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互聯網上,最熱的一個詞非“曬”莫屬了。從曬工資到曬照片,從曬股票到曬心情,從曬自己到曬別人,眾多網民樂此不疲地加入到曬客一族。不遺余力地發掘自己與他人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迫不及待地拿到網上去公布、展示。還美其名曰:曬太陽。就連中國人一向忌諱公開談論的個人收入及財務問題,在網絡面前也突然一反常態,曬起沒商量。一場以暴露隱私為樂事的“暴露風潮”以不容阻擋之勢迅速席卷互聯網。2007年被打上了“曬時代”的記號。隨著人們對曬客現象爭論的逐步升級。曬客堂而皇之地走進中國人的視野。
一
“曬”源于英文“share”。原意為分享;在漢語里。“曬”引申開來又有曝光、公開之意。所謂曬客。就是一個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心情展示在網上。與他人分享的人群。這種分享,不為炫耀。不比金錢。只為展示生活,分享快樂。這種分享,更重要的是網友之間的交流,曬客之間的互動。就如同在中文里曬字的解釋:把東西放在陽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陽光下吸收光和熱。對于曬客們來講,曬也是一個認識自己。并且通過和網友們的交流,聽取意見,學習他人的過程。
去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將“YOU”(“你”、“所有互聯網內容的使用者和創造者”)評為年度人物。并且在致詞中高度評價說:“這些引領時代不斷創新的人是誰?那些經過一天的忙碌工作疲憊不堪回到家里,仍然打開電腦的人,那些觀看電影和視頻的人,那些打開博客寫下對民生的關注或分享風花雪月的人……這些充滿著能量和激情的人,不錯,就是你!”而正基于這種分享的概念,讓曬客成為繼博客、播客、換客、彩客之后的又一新興網絡名詞。
曬客的風行與中國網民的結構有很大的關系。據2007年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有1.37億網民,其中年輕網民占絕大多數。有社會學者指出,年輕一代的網民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和多樣化的需求,他們引領著互聯網“客”時代的到來,甚至影響到大眾的文化娛樂方式。以雙向互動為特征的WEB2.0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模式。而曬客的出現也只是這一重大社會變遷的一小部分。事實上。中國的曬客大部分都是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
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曬客”兩個字,就可以發現大量的曬客網站。從過去的各大網站的BBS、個人博客、MSN共享空間、網絡相冊到如今的“曬客中國”這樣的大型平臺,曬客們的“海灘浴場”可以說十分廣闊。石振勇是一名曬客,他在去年11月加入到網上曬工資一族,和大多數曬客不同的是,他不僅自己曬得不亦樂乎。還從這股風起云涌的曬風中看到了商機。2007年初,他創辦了“我要曬工資”網站。短短幾個月。就有近百萬的點擊率。他體味到了曬的好處、曬的樂趣、曬的價值,更成為了一個鐵桿曬客。
現在,曬客已成為中國網絡族群中的一個不容小覷的團體。
二
“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這是曬客們的口號。可以說,凡是可以拿出來展示的都不會被曬客們放過。大到居住的城市,生活的環境,小到自己的衣著飾物,家里的花鳥魚蟲,無一不能成為曬的內容。有工作的可以曬工資,當學生的可以曬成績,收藏家可以曬寶貝。愛做飯的可以曬廚藝……“看。這就是我的馬桶、我的電腦、我陽臺上的百里香、我搖籃里的小寶寶……什么?想看寶寶他媽?老兄你難道不知道嗎,現在出來曬的,都是丑女人……”
通常情況下,女曬客們喜歡曬衣服、曬手飾、曬老公、曬孩子、曬情感:男曬客們則更鐘情于曬工資單子、曬家庭理財、曬股票基金。由于所曬內容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曬客通過堅持不懈地曬。還培養出了一大批看客。就是專門在網上看別人曬東西的人,或分享經驗、或獲得新知,在看別人盤點生活的時候也對比自己。
