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畫如交友
交友有諍友,有畏友,有損友,有摯友。摯友是知己,畏友如師長,諍友如對手,損友如奸臣。畫以人顯,也以人晦。畫家如果有太多傾向不同的人表示非議,其畫就要回避。收藏口碑差的畫家作品,如同窩藏了人人唾棄的奸臣。
先買你喜愛的畫
看畫如看風水,第一印象特別重要。客廳或書房掛一幅你并不喜愛的畫,同娶一個你并不喜愛的女子供在家中有何區別?你喜愛的畫是你藝術見識與趣味的招牌,也是行家提升你趣味的依據。
收藏人見人愛的畫
人見人愛的畫如同大眾情人,會陪伴眾人一生。這種情感與日俱增,如同刻在樹干上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彰顯,眾人不會容忍它貶值。
研究每個時期的代表作
每個時期的代表作都會不斷被人提起,它們是美術史繞不開的對象。代表作可分為兩類,一是好畫,如同古代的神品;一是有意義的畫,不是在藝術上標新立異,就是在主題或題材上別出心裁,往往會引起爭議,當然有爭議和被抨擊的畫不能等同有意義的畫。
追求有開創性畫家的代表作
寧吃鮮桃一個,不吃爛桃一筐。收藏一件代表作,勝過收藏一堆同類型而稍遜一籌的作品。杰出的代表作在視覺上能感染一個時代,在精神上能穿透一個時代。
重視眾說紛紜的畫
批評界廣泛關注而評價不盡一致或大不相同的作品,很可能是藝術傾向變化的標志。
留意獨特的畫
作品技藝如同被乘數,獨特如同乘數,乘數越大,作品的價值越大。獨特不等于做秀,不等于故弄玄虛或胡作非為。它的魅力在于手法盡管異常,畫出的卻是眾人的情結。
關注有著錄的畫
一件作品在多家美術專業雜志發表,必有不同凡響之處。如果作者尚不知名,趕緊收入囊中;如果作者較有名氣,則可能是買版面的市場行為。
辨析名家名作
名家是浮在面上的人物,其畫有眾多專家評論,有眾多展覽展示,有眾多傳媒宣傳,有眾多美術館陳列,有眾多人士高價收藏。真正的名家是靠作品成名而不是靠身外名分弄得有名的人物。有權有勢有各種頭銜的畫家,一旦失權失勢,藝術地位和市場價格會直線下跌。
質疑評論單一的畫
獨家評介的作品,不大可能傳世,除非作者過于低調,過于貧困,過于倒霉,或者過于自以為是。
蔑視步人后塵的畫
當代藝術的品格在于我行我素,在于唯我獨尊。北京和外省有些作坊式的畫室,肆意剽竊市場行情看好的當代藝術作品。這類拾人牙慧的玩意,形同掛在賓館客房的廉價行畫。
忌諱愛屋及烏
名家子弟與大師弟子的畫,大都平庸。大師如大樹,大樹底下不長草。凡是仰仗兄長和老師名氣的作品,格調先矮了一頭,如果畫得像摹本,便是雙重的俗氣。
買玉不如琢玉
名家出名前如璞,出名后如玉。如果是大藏家,買玉不如琢玉,琢玉先要尋璞。十璞九石,要的就是那塊未經雕琢的玉。尋璞之法,或遍訪畫室,或組織青年畫展,或開辦批評家與青年畫家參與的講堂磨礪人才。寒來暑往,優勝劣汰。優勝者即便離你而去,也得力于你的慧眼。百年藏畫,終將易主,但既成的過程與口碑不會改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