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敬)只有通過市民、企業和政府三方面的合作與共同努力,才能使新技術最大程度地服務于全社會。
尊敬的楊學山主任、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
新技術層出不窮,而如何使這些技術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使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企業,扶持弱勢群體、協助中小型企業發展,使整個社會經濟得以全面提升,是擺在每一個信息化建設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信息產業強化新加坡競爭力
世界各經濟體都已經認識到,信息產業將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許多國家都在信息產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比如日本、韓國和中國都針對信息產業發展制定了本國的計劃,以提升其在全球的領導力和競爭力。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在信息產業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
早在1981年,新加坡政府就已經把信息產業確定為新加坡的主要競爭力,現在信息產業對新加坡有著巨大的貢獻,2006年新加坡信息產業的總收入增長了454.2億新元,增長率達到了19.9%。
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作為產業政策制定部門,有幸在新加坡信息產業發展中成為新加坡政府的CIO。我們負責產業規劃,從國家與政府部門兩個層面上制定政策。政府部門的規劃主要圍繞政府部門的信息化改善; 國家規劃是直接面向產業和社會信息化改造。
在電子政務方面,1980年新加坡成立了國家電纜局,實施了第一個國家電纜化計劃。這個計劃的目標簡單而明確,就是改善每個政府部門的辦公流程,減少紙上辦公,將所有公民的民事服務電子化。這個項目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已使整個政府部門的辦公更具效率。另外,新加坡政府已經成功地為本國居民和企業提供了界面友好、易于訪問的電子服務。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新加坡又投入了20億新元,實現了整合政府信息平臺的計劃。這個計劃為新加坡電子政務的未來發展方向,做了明確的指引。
除了一如既往地以“用戶為中心,想用戶之所想”的宗旨之外,新加坡政府還強調: 打破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鴻溝,以用戶的需求為目的,重新整合政府結構、改進工作流程等。
如今,我們已經著手實施第六個國家信息發展藍圖,重點放在創新、整合和國際化。面向未來,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智慧國2015計劃”。目的是希望豐富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強化新加坡的競爭實力,并促進新加坡國內信息產業增長,憑借新加坡自身在信息產業方面的實力,轉變人民的生活、工作、娛樂和學習的方式。
“智慧國2015計劃”制定了以下4個推進戰略: 第一,推進智能終端普及,致力于改進政府和社會的信息化; 第二,超高速、廣覆蓋智能化的可信賴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開發最有全球競爭力的資訊中心; 第四,發展普通從業人員的通信技術能力,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信息通信人員。
奠基未來全球競爭實力
為了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并且推進下一階段的發展,建設必要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就顯得更為重要。
新加坡下一代全國信息通信技術的基礎設施,將由遍布新加坡全港的有線和無線網絡構成,旨在實現新加坡寬帶覆蓋率達到90%的目標,使每個家庭、學校和企業,都能享受到1G的寬帶網絡服務。
目前新加坡已經建立了一個無線網絡即Wireless@SG,這個項目在新加坡正受到推崇。截止今年10月底,新加坡有超過5.85萬注冊用戶可以通過在公共區域設立的多個熱點,進行方便地聯網,這些無線網絡將為用戶在移動的環境下提供更多的聯系,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筆記本和掌上電腦這樣的智能終端進行線數據的交換。
而且從2006年12月起的3年內,用戶將享受免費無線網絡服務,這使得消費者甚至是企業,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得眾多的網絡資源。
另一個計劃是擴建下一代全國有線寬帶網絡計劃。它將提供1GBPS或以上的超高傳輸速度,實現95%的家庭和企業可以接入網絡。新加坡通信基礎設施為企業和市民打開了無限可能,它將幫助新加坡實現經濟的長遠增長目標和創新,推出在今天還無法實現的全新應用。
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007各項評比當中,新加坡連續兩年在世界銀行的最佳經商環境的評比中排名第一,連續5年在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IT排名中名列前3位。2007年在埃森哲電子政務用戶服務排名中,新加坡超過了加拿大,列全球第一位。
提升市民議政能力
通過市民、企業和政府三方聯手制定的計劃和實施,我們將確保每一個公民能享受信息產業發展的成果。
首先,由政府牽頭,建立與市民緊密聯系的電子政務體系,提升社會凝聚力。今天我們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而政府服務的發展也必須與技術創新保持同步,現在新加坡的市民和企業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所有政府機構的事務與政府進行互動,目前新加坡市民和企業可以全天候24小時在線訪問1600項政府服務。
在這些服務中,有一個政府正在力推的聯系市民的平臺,叫REACH(民情聯系網站)。這是政府去年年末推出的用于與市民聯系、互動和聽取反饋意見的網站。它可以提高市民的參與積極性,使政府獲得了一個全新的渠道了解來自市民的聲音; 另外,市民可以用博客、網上聊天、短消息或者是線上聚會等各種形式,來參與政府規劃的各種項目,提出自己的想法。
隨著電子政務的不斷改善,市民有了更多的參與精神,因此這也鼓勵市民去學習、了解和使用電子政務以及去學習信息通信技術。
到2015年,信息通信技術將為新加坡社會發展注入巨大動力。新加坡政府正在致力建設數字社會,服務的對象包括老年人、貧困學生和殘疾人士在內的社會公眾,民情聯系網站為上網辦事有困難的人士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以及現場指導。新加坡政府將給這些社會群體搭建信息通信橋梁。
對貧困學生實行“智慧國2015計劃”,新加坡資訊發展管理局于2006年進一步改善了最初的試點計劃,推出了“新電腦加強計劃”,幫助一萬戶低收入家庭學生實現擁有電腦及網絡服務的目標,每戶家庭只需以285元新幣便能買到一臺嶄新的電腦,并享有3年的免費網絡服務。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已有2.4萬戶貧困家庭從這些計劃中獲益。
針對老年人,我們希望促進老年人參與數字化時代的程度,55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參與。目標是在兩年內把老年人上網的比例提高到75%,為此我們推出了“銀發資訊通信計劃”,將著力幫助教育背景、語言和電腦水平不同的老年人融入數字化時代; 未來3年內將設立8個銀發族資信中心,讓大家有更多的學習的機會。
另外,從2002年1月起,資訊通信中心將配備失業補助,其中包括針對身體殘疾人士所造的鼠標和鍵盤,在培訓中表現良好的學員將進一步接受3~12個月有關培訓,另外還會有工作見習機會,以提高受雇機會。
我們把信息通信業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推動,也作為聯系企業和市民的一種方式,所有的成績離不開市民、企業和政府三方面的合作,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使新技術最大程度地服務于全社會。(以上發言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