曬衣
廣州女孩小玲是一名資深曬客。她喜愛服裝設計并從事美術工作。在網上,她最喜歡曬的就是自己的服飾。每到周末。她都要把自己設計或是從商場淘出的各種寶貝服飾進行不同風格的搭配,然后給它們拍照。再把照片以及每件服裝、配飾的價格、購買地點、搭配原因等細節,張貼到自己的網絡相冊中。這些照片在網絡上廣泛轉載,她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愛美的女孩,交流購物心得和打折信息。
曬臉
今天,曬臉成了一種時尚。披掛好自己的百般心愛之物,對著鏡子舉起相機。然后像第一次約會那樣心懷忐忑地上傳圖片。在網友面前玩一把真人出演的“新品發布”。這是如今許多時尚青年熱衷的把戲。
曬創意
有些曬客將自己創作的作品放在網上“曬”。例如網絡組合“后舍男孩”。用一種默唱的方式翻錄歌曲。極盡搞笑之能事。因此得到不少網發的喜愛。有的人則利用技術特長,用PHOTOSHOP編輯一些特殊圖片貼在網上。像在網上風靡一時的“小胖”的各種圖片。
曬工資
提起曬客。就不得不提曬工資。可以說。曬客在中國的興起。源于一張在網上公布的工資單。這得從知名電視人、北大副教授阿憶說起。去年9月份。阿憶將自己每月的固定收入。包括固定工資、副教授津貼、補助等一一曬出來。算出每個月能從學校賺到4786元;但是。算一算每個月的支出款項,結論是“靠學校那點工資很難生存和安心教學”,不得已要到處打工——兼職電視欄目策劃和電視雜志編輯。有了不菲的打工收入,他才敢在中關村附近購置總價“300萬差1萬”的住房。阿憶這空前的一“曬”,讓工資條這種很難在同事或朋友之間交流的個人隱私在網絡上見了陽光。阿憶的初衷,就是為了證明“北大教授很富”其實是浪得虛名。自己不辭辛苦在各大電視臺擔任主持人策劃人。不過是為了彌補房貸、子女教育等巨大赤字。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曬竟曬出了連鎖反應(這篇文章一周內引來近85萬次的瘋狂點擊和超過4000條評論)——自他之后,不斷有人將自己的工資條和支出條匿名公布在網上。人們不再偷偷摸摸一個人數錢了,而是把工資條、年終獎、稅金一一展現在網上讓大伙幫著數。成千上萬的中國網民在各大網站公布自己的工資、獎金收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曬自己的工資條,搜狐網站靈機一動。將各種工資條匯集在一起做成專題,形成了一個“史上最全的各行各業工資條”的論壇帖子,成功地吸引來超過十萬的點擊率。曬工資因此在網上風靡一時。
如今,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曬工資”,便可以看到近150萬個相關網頁。甚至在曬工資的網站上。還分城市和地區,讓曬客選擇合適的地點透露收入。曬工資的網友分為炫耀型、抱怨型和探聽型。他們除了曬自己的,還曬別人的,張藝謀、姚明等名人的工資也被拿出來曬過。在一些曬工資的網上論壇,發布者不僅主動公布行業、職業、區域、從業年限,還把基本工資、職務補貼、工資津貼、獎金、通訊補貼、保險金、扣稅等一一羅列,最終還注明實發金額,有的甚至將工資條的照片發到網上,以表明信息的真實性。由于地區差異、行業差距而帶來的年工資獎金收入差異引發網絡大爭論,有網友感嘆心情難以平靜。
曬股票、基金
從曬工資到曬股票,這期間只有很短時間的過渡。如果把工資當成“死”收入的話,“活”收入就是投資股票等所收獲的利潤。有的曬客是股市上的高手,他們每天曬自己買賣股票的詳細記錄。“過年了,我也曬曬我的股票,狗年大概盈利15%。各位朋友也來曬曬,算是對狗年的總結吧。”一名網友在網易論壇上發起了號召,結果響應者眾多,大家紛紛跟帖探討起自己手中的股票倉位。也有不少股民狗年踏空的。在網上“哭訴”后準備豬年再戰。除了這些老股民們曬個不停。一些股市上的新手也將自己的買賣記錄一一在網上列出。一個股市菜鳥在網上這樣寫道:我去年投資過的股票有:浙大網新,收益率10%;南風化工。收益率7%;中恒集團,收益率5%……大家幫我看看這樣的股票組合是否合理。他不怕被人嘲笑的勇氣來自于尋找投資高手指點迷津,就算被說幾句也無所謂。還有一些“基民”按捺不住跳出來曬基金,并比較各只基金的投資回報,你來我往很是熱鬧。“大伙兒看看我養的雞,給點意見吧。”“嘉實300盈利50%,富國天益30%。廣發小盤10%,華安宏利10%,嘿嘿,還是不錯的。持雞過年啦。”“我準備節后補倉,也祝愿大家手上的小雞像肥豬一樣碩大。”網友們一邊曬一邊互相討教經驗。
