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1日,在中國城市論壇2007年北京峰會上,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國內首份《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并首創“中國城市品牌價值指數”,以“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這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對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品牌價值進行了系統分析。 聊城從候選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最“宜居”城市之一。這座位于山東省西部的城市何以一躍成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呢?當時參與峰會的許多專家都有所不解,但當一組組數字及一幅幅畫面展現在人們面前時,這些專家才心悅誠服。

山東聊城,中國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方方正正占地1平方公里的古城區、秀美的東昌湖、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寬闊的徒駭河構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秀美清潔是這個城市的突出特點,也是這次聊城市一躍成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這里面包含著市政管理局2000多名干部職工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
2005年5月聊城市市政管理局成立以來,就被聊城市政府賦予了神圣使命,那就是當好市民的保姆、城市的管家。聊城市市政管理局自成立之后,以扮靚水城為己任,全面加強城市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衛保潔和城市經營工作,不斷在以人為本上做文章,在精細作業上下工夫,在提升品位上動腦筋,為江北水城邁向“宜居”城市甘做鋪路石。

城市三分建設七分管理。聊城市自撤地設市以來,經過八年多的城市建設大發展,江北水城城市框架基本確立,湖河亮點初具規模,聊城市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適時提出了2007年城市工作“調整、完善、提高”的基本思路,在工作的具體安排上,要求保城市管理養護、保城市規劃、保城市續建工程,不再新開工大的城市建設項目,這是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重要的戰略調整,為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從內部來講,市政管理局成立以來,經過近三年的扎實工作,創新了機制,鍛煉了隊伍,感動了社會,樹立了形象,在思想認識、工作標準、城市管護、協調配合、機制創新、紀律作風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也為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已具備上水平的各方面良好條件。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養護,提高城市品位和檔次
市政基礎設施不能僅僅依靠建設,關鍵還要靠養護。市政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最基礎的工作之一,道路平、路燈亮、排水暢,這是廣大市民群眾生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為此,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實施了許多養護措施,一是實施市政基礎設施調查確權工作。由于前幾年聊城市在市政基礎設施上建設管理不分家,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造成市政設施養護管理主體不清,職責不清,這是當時聊城市市政管理局落實管理養護責任、提高工作水平的主要障礙之一。他們通過普查原始資料,現場勘察驗實的手段,對市政基礎設施進行了確權:凡是屬聊城市市政管理局職責養護范圍內的,認真抓好養護管理,不屬于他們養護職責范圍的,需要調整給他們管理的,納入管理范圍,認真抓好。需要原投資主體管理養護的,提出養護管理標準,督促抓好落實。二是在繼續做好主次干道、重點部位養護管理的同時,實現管理重心下移,重點抓好街巷、城郊、城鄉結合部、城市出入口等邊角部位的集中整治,特別是要對涉及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城區橋梁欄桿和橋面進行全面改造,完善安全保障措施,還廣大群眾一個平安路。市政設施在養護管理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用心、精心、細心,橫到邊,縱到沿,實現市政設施完好率100%。三是逐步推行路燈節能技術和智能化控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積極聯絡電力設備公司對聊城市路燈進行節能改造和智能化控制改造,實現互惠雙贏,提高路燈管理水平。在現有管理條件下,加大路燈巡查力度,確保路燈亮燈率達100%。四是做好城市排水和防汛工作。針對個別商戶向城區公共排水管網偷排偷倒渣水、有毒有害污水,造成管網堵塞、毒化水質、污水外溢的現象,對城區生活污水排放實行入出水口審批、水質監測,實現排水的規范化管理,確保城市排水的正常進行;加大城市防汛投入,逐步改造排水管網,提高防汛標準,確保城市安全度汛,萬無一失。

