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甲骨三千年,今朝安陽更美麗
剛進安陽的地界,記者就收到了中國移動發來的信息:“青銅甲骨三千年,今朝安陽更美麗。美麗新安陽邀您共同探尋殷商遺跡,揭秘甲骨文化,感受紅旗渠精神,體驗古都新變化!”安陽這個城市所承載的華夏古文明,通過這寥寥幾句話,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指引著我們尋找安陽的城市文化精神。

安陽市是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積淀非常豐厚。但是現在安陽在全國的影響還不是很大,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如何提高安陽在全國的知名度,并且將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變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如何通過文化產業建設樹立安陽的城市品牌形象?對此,記者日前專訪了安陽市副市長王曉然,請他就以上問題談了看法。
王市長首先談到了最近幾年安陽在文化歷史資源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績。安陽市在2005年提出了“文化興市”的戰略發展目標,相繼采取了一些措施,搞了一些大的動作,初步嘗到了一些甜頭。安陽市已經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方面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面出臺了一些重要的決策。比如說現在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大型的活動,像從199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的“殷商文化節”,到今年已經是第9屆。取得的效果比較好,在國內的影響也比較大。這個活動的成功舉辦不但提高了安陽市的知名度,同時也對城市經濟的繁榮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增加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旅游產業本身是富民產業,是富老百姓的,這樣的活動對安陽市的住宿、餐飲、交通等一系列旅游產業的帶動作用都是比較明顯的。
其次是通過“人工天河——紅旗渠大型展”在全國各大中型城市中巡展的情況來看,取得的效果非常好。主要是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中央領導人和國家各部委的領導人都去看,大學生、中小學生去的人也非常多,基本上每天都是爆滿。這說明紅旗渠精神在今天仍然能夠讓大家感動和鼓舞,仍然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和生命力。
針對現在安陽市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情況,王市長表示市政府采取了一些具體的引導性措施:
第一個方面,安陽今后應該在文化的原始力發展方面制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比如說怎樣來發掘利用開發歷史文化資源,這需要有個完整而充分的計劃。我們有這么豐富的基礎和資源,現在需要把我們在3000多年歷史沉淀的東西,結合到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去,讓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中發光發熱,在這方面我們要有一個發展的眼光,要有一個明確的愿景和規劃。針對城市文化的建設問題,最近政府要準備進行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計劃,把現有資源都分門別類,通過整合資源調理出規劃的重點。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有著獨特的歷史特性,代表著不同人在不同的思想領域的杰出成就,我們對各個方面都做了一些規劃。將來我們還要進行實質性的運作,分門別類地進行展示和推廣,這樣才能使安陽能夠精彩連臺,好戲不斷,逐步把所有的旅游、文化資源聯系起來,一段時期、一段步驟地進行運作實現,最后逐步形成一個產業鏈,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二個方面,結合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聯系我們自身的實際,在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方面做幾項有地方特色和歷史價值的文化建設項目,比如殷墟已經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在2006年申報成功的。下一步的首要任務就是怎樣把它利用起來,把殷墟所蘊含的文化、歷史、經濟價值進一步地提升和升華,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另外一項工作就是做好申報《周易》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準備工作。現在《周易》也是一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領域,是在老學科的基礎上現實利用和發展的學科。這個申報在省里已經通過了,現在主要是申報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后的目標是進入世界名錄。這是我們繼殷墟之后要做的第二項文化建設重點工作。
再一個就是要利用好安陽的地下文物資源。現在我們的地下文物都是按照國家規定進行開發,但是開發之后如何進行利用和保護,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如現在殷墟的保護已經列入國家的重點文物保護區,安陽市在殷墟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措施以及文物的利用方面是全國領先的,并且得到了文化部等相關部門的肯定和表揚。現在安陽有好多遺產是在地下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它們進行修復和保護。這些遺產能夠在將來繼續開發利用,同時也能夠成為我們國家文明史的一種見證。我們這里是青銅器的發源地,雖然現在這個發源地還有爭議,但是安陽出土的青銅器種類、年代以及工藝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比如說在殷墟王陵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現在是我們的國寶,并且也成為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安陽不但擁有令人驚嘆的古代文化資源,還擁有近代的7大人工奇跡之一——紅旗渠。紅旗渠是在新中國最困難的時期耗費了十年時間建成的一座人工水利工程。這個工程主要作用是解決水源的問題。現在看來它不僅起到了補充水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一種艱苦奮斗、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不但在現在,而且在我們小康社會建成之后仍然有它的現實作用和影響力。紅旗渠現在從我們的文化價值、旅游價值,包括現有的農業生產、人民群眾吃水用水方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說安陽的古文化、近現代文化都是非常豐厚的,現在需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我們的歷史文化資源變成我們的經濟優勢、旅游資源和城市名片。

另外需要說的是最近正在加緊建設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最初的創意是以甲骨文片為基礎建一個博物館,加以保護、收藏、展覽。后來這個創意得到了省里領導的重視,最后又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由最初的安陽市文字博物館到河南省博物館,到現在國務院剛剛批復下來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說明國家對這個項目是非常支持的,初步敲定的投資應該是在4個多億。現在基礎工作已經基本準備就緒。這個館建起來之后,在文字博物館這方面將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同時也將成為安陽的另一張城市名片。
王市長最后說道:“我的設想是要把安陽市的文化區域都連起來,這個想法最近已經提交到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市里準備搞一個單軌輕軌列車,把殷墟王陵、文字博物館、黨政綜合樓以及圖書館、博物館連起來,每個地方都是一站,從一個站上去,就能把所有的景區都看了。這樣既成為城市建設的基礎工程,又能夠充分發揮安陽市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這個建成后再逐步把包括紅旗渠、大峽谷和羑里城等人工的和自然的景點也都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開展紅旗渠山中游和自然風光游。我們還準備發展全國各地到安陽的鐵路線路,可以把安陽的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融合起來,進行打包式推廣,形成一個產業鏈。重要的是我們要有100年以上的眼光,要看到100年以后的情況。這樣的運作要一步一個腳印,以戰略的眼光科學發展,以腳踏實地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一步步完成,我對安陽的將來是非常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