曬賬單
曬收入感到不過癮,曬客們又開始曬支出。一張張公布于眾的賬單讓人們感到了生活的壓力——“悲慘的北京IT員工生存賬單”、“交女朋友之前得準備多少錢”、“我的大學生兒子是用金子堆出來的”、“拿錢‘砸’出來的盛大婚禮”、“兩室一廳80平米二手房裝修全攻略”等帖子,基本上可以概括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連亮出家底的“家庭資產負債表”也出現了。
在一大幫曬賬單的網友中,“自由的魚”絕對不是花銷最多的一個,但是他夠典型——單身、獨居,尤其是堅持每天使用理財軟件記賬,非常有“專業精神”,“自由的魚”說曬出賬單之后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號稱“第一摳人”的帖子,一個月的開支真的省到讓人瞠目結舌。看過之后。“自由的魚”非常汗顏,他說對比一下自己太不注意節約了。一位名叫“第五元素”的網友將自己的月支出詳細列表發于網絡上,讓網友幫助他改進自己的財務狀況。他這樣寫道:“我結婚三個月,每個月都出現財政赤字,上個月的虧損額為2610元。如何有效壓縮開支,保持收支平衡?請高手不吝賜教。”此帖受到了不少女性朋友的關注,許多女性網友在其后的跟帖中紛紛以自身的理財方案為例。向其支招。“第五元素”說,通過曬自己的理財狀況。了解到不少理財妙招。獲益匪淺。
曬過節費
在天涯網論壇上有一個帖子引來了網民的熱烈回應——“算一算花多少錢過年?”這個帖子后跟了無數的回帖。從跟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網民在春節7天長假期間的開支在6000元至10000元左右。一名叫“木湖”的網民感慨道:“這兩天錢花得跟水淌似的,心里嗷嗷地疼啊。”曬過節費,讓人們看到了鋪張浪費與陋習的可怕。
曬紅包
2007年中國春節剛過,網絡上又興起了曬紅包。家長和孩子紛紛曬出紅包金額,一些孩子紅包過萬,于是,曬客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留給社會學家思索:如何引導這些“小富翁”使用壓歲錢?
曬怪癖
在怪癖被人們帶向陰暗,忍受不公正的評價時,網絡上卻出現了一群怪癖曬客。他們將身邊真實存在的,自己或者他人的諸多私密怪癖在網絡上洋洋得意地大聲傳播,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開始為怪癖翻案。
32歲的攝影師飛魚是這群怪癖曬客中的一員。他在博客里這樣描述自己的怪癖:“我喜歡吃熱的東西,尤其是很燙的湯。剛出鍋的酸辣湯,抱著盆就喝,體驗那種滾燙的湯水入口的感覺:舌頭、牙齒甚至整個口腔在那一瞬間被燙得要炸開了,無處可停的湯水急急地奔向咽喉,涌進食管,就像吞下一顆火球。順著食道滑入胃中。這個過程讓我感覺靈魂都要出竅了。不過這個習慣經常讓我的舌苔和口腔上皮粘膜脫落。”飛魚因為這個怪癖擁有了不少粉絲。在飛魚的博客里有網友這樣留言:“看了你的博客,我感到一種情緒的宣泄。”還有人通過飛魚看到了網絡那頭的自己:“你的一些怪癖我身上也有,好親切。”怪癖成為一種時髦,讓很多人始料不及。現在。如果不揭露點自己的怪癖,就顯得自己不夠個性、不夠幽默、不夠有情趣,在與朋友的關系中也不夠如魚得水。一位怪癖曬客說得好:“沒有怪癖才是最大的怪癖。”
曬黑
網絡曬客在自娛自樂的同時,直指中國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曬黑一族出現了。曬黑,顧名思義,就是將社會黑色現象公布在網絡上,以警醒其他網民或政府部門,推動問題的解決。在這場曬的風暴中,曬黑族將曬的曝光、公開這層含義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們以揭露和公開社會的黑暗和不公為目的。
曬黑族曬的內容豐富多彩。類型之一是針對權利的曬黑。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多種多樣,如作為消費者有安全權、受尊重權、監督權等,但商家漠視這些權利。它們就成了曬黑族所曬的對象。近日,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網友曬出了某飯店后廚的一組照片,照片中,這家飯店的露天后廚兩邊是一個垃圾堆,東邊是一個停車場。大廚們就在塵土飛揚中洗菜、切菜。這組照片一經曬出,馬上得到了城管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的重視。他們立即組織人員前去調查,最后這家飯店被勒令整改。此外,哪家超市服務態度不好、哪家商場不給發票、哪家銀行辦事效率低下等,曬黑族都會將它們拎出來“曬曬太陽”。
