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
中國的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的信息產業正在迎接最好的時機,這給所有企業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我想談的是,在今天這個充滿魅力與發展機遇的現實面前,我們期待著產業能夠突破、創新、共贏、凝聚產業的智慧,并且促進其空前的繁榮。
迎接強國時代的機遇
中國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今天已經成為了一個經濟強國。
而從IT產業層面來看,PC、互聯網和手機的增長,都應該讓我們中國的用戶和網民感到自豪。中國現在已經有接近1.7億的互聯網用戶,而且在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在兩年之內中國互聯網的網民應該可以成為世界第一。
我認為,中國IT產業有三個非常讓人振奮的方面,也是需要把握的機會。
首先,中國市場強大的內需。中國個人財富正在迅速增長,國家的經濟目標是希望能夠在2020年之前人均GDP翻兩番。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成熟的市場和待開發的市場同時存在。強大的內需將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的動力。
其次,中國市場孕育著世界級應用。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都開始了世界級的應用,比如說PC、互聯網、數字家電還有移動通信。
我認為,中國目前具備了許多非常優秀的基礎技術研發,未來甚至能夠把握全球開發諸多方面的技術動脈。在Google看來,每一個與IT有關的行業都將會有重大的改變。例如,未來的改變會越來越多,如果中國能夠把握這些趨勢,國內的企業都將得到非常好的成長。我相信,在未來的10年,更多的中國本土公司可以把握這些世界級的機遇,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再次,人才的創新和競爭??萍际堑谝簧a力。在過去5年內,中國政府和企業在研發方面增加了一倍多的投入。面對中國的這些機遇,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都在響應: 跨國企業不斷地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包括各國公司對中國市場戰略方面的承諾; 而本土企業則采用技術,通過品牌、靈活的運作、產品方案等等的方式不斷在謀求做大。中國市場巨大而又復雜,因為中國各個區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中國存在成熟的市場,也存在發展中的市場,這兩個市場都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共享開拓中國市場的竅門
面對中國IT產業的快速崛起和爆炸性增長,所有企業怎樣才能共享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影響力和機遇呢?
我認為,第一是要共享機遇,企業需要有長遠的戰略考量; 第二是戰略致勝,人才的戰略才是最基礎的; 第三是迎接產業良性的發展生態,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市場和用戶。
首先,深耕中國市場,要求企業必須理解中國用戶的理念和特征。如果一個跨國企業只是想把跨國企業引入中國,做一些漢化的工作,失敗是在所難免。要滿足本地用戶的需求,必須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有全面、豐富并具有本土特色的產品線,這是成功的惟一方式。
其次,創新致勝的人才戰略才是基礎。要想實施長期的承諾,要想在任何市場得到勝利,那么人才一定是第一要素。任何形式的創新都會形成一種核心的競爭力,所以,除了一流的技術人才,也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中國企業應該儲備世界級的多種人才。
再次,要對長遠的投資回報有充分的信心。企業的投資不是為了馬上得到高額的利潤。而且,企業還要對品牌的建設有恒心,不能認為一個世界的品牌推入中國就肯定能夠成功,一定要把產品做好再務實推廣。
倡導IT產業的生態鏈
一個和諧的產業生態環境在價值鏈上應該有很多的環節,企業間應該彼此合作,而不是一、兩家優秀的企業拼得你死我活。企業之間應該摒棄自相殘殺的固有偏見。產業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用戶,而用戶可以使得經濟持續良性發展。
互聯網領域是目前全世界發展最快的經濟領域,所以更需要良好的合作體系。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創新,需要基礎設施、內容、應用和服務提供商等等鏈條的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密切合作,才能夠創新,才能夠節省時間的成本。
Google是一個非常專注的公司,而且是以技術為主的公司。不論是和運營商、門戶網站,還是電子商務平臺、即時通信公司,我們都和他們沒有直接的競爭。所以,他們可以把我們看做是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
2007年,Google創新地在本地推出了運營的新模式,與許多的戰略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互聯網的良性產業鏈。
建立良性的IT產業生態鏈,采用全新的方式激發業界創新熱潮,將有助于形成全新的IT和互聯網環境,改變人們獲得和分享信息的方式。我們希望,整個信息產業能夠共進、共贏、共成長!(以上發言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