實施綠化工程,提升環境質量
城市綠化程度的高低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宜居程度。在城市綠化建設管理上面,他們全面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動員各部門、全社會的力量創建園林城市。聊城是市民的,城市的綠化工作也有市民一份,因此在全民配合之下,使聊城的城市綠化工作快速、有效地進行。聊城市市政管理局作為城市園林養護主管部門,充分履行職責,對城區內缺苗死樹進行全面普查、補植,使城區苗木滿栽率達100%;提高城區綠化帶養護管理標準,全部按照一級標準進行養護管理,使綠化養護完好率達100%;對城區重點部位園林綠化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把火車站廣場、文苑等綠地改造為亮點區域。同時對產權不清綠地、小區庭院綠化加強監管力度,提高社會綠化水平。產權不清綠地、小區庭院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難點,產權不清綠地無人管理,小區庭院綠化不足,都直接影響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開展,其中“花園式單位”“花園式小區”數量,還是創建園林城的硬性項目之一。充分發揮市城市綠化委員會的作用,聯手城市規劃部門、房地產管理部門、林業部門、行政執法部門等共同督促檢查,引起社會各階層對園林綠化工作的關注,共同做好這項工作。三是加大對廣大市民愛綠護綠教育宣傳,繼續開展好公共綠地認養活動。園林綠化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是具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內涵的重要基礎設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聊城大學等幾大機關已經認養了部分城市綠地,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過綠地認養這種互動性、參與式的集體活動,既可為國家節約有限的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經費,也可以使廣大市民群眾體會園林勞動之辛,享受園林綠化之趣,增強保護自己和他人綠化成果的意識,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見縫插綠,土不露天,以樹為主,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喬灌草配套”——按照這一思路,聊城城區綠化工作全面展開,花園式城市的建設步伐大大加快。
2007年,聊城城區公共綠化維護將全面完成城區所有主次干道、街頭綠地缺株少苗的補植工作。加大對主要干道和街頭綠化的改造,在以東昌路、湖南路、振興路、光岳路、昌潤路等地段及公共綠地內全面補植缺失的植物,換除病弱的植株。城區內幾個主要的街頭綠地,包括東板橋西南角綠地、魯化路和東昌路交叉口綠地、水利局綠地、石油公司綠地和六路口綠地,按照最佳觀賞效果,以植物造景為主,栽植大規格喬木、低矮地被植物,形成層次豐富、色彩鮮明的植物景觀。在重點地段的綠地增加園林。加快外環公路分車帶,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車帶,濟聊高速聊城段分車帶,聊城站出入口的綠化完善。形成以喬木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總量適宜、分布均勻、品種豐富、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

庭院和小區綠化將以創建“花園式單位”“花園式小區”活動為載體,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小區詳細規劃,積極實施破硬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目前聊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91平方米,新建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01%。這樣的綠化覆蓋率在國內眾多城市之中是比較高的。有了一個好的環境,市民生活才會更健康,天天在綠色之中生存,當然很“宜居”。
徹底排查清理死角垃圾,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
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垃圾處理能力能看出一個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態度。環境衛生是一個城市管理水平最直接、最重要的檢測窗口,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將城市道路清潔、廣場保潔工作做到實處。推行橫到邊、縱到底的保潔體系,城區道路實現全方位、全天候保潔,提高主次干道機械化保潔率,瞬間垃圾清掃不超過半小時,保潔優良率達100%。城市的快節奏發展,為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垃圾,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大力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做到日產日清,改造垃圾收集站點,強化生活垃圾收運管理,加強公廁建設管理,垃圾箱、果皮箱、公廁設施完好率達100%;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局屬公廁全部向市民免費開放。垃圾的回收、清理所需的費用,一大部分是出自于政府,還有一部分則是由市民上交的垃圾處理費。這是涉及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大事,也是事關公益事業長效運作的大事,必須積極妥善地運作好,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在收費工作中避免簡單粗暴,確保依法行政,文明收費,而且還避免了“跑冒滴漏”,確保不使國家收益和垃圾處理經費流失。
聊城市市政管理局為徹底排查清理死角垃圾,全面加大環衛設施投入力度,完善果皮箱、垃圾收集箱等設施,不斷提高環衛機械作業率,推行垃圾袋裝化和分類定點收集;開展城鄉結合部、道路出入口、城中村、居住小區、背街小巷等衛生死角整治活動,解決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對于看得見的垃圾聊城市大力進行了清理,而對于下水道、污水溝之類市民不易覺察的地點,聊城市市政管理局也加大了治理工作,用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局長任長河的話說,“聊城市的衛生是做給自己的,做給市民的,不僅僅是讓人看的”。
聊城市在城市垃圾處理上為自己加了分,給人留下了清潔衛生的好印象。衛生做好了,市容干凈了,市民居住也感到心情舒暢,而外地來的朋友到了聊城看到聊城的市容衛生,無不為之稱贊,有誰不喜歡居住在一個干凈、衛生的城市里呢?