一個網友在社區網上說:“‘五一’節,我在一家大型商場里干促銷。雖然很辛苦。但是也發現了很多內幕。總算是有一筆小小的收獲!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在進商場之前,老總讓我重做了一份價格表,所有商品大概都是在我們原售價上加100%至150%。這就是我們在商場里特賣時的價格。依此類推,可見其他商家的特賣是否是真的降價了。盡管如此,我們的東西還是很受歡迎。二十天之內盈利非常大。”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網友的帖子引起了很大反響。網名為“快樂鳥”的網友感嘆:“以前。我總認為大商場里的東西,雖然貴點。但還是應該物有所值的。看了這個帖子,我都不想去逛商場了。”
社區網曬客多以自己社區周邊的一些商業設施為對象,把它們的消費陷阱和不合理之處一個個曬出來。例如,有網友寫道:“家門口那家餃子館的涼菜還是少吃為妙。我親眼看見服務員把掉地下的毛豆撿起來扔回到大盤兒里,太惡心了!”還有的業主揭發社區洗衣店服務員私穿顧客衣服等,像這樣曬消費黑幕或者陷阱的帖子人氣都很旺。通常都能引起不少同小區業主跟帖回應。
號稱中國最大的曬客門戶網站的曬客網,在曬客活動區。曬黑族不斷發帖、跟帖,登出自己所不滿的產品名稱等等,有的曬客還時不時罵上一句。26歲的濟南市民李小姐說,曬黑族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曬出來,互相提醒網民在購物消費時多留個心眼,一旦發生侵權事情大家也更容易聚集起來,這更有利于維護公民的權益,是個好事。
今年3月中旬,有位四川游客在互聯網上發出《如此讓人惡心的三亞》一文,講述了他家5口人春節期間在天涯海角風景區所遭遇到的無禮對待。此事引起三亞市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指示成立專門小組迅速開展調查。有關l領導人還給徐先生打電話致歉,并向徐先生一家發出了重游三亞的邀請。
隨著餐飲、商場等這些場所的發票問題日漸成為消費者關心的熱點。于是就有網友在曬消費陷阱時把不給消費者開發票的商家列出黑名單,號召大家都不要去這些無良商家消費,既提醒了消費者,又讓不誠信的商家在賺取了蠅頭小利的同時失掉了消費者的信任。
類型之二是針對權力的曬黑。如最近網絡上流傳的兩個帖子就是這種類型的。一個帖子是某中小學舉行運動會,當時氣溫很低,參加開幕式表演孩子穿著單薄的演出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上面的領導人仍然無動于衷,不急不慢地一個接一個地發表演講。另一個帖子是某地方文化旅游節的開幕式。當天下起了雨。參加開幕式的小學生因不能遮擋住后面領導人的視線,被禁止打雨傘,在大雨中淋得全身濕透。這兩個帖子都配有照片,將官本位、權力至上的“官念”赤裸裸地曬了出來。
最近在網上點擊率極高的“孕婦怒曬不讓座者”的帖子則是第三種類型的曬黑——針對社會公德的曬黑。像任意插隊、隨手亂扔垃圾、公共場所吸煙等現象都是這一類曬黑族曬的對象。
有關專家認為。現代社會網絡作為傳播社會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其自由性給了網民一個重要的表達渠道。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理所當然成為了網民熱曬對象。曬客一族關注點的變化也自然折射出了國人的生活變遷。
三
曬客群體的出現。代表了當下青年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山東大學傳播學研究所所長馮煒說,曬客的出現是人們借助網絡手段,完成傳統人際交往中的信息溝通的需求。在媒介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局限的。甚至出現左鄰右舍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隨著社會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成為許多人非常關心的話題,但人們卻找不到能夠談論這些話題的朋友。這種信息溝通的需要使得人們借助網絡進行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實現自娛自樂、娛人耳目以及自我滿足的功效。并通過這些信息給自己找到一個相對準確的社會定位。網絡的匿名方式為曬客們隨心所欲曬東西搭建了一個平臺。
