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A380在商業運營上取得成功,幾乎與建造它一樣困難。
1944年,波音公司的新式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首飛成功后,現場觀看的美聯社記者只發回一句話的電報描述試飛情況——“它飛起來了!”雖然距萊特兄弟上天已經有40年之久,B-29首飛成功前人們也很難想象體積如此龐大的人造物體當真能飛上藍天。
2007年10月15日在法國圖盧茲,面對同樣挑戰一個時代工業制造想象力的空中客車A380,人們的好奇已不僅僅是它能不能飛起來,而是它能不能帶著空中客車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一同飛起來,阻礙A380順利起飛的不再是它龐大的自重,而是其承載的商業風險。
這一天空中客車公司向新加坡航空公司交付了全球首架A380客機。空客公司首席運營官約翰·萊希稱,隨著首架A380客機投入運營,營銷工作也將更容易。但實際上,這個龐然大物比預定的交付日期推遲了18個月,銷售情況更不理想,目前,美國的航空公司沒有訂購一架,在展開長達7年的營銷攻勢后,空客僅僅獲得了189架的訂單,其中只有13架能在2008年前完成。
據業內分析人士估計,由于延遲交貨導致成本增加,空客公司至少需要售出420架A380客機才能盈利,是目前A380訂單的兩倍。
一度被甩開的對手因此也有了追趕的機會,這場持續在三萬英尺高空關于超級客機的較量從未停止過,波音公司在不久前舉行的市場展望發布會上,就明確表示有能力提供尺寸合理的雙通道飛機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波音集團市場營銷副總裁蘭迪·延塞思(Randy J.Tinseth)表示,“我們期待不久后類似的時刻(首架飛機交付使用)到來,我們有波音787。”

事實上,一些潛在客戶已經放棄了A380,新加坡航空的競爭對手國泰航空在不久前宣布新增購5架波音777-300ER(延程型)飛機。國泰中國區總經理楊偉添對《環球企業家》表示:“新的波音777-300ER大大增強國泰的運力,在機型的選擇上要考慮什么是最適合公司的,而不是表面的炫耀。”
空客的神經因此變得脆弱,其CEO托馬斯·恩德斯在交付儀式上被記者空客能否保證飛機交付的問題激怒,回答不再是商業儀式上彬彬有禮的套辭,“先生,我想您在問一個不現實的問題,我們十足的確信我們可以交付……但是生活中什么是能擔保的?告訴我您生活中什么是可以確保的?”
第一個客戶
購買首架A380的新加坡航空當然也因延遲交付受到損失,但新航依舊將這架空客的首航作為其成立60周年慶典的重要活動。
當然,新加坡航空公司不會將這架超級客機僅僅當作昂貴的生日禮物,更期待如此奢華的機型能迅速回報收益。10月28號新航首架A380正式執行新加坡到悉尼的航線飛行,其采用了三級客艙、471座布局,以更寬敞舒適的豪華套房取代頭等艙。每趟A380客機有12個豪華套房,目前的票價為10500新加坡元。盡管票價高昂,但提前數周,所有豪華套房機票被訂購一空。新加坡航空總裁周俊成表示“新加坡航空提供的套房將重新界定豪華航空飛行的定義”。和新加坡到悉尼的波音747航班頭等艙機票相比,A380豪華套房機票價格高3300新幣。不過,新航A380經濟艙399個座位和60座商務艙票價與波音747航班相若,并沒有之前傳言的那樣高出15%至20%。
新航還在試探市場對這一全新機型和其乘坐品質的接受程度,盡管A380首航機票拍賣價最高超過了10萬美元,但是人們追求奢華飛行的熱情會持續多?在網上花費9000美金競拍到A380首航商務艙機票的斯比爾表示以后不會再乘坐這架大飛機了。“想想和500個人以及他們的行李擠在一塊就夠了,這是見證歷史的一個機會,但我并不想把它當作常規情況。”
A380出色的飛行和乘坐品質在很多方面符合新航要求,新航的核心基地新加坡樟宜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長航線中轉樞紐之一,但因地理條件所限不可能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建,而使用A380這樣大載客量的機型,就可以減少起落班次,順利完成客運中轉。
新航對《環球企業家》表示,引進A380是為了始終保持一個年輕現代的機隊,A380比新航逐步淘汰的波音747-400客機多100個座位,意味著更強的運載能力,同時A380更易于保養,提高了燃油效率并具有更高的使用可靠性,這將帶來飛機的高使用率和減少飛機在地面的時間,從而改善飛機運營的成本。
新航首架A380計劃投入澳洲、歐洲航線,預計在明年一月接受第二架A380,最早在2009年獲得另外6架。出于競爭原因,新航除表示A380可能于2008年末或2009年初執行舊金山和香港航線外,并沒有透露更多航線規劃。澳大利亞Qantas航空公司將是A380第二個客戶,可能和第三家獲得A380的德國漢莎一樣,將A380投入美國航線,但具體時間和目的地也都未公布。
實際上,A380可以前往的目的地并不多,到2025年,在全球最繁忙的20個國際機場中,美國只有洛杉磯、舊金山和紐約肯尼迪三個機場能夠接納A380,在采取特殊改造措施之前,絕大多數機場的跑道不能起降這個262英尺寬、79英尺高、重達125萬磅的巨獸。
即使屆時所有機場都鋪開了迎接A380的紅地毯,它又能給旅行者帶來什么?
