施安全的“歐洲信息社會”戰略; 有針對性的互操作行動 (尤其是DRM)。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以一個開放的、富有競爭力的內部市場,為消費者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安全的高帶寬通信服務,讓內容服務豐富多樣。
在歐洲,在過去10年中,大約有50%的新增職位都是和信息技術有關的。但其實,歐洲在信息化方面還是有點落后,如果大家綜觀全球IT市場就會發現,更多的科技公司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以及韓國。
所以,歐盟委員會決定在信息技術的研發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讓大多數成員國參與其中,使得各成員之間取長補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按照“i2010計劃”,歐盟要加強和重視信息通信技術研究,實施以解決瓶頸問題為重點的研究項目; 采取鼓勵私人投資和合作的措施; 制定電子商務政策,消除障礙,鼓勵中小企業采用電子商務; 支持用于新的工作模式的工具。
其實,歐洲的生活現在已經很舒適,有很好的休閑環境,生活相對安逸。但是,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歐盟的目標是,使歐盟成員國的每一個公民都能享受互聯網的接入以及其他和信息技術相關的服務。
所以,我們要對網絡和寬帶服務提供政策指導,實現惠及所有人的信息項目。落實電子政務行動計劃; 推廣最佳的試點經驗; 實施“生活質量-信息通信技術”的三個旗艦項目(老齡社會的關愛、智能交通、數字圖書館)。
按照“i2010計劃”,歐洲將實現為所有公民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縮小數字鴻溝; 改善政府服務,提高辦事效率; 通過公共服務部門的創新和質量改善,提升國家競爭力等。
信息時代中國歐盟共贏
在歐盟的“i2010計劃”信息戰略里面,和中國近幾年發展信息化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包括用信息化來推動經濟發展,中國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
比如說,十幾年前的歐洲,電信市場是壟斷的,尤其是英國,是由一家電信公司壟斷市場的。現在,通過市場化,歐洲在電信方面的壟斷程度比幾年前降低了30%。
我認為,可以將歐盟的相關經驗帶到中國。我已經來中國很多年了,目前我們正致力于“中國歐盟信息社會項目”。
這個項目組由兩部分組合,一部分是由27個歐盟成員國組成的歐盟委員會,另一部分是中國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
合作的目的在于,根據中國國家信息化的政策和實施戰略,加強中歐對話與交流; 利用歐盟資源引入歐盟有關方面好的經驗,推動信息化有關法律框架的比較研究; 通過實施示范項目,提高政府為公眾和企業服務的效率。
“中國歐盟信息社會項目”不僅是為了使中國和歐盟之間能有進一步的交流,也是為了幫助歐盟的公司進入中國市場。
當然,我們還采取了雙贏的策略,使得中國的公司可以走出本土市場,進入到歐盟的市場中。
(以上發言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