目前,各色曬客擁有各自不同的心態,有的是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在別人的面前,在滿足別人好奇心的同時,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的是通過曬這種方式,增加與他人的了解,釋放自我壓力;還有的是為了開闊眼界或者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成功者作曬客,炫耀的是自己的掙錢速度,以此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弱勢群體和低收入者作曬客,為是從中找到“盟友”,獲得同情、理解;而一些遇到難題的朋友成為曬客,則是為了得到大家善意的幫助。曬黑族熱衷曬黑體現了他們希望以公民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發展進程中,參與法制文明建設,推動社會進步的愿望。安徽省社科院社會學家王開玉說,曬黑不僅曬出了社會的黑暗和不公,更曬出了一個群體公民意識、公民權利的覺醒。
通過曬,曬客們不僅可以曬出贊許,曬出滿足。更能曬出認同感;曬客們會找到與自己有共同嗜好、共同信條以及共同審美情趣的伙伴。最喜歡曬自己照片的網友小劉說,由于自己是比較自戀的人,但在現實生活中性格卻很內向,“曬客這個東西既能滿足我的自戀心理,又可以分享別人的秘密和感受。所以我很喜歡這種方式。”
喜歡曬衣飾的女孩王麗說,從東京帶回來的限量版仔褲雖然不能給每人穿一遍,但總可以讓大家過過眼癮。潮流最有意思的是。它永遠在向前走,而你們,則要跟著我的照片走。
張軍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對曬的理解更特別。“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他說。人在生活中要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要瞻前顧后,心理壓力特別大。所以回到家做個曬客,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展示一下喜歡的東西,多么緩解心情啊。哪怕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上網曬曬,就當自嘲,博取聲援也是不錯的啊。
博客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方東興說:“通過虛擬世界展現了很多現實世界傳統的傳播方式所展現不出來的方式,包括木子美、芙蓉姐姐、曬工資。我覺得性質都比較類似,原來這都是比較邊緣、比較另類的。”
有人分析說,人們熱衷于在網上曬工資。是某種被社會禁忌壓抑的窺私本能和暴露癖好,在互聯網這個匿名空間和陌生社會的集體爆發。在現實中。人們在收入的討論上,只能停留于一種心照不宣的虛偽客套層次。而互聯網為人們找到了出口——收入高的人在驚訝和追捧中獲得滿足,收入低的人在同情和痛斥不公的帖子中得到精神安慰。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人的收入狀況……曬工資暴露出的收入差距拉大的現實直接導致了人們的自我焦慮,并以惡搞方式進行集體自嘲。最后,曬工資成為對分配不公表示不滿的一種方式,在向許多不敢曬工資的群體叫板。
有社會學者認為:無論是曬工資、還是曬理財產品。看的人都不必太當真,更不用對號入座。應抱著平和的心態,把這些當成生活的調味劑。人們可以把其中的信息進行篩選,選擇其中有利的為己所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別讓大家各說各話,各曬各的工資條。曬蔫了精神、曬暴了皮,曬傷了臉更曬傷了心,曬了半天。最后自行得出命苦點兒抱怨社會的錯誤觀念。”閑來無事實上網曬工資的同時,也應該曬一曬自己的能力!