打造和諧宜居聊城,我做鋪路石
以上是聊城市市政管理局成立之后三年來所做的平凡又普通的大事,也正是因為這些,才使聊城市能從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之一。聊城市市政管理局有一句口號:“打造和諧宜居聊城,我做鋪路石”。 城市管理的實質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基于這種人文管理理念,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始終堅持把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當作工作的重點、要點來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高興、滿意。
為解決外地游客和市民如廁難問題,他們加快了公廁建設步伐,在城區安裝了154塊精美的導廁牌,外地游客和居民再也不因內急而發愁尷尬。他們延長了公廁開放時間,在公廁門口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并從2007年起,局屬公廁全部向市民免費開放,公廁管理由難點成為城市管理亮點。
針對市城區道路拓寬,道路橋梁普遍窄于道路的現象,對城區9座橋梁橋頭四側設置了安全標志,粉刷醒目的反光漆,提醒過往行人安全通行。按照“產權單位自我負責,市政部門協調管理”的原則,聊城市市政管理局把19家單位的窨井管理納入城市管理督查范圍,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產權單位進行維護,對產權不明、無主的窨井,他們自己籌資維修,避免了人員傷亡事件的發生,維護了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城市管理養護是一項標準要求很高的工作,建局之初,市政管理局就提出“市政設施完好率、環衛全天候保潔率、園林苗木滿栽率、廣告牌匾清潔率達到四個100%”的要求,工作中始終把“精、深、細、實”的原則貫徹于城市管理的全過程和每個環節,處處體現精細作業的要求。

針對城區市政基礎設施薄弱現狀,對全城區排水井口全面進行翻建改造,做到了安全、平整、美觀;對路燈燈桿進行粉刷清潔,燈桿煥然一新;加強了每年度城市排水河渠清淤,確保城市安全萬無一失,加強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管理,城鄉面貌得到較大改觀。
加強了城市市政資產定檔管理,對東昌路、柳園路、光岳路、昌潤路等市城區燈桿進行了全面編號,實現了城區內快速準確定位,為市政維護、督查等工作奠定了基礎。
聊城市市政管理局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給聊城市提升品位,“凈、亮、美”是城市管理不斷追求的方向,而“美”更是城市管理追求的終極目標,他們在城市管理中,堅持提升城市品位和檔次,打造江北水城獨特的城市亮點。
對火車站廣場進行了全面綠化、亮化改造,綠地中增設了曲幽小徑,使人與綠地環境有了更多親近機會,建設了兩支高桿燈,夜景更加明亮舒暢,有力提升了聊城對外窗口的形象。
為營造古樓周圍古樸典雅的氛圍,專程從泰山移植來8棵泰山松,古樹伴古樓,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形成了新的景觀——“八松抱岳”。
對廢棄多年的鳳凰臺水池進行全面改造和亮化、美化,對臺面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在水池注入1600多方清水,投放了1500多尾龍鏡觀賞魚苗,與鳳凰臺原有綠化形成“綠、水”的和諧統一,昔日的環境濁地變成了今日居民休閑的風景亮點。
實施光亮工程,聊城夜景更加璀璨多姿,特別是節假日,聊城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市民在街頭流連觀賞,深深陶醉。成功舉辦了江北水城百花藝術展,滿足了社會各界群眾對藝術之美、自然之美的追求。
成功舉辦城市管理最可愛的人知識大賽、城市管理之春聯歡會,普及城市管理知識,增強了廣大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識和愛我聊城、護我聊城的主人意識。
三年時間對于聊城市市政管理局局長任長河,書記岳建國來說,時間說長則長,說短則短,城市管理永無止境。聊城市政管理局有決心,有信心,在社會各階層、廣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下,團結奮進,繼續開創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讓江北水城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花更美,為建設和諧發展的新聊城甘做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