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燃油稅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發出數次,一次次“擇機”出臺實施,又一次次被擱淺。公眾已對“燃油稅問題”產生了視覺疲勞,而汽車生產企業也在舉棋不定的燃油稅改革中尋找各自的應對策略。百姓更是期盼燃油的開征不要是個迷。
日前,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史耀斌在天津舉行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也給資源和環境帶來沉重壓力。目前財政部正考慮出臺系列稅收政策,促進節能和環保型汽車發展。
幾乎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地稅司副巡視員曹聰在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也表示,我國今后要開征燃油稅,替代養路費。按照有關方案的設計,對汽油、柴油開征燃油稅之后,養路費、客運附加費等多項行政收費將同時停收。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秘書長饒達“十一”前夕也突然聲稱,“燃油稅出臺時機已經具備,只是出臺早晚的問題。現階段的準備條件足夠具備燃油稅開征。燃油稅作為本屆政府任期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肯定會在明年3月份實施。”
然而,關于燃油稅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發出數次,一次次“擇機”出臺實施,又一次次被擱淺。公眾已對“燃油稅問題”產生了視覺疲勞,而汽車生產企業也在舉棋不定的燃油稅改革中尋找各自的應對策略。國慶黃金周前后,以華泰汽車、長豐獵豹、長城等為首的國內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大眾、豐田等在華國際汽車巨頭都不約而同地宣布以柴油動力為發展核心的研發計劃。作為百姓只是期盼燃油的開征不要是個迷。
眾車企轉攻柴油車
國內市場上也不乏技術領先的柴油車產品。在柴油車研發方面早有作為的華泰汽車不僅推出了華泰特拉卡、圣達菲等節能新車型,在柴油發動機方面更是大有作為。
據華泰汽車總部公布的信息,華泰汽車與意大利VM公司合作開發的轎車用柴油發動機技術成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這些清潔型柴油發動機采用國際領先的高壓共軌電控直噴技術,可實現一個循環多次噴射,提高噴油時間至1-2/1000秒,燃油霧化和供油量控制更加精準,減少油耗,排放率先達到歐洲IV標準。
華泰汽車集團在所生產的華泰特拉卡和圣達菲系列部分車型上搭載了國際領先技術的CRDi柴油發動機,通過獨立控制燃油、壓力、噴油量及噴油時間,不但實現了動力的平穩輸出,而且節能省油,百公里油耗僅6升,比同等排量的汽油車省油30%-40%,而且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氫化合物和其它有害氣體較同排量汽油車減少了45%,達到接近歐IV排放標準。除此之外,華泰汽車集團還投巨資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建起清潔型乘用車柴油發動機生產線,計劃首期年產30萬臺,到2012年實現全部100萬臺產能。這些發動機采用新一代CRDi技術,可以搭載在1.5L-2.8L乘用車上。除供應華泰汽車自主車型外,還將搭載在國內外汽車廠商生產的各款柴油轎車上。
據預測,2012年國內乘用車產量將達到1000萬輛,如果華泰汽車100萬臺柴油發動機全部搭載在國內生產的乘用車上,將能節省汽車用油10.1%,減少石油進口11.3%,對緩解能源緊張、減少環境污染都有非常顯著的貢獻。
一向在國內市場主推汽油車的國際車企近來也頻頻轉向柴油車。在剛剛落幕的成都車展上,大眾汽車高層人士表示,未來將引進清潔柴油車和旅行款車型,初期以進口車方式銷售“試水”。
根據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動力總成計劃,到2012年大眾汽車在國內銷售車型的總體油耗將降低20%左右,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導入清潔柴油車。據了解,目前該計劃正在做市場調研。
專家認為,當前費稅改革舉棋不定,而真正實行燃油稅后,車主的使用成本到底是升,還是降,更是不能定。在眾多不確定的汽車消費因素下,汽車生產企業只有拿出真正節能環保的產品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取得市場先機。就汽車產品而言,發動機是其最核心部件。采用高壓共軌和渦輪增壓等先進技術的新型柴油發動機,不但節能減耗,而且降低二氧化碳、氮氫化合物和其它有害氣體排放。
在持續走“柴油化”道路上,華泰汽車可以說首當其沖,一直走在國內眾多汽車生產企業前面。早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華泰汽車高層就表示:“華泰汽車認為柴油車是當今中國實現節能環保目標最現實和最有效的途徑。華泰汽車將進一步研發和量產達到歐Ⅳ排放標準的先進柴油發動機,并根據國內的能源狀況和市場需求,分階段地推出節能環保新車型。”
消費者期盼開征燃油稅能透明
至于,燃油稅的推廣將使車輛的使用成本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其好處不一而足。對汽車消費者而言,只希望燃油稅開征能夠透明,以便內心有所應對的準備。
首先,汽車的消費將更趨經濟和理性,小排量、低油耗、使用頻率低的車主所付出的燃油稅將低于固定支付的養路費。低油耗車型將揚眉吐氣,同時,又會使節油良習蔚然成風。其次,鑒于目前中國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低而石油需求增長旺盛,燃油稅無疑有助于降低社會能耗,減少對空氣環境的污染,最終避免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再者,面對燃油稅開征后部分車型使用成本的提高,一些開車族很可能在權衡利弊后選擇不開車而改乘公交車,將能極大改善城市整體交通狀況。
而對于現有汽車市場競爭格局來說,燃油稅的出臺也將產生深刻影響。專家指出,燃油稅是繼取消“限小”之后國家在引導節能車型消費方面的又一重要措施。再說,由于燃油稅對高油耗汽車征收更高額的稅費,因此,消費者在購車時將更傾向于節能車型。
面對燃油稅所帶來的消費趨勢的改變,國內各車企為搶占市場先機已做出應對舉策。業內公認,柴油車技術成熟,是目前最現實可行的汽車替代能源。事實上,柴油車在國外市場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物。2005年,歐美國家的100%重型車和90%輕型車已經全部采用柴油動力,柴油轎車占歐洲轎車年產量的32%,在法國、西班牙等國更高達50%以上。
對汽車消費者而言,開征燃油稅并無異議。一個有車族朋友說:“按照《公路法》的相關規定,其實燃油稅早就應該開征。因此,作為一位想邁入有車族的公民來說,并不爭議它應否開征的問題,而是關心何時開征,提前多少時間預告和開征的標準多少。”
燃油稅的開征涉及廣大有車族和即將跨入有車族的公民的利益。首先,對于有車族來說,燃油稅的開征涉及養路費交納多少的問題,如果燃油稅明年3月開征,那么他們交納養路費就只交到明年3月而不會交全年,因為即使今后會退還多交的養路費,那也會相當費時費力;而對于即將跨入有車族的公民來說,他們就會選擇購車時機,在一個適當時候購車而不用再交養路費或者多交養路費。?因此,燃油稅“不排除突然加征的可能”,這對于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噩夢。就像今年5月30日的印花稅突然征收,股市應聲而跌,對于印花稅是否應當開征,我們暫不作評價,但沒有事先公開,沒有經過充分醞釀和公開聽證等正當程序,突然下一劑猛藥,引發了公眾對于建設透明政府的猜疑,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所以,眾多有車族或既將的有車族希望,燃油稅的開征的時間和標準,現在就應當舉行相關利益者參加的立法聽證,而不是由政府部門關門討論,時不時某個政府官員透露出一些信息,弄得神神秘秘,讓公眾滿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