此外。大量看客的存在也是曬客日益紅火的原因之一。曬客培養了一大批看客。看客臼益增多進一步點燃曬客的熱情。這種雙向互動的交流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維和大眾信息傳播模式,并在更深廣的層面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對于一些在網上曬家當的人來說。“曬”原本只是一個游戲,茶余飯后的消遣,為自己找到志同道臺的分享伙伴,抑或以此釋放心情,緩解壓力;而看客們,出于人類偷窺的本能,看到家當帖也絕不放過,幾乎都會進去看看。在分享別人的生活時,自己也能獲得新知,分享到新的經驗。
四
“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網絡名言道出了互聯網的特征。在“身份喪失”情況下。曬客行為是否超過道德的界限甚至違法。這個問題引起人們的爭論。
對于眼下興起的曬客潮,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政法系社會學教授李印表示,曬客的出現是人們對社會參與度提高的表現,人們在這里找到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實現自我價值,有一定積極意義。但網民要注意甄別是純粹分享還是發布廣告或欺騙信息。以防上當受騙或出現盲從心理,影響自身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一方面曬客娛樂大眾、釋放自我、互動交流,值得支持。另一方面曬風興盛,會導致侵犯他人隱私權等不道德甚至不法行為泛濫。
網友小土豆說,網絡曬客不能什么都曬。有些涉及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的信息就不應在網絡上隨意發布。就拿曬工資來說,如果從個人角度來說并無大礙,但從企業角度來說,薪酬是企業的商業秘密。直接關系到企業在行業內的人才競爭力。若公開的工資單泄露了所在的企業的秘密,員工將面臨被追究責任的處境。據調查,超過90%的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如果員工對外公開自己薪酬水平的同時泄露了公司信息,企業將對員工進行懲罰。
湖南惟楚律師事務所昊律師認為。網友們發布各種各樣的信息,展現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抒發個人情感,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對人性的一種釋放。而且。許多曬客都具有分享的精神,網絡恰是一個平臺。鼓勵大家去思考、去實踐,也體現了除主流以外多元的一面。在曬客、看客間不斷互動的過程中,對包括社會心理、社會公共道德等多方面的社會整合都有積極意義。網絡社會是真實社會的一種延伸。網上發布信息也非絕對安全。當信息發布以后有可能出現被惡搞、被不當利用等結果,因此,個人在發布前也要有心理準備去承擔這些不可預知的后果,避免在經濟、感情等方面遭到侵犯,和損失。與此同時,看客們也要理智,對所曬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而非盲目地相信或跟從。
工商銀行的李先生說,曬股票、理財產品等行為,對于一些想借鑒別人理財經驗的人來說。不失為一種方法。但是對于別人所曬出的種種信息。還是應當仔細分析,注意防范風險。雖然某些曬客會很負責任地曬出自己的觀點或建議,部分曬信息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但網民應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網絡信息都可靠。網民應當多幾分懷疑精神,對曬客信息進行篩選,不可偏信而盲目投資。
針對網上曬女友、男友的行為。不少人表示反對。一名網友還在網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公由于在家飽受老婆的欺凌,洗澡水濺到外面不及時清理要罰款,穿白襪子在家里走。襪子上有一點臟也要罰款……老公便采取了報復手段。他每天半夜起床。把老婆的照片處理成兔女郎或母老虎的造型貼到網上泄憤。沒想到照片被老婆的下屬看到了。搞得老婆在單位沒臉見人。更倒霉的是。終于有一天。老公在網上貼照片時被老婆逮了個現行。于是老婆鬧著要離婚。還有一位準媽媽。興沖沖地將自己的孕婦寫真放到網上曬,結果被無良網民將她的照片拿去用作它途,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
還有一部分人擔心,由于網絡缺乏言論監督。人們在曬黑的時候言辭難免有所偏頗。將事實片面夸大或者以偏概全。這樣不但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實際情況,反而會使矛盾激化,不利于社會和諧。