更大的機身,更便宜的機票,更多的乘客本來是A380最理想的運營模式。隨著經濟增長和航空公司提供更有價格吸引力的機票,全球的旅客數量空前增長。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1-8月國際航空乘同比增長7.2%,或240個班次。空客預期越來越多的人將會在各大洲主要航空港之間做遠途飛行,它希望航空公司能發現雙層的A380在滿足運載最多數量乘客方面的能力。
而實際上,A380并不一定提供更低的票價。這個新型飛行器和現存飛機相比,確實飛行起來更經濟,每100公里每客消耗燃油2.9升,比波音747少12%。但航空公司可能不會因節省燃油費而降低票價,原因在于相對于運送最大數量的旅客,新航和Qantas航空都愿意利用A380寬敞的空間提供更舒適的服務以獲得高溢價。
然而,美國提爾集團航空制造業分析師理查德·阿布拉法(Richard Aboulafia)和其他分析師都認為A380可能太大以至于無法為航空公司獲得利潤。阿布拉法把A380稱作“金屬時代最后的飛機”,他認為未來屬于采用輕巧復合材料的飛機,而A380的主要市場競爭對手波音787就使用復合材料。
落地中國
就在新加坡航空A380首航前夕,空客公司特地安排了A380在中國廣州、上海和北京三地的巡展,現場活動一票難求,據稱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招待客戶和合作伙伴,目的希望在中國爭取更多的購買者。盡管較早之前空客曾表示已經有多家航空公司擬將A380客機和貨機服務于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并用以服務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但目前看來,由于國內的三大航空公司中只有南方航空公司訂購了5架A380,未來可能只有南航能夠提供此類服務。
而在對中國超大型客機市場的爭奪中,空客也未能將對手波音落下多少。作為北京奧運會合作伙伴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早就訂購了15架波音787,盡管波音近期再次延期交付打亂了國航奧運會期間采用787飛北美航線的計劃,但是國航發言人王永生表示,從長遠考慮787省油以及載客量300座左右的設計,仍然是國航恰當的選擇。“選擇什么樣的機型,完全要從市場的角度出發”他對《環球企業家》說。從機場的硬件來比較,北京和上海的機場盡管繁忙,但負擔還不如新加坡樟宜機場繁重,同時北京首都機場新建成的三號候機樓也顯示了和樟宜機場提高單機載客量有所區別,提高機場運力的另一種思路。
作為國內目前唯一購買A380的航空公司,南航能否充分發揮A380的性能就成為關注的焦點。高端的A380對國內旅客具有吸引力。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南航最好的策略是選擇北京為基地,將A380投入國際遠程航線的較好時間段,爭取上座率。同時這樣也不會和國航形成正面競爭,以歐洲航線為例,國航和南航的交叉航線并不多,國航在直飛歐洲航空樞紐城市法蘭克福的航線上具有很大優勢,而南航則可以在飛往巴黎、倫敦航線上下功夫。
但中信證券航空業研究員馬曉立提醒,南航在國際返程航線上有可能面臨挑戰,因為南航在國外需要和漢莎、英航這樣的知名國際公司競爭,如何保證A380接近500個座位的上座率將是不小的考驗。
相比新加坡航空,南航購買A380對品牌效應方面考慮可能超過實際收益,這曾經對南航的股票表現形成負面影響,對此馬曉立分析,以往購買這么大的機型,資本市場會產生疑慮,但是目前航空業發展普遍看好,好的機型會受到歡迎,人們對其盈利前景會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