有專家和消費者對曬消費陷阱行動表示了冷靜看待的態度。專家提醒消費者,網絡上的許多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也許有的人會在網上用這樣的方法來詆毀競爭對手;也許有的人根本就是在搞惡作劇;也許就是商家偶爾的一次失誤和疏忽。應當對曬客們揭發的消費陷阱和黑幕保持冷靜和客觀的態度。曬客們要對自己發布的信息負責。消費者也要懂得保護自己。謹防被人利用。
一些人士則對曬黑族目前的做法表示擔憂,認為曬黑最后容易演變成一場憤怒情緒的集體宣泄。這不利于問題的解決。相反只會激化矛盾。濟南一家網站的“曬客論壇”網管張士貴對記者說:某些網民曬黑時心情激憤,在這樣的惜勢下,就容易出現無中生有、張冠李戴、以偏概全或片面擴大事實的情況。此時。一旦又喚起了有相同遭遇的網民的跟帖支持,最后,曬黑就很可能變成一場肆無忌憚的聲討。容易含沙射影中傷他人。濟南市民李小姐說:“如果一個討論話題最后變成了謾罵。比如。原先不開發票的只是少數一些商家,到最后全成了不開發票的了,自己也就不知道哪些爆料是真實的,也就無從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了。而且這時候曬黑變成了發牢騷,就沒意思了,還有可能惹官司。”王忠武、張士貴、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青鋒等相關專家認為。為了避免“曬黑”由抱團維權變成集體宣泄,前提是要“秉承一個原則、堅守兩條底線”。即事實原則和道德底線、法律底線。
盡管網絡名譽侵權事件日益增多,但很少有人將之訴諸法律。也許是難以劃清言論自由與侵權之間的界限,也許是基于網絡侵權尚無明確界定的原因。一面是網民維權意識不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網絡侵權聽之任之,無可奈何;一面是部分網民無所顧忌,肆無忌憚地侵犯他人隱私權、名譽權等權利。一位建筑公司的負責人日前成為網絡曬客的攻擊對象。一天,他突然接到各種各樣建材供應商的電話,其中小到釘子、沙子。大到鋼筋、水泥。國內各個地區從事建材供應的銷售人員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撥打他的手機,這令這位建筑公司負責人覺得非常奇怪。原來他的聯系方式被曬到了網上。對此。他非常氣憤。在曬帖后面留言,希望曬客們終止對他隱私的泄露,否則他將對泄密者提起法律訴訟。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郝麥收教授表示。這種曬行為是人們對社會參與度提高的具體表現,公民參與意識的提高有助于滿足“自我實現”者的最高需求。但要求網友要對自己的話負責。最好網站設有監督和懲戒機制,對不實信息進行過濾和懲戒。一位法律界人士也提醒網民,如果發現自己的肖像權或者名譽權在網上被侵犯,當事人可以立即搜集證據,比如用保留網頁截圖、查找用戶IP地址等方式來維權。雖然網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語權和表達自由權。但是卻不能因此去侵犯別人的權利。
最近。成都一名男子因為在網上誣蔑他人是黑社會、小偷、騙子、性變態,被法院認定網絡名譽侵權成立。判決這名男子向被侵害方支付1元精神損失費和600元公證費。
從前。人們在互聯網面前總是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將互聯網視為泄露秘密的洪水猛獸。現在,人們已經能夠主動地將自己的一些隱私公布在網上,并通過曬的形式尋求一種披露、一種發泄。曬客的出現改變了一些人對于網絡的態度。雖然現在“曬”的內容真實性有待于推敲,但是從宏觀上看,作為現代社會網絡的一個重要渠道。曬客們起到了傳播社會信息。發掘社會新聞。引發社會思索等積極作用。
曬是一種新的力量,它還在聚集和成長中,雖然是星星之火,卻不容忽視。很難估量它僅僅是一種流行,還是將更長久地存在下來,但顯然,它現在的力量就足以讓人驚嘆。事實上。互聯網革命正以其“一網打盡”的全面技術優勢改變著全球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政治運作、軍事方略、經濟活動以及日常生活模式。
曬客熱了,是件好事,多了一個公開交流的平臺,多了一個打假揭黑的陣地;但曬過頭了,被“曬干”的便不僅僅是私人丑聞、企業惡行以及社會頹像,被曬黑的也便不僅僅是曬黑者所曬的對象了。網絡原本就是五彩繽紛的大舞臺,曬客之后一定還會有這“客”那“客”不斷問世,這是時代前行的足音,沒人能夠阻擋。還是讓我們認識它。接受它,關注它。
責編: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