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鏘、王建軍、李善友。誰都不承認,是事先約好,選擇離開搜狐這個中國首屈一指的門戶網站。誰也沒有想到,英雄所見略同,視頻成為了創業的共同方面,各自演繹著精彩。
有人說,搜狐給中國互聯網的貢獻最大是培養了大批的互聯網人才。陳一舟、周云帆、馮玨、古永鏘、李善友、王建軍這樣的互聯網大人物都與搜狐有關,說搜狐是培養互聯網精英的“黃埔軍校”一點也不為過。
古永鏘、王建軍、李善友。他們曾經位居搜狐副總裁,享受著百萬年薪和期權,被互聯網的后輩們無限仰視。提及他們三人對互聯網的貢獻,每個人都能成就一本互聯網發展的教科書。
誰都不承認,是事先約好,選擇離開搜狐這個中國首屈一指的門戶網站。誰也沒有想到,英雄所見略同,視頻成為了創業的共同方面,各自演繹著精彩。
古永鏘,畢業于著名的斯坦福,有著MBA的絢麗頭銜,和張朝陽一樣充滿了美國精神。在搜狐擔當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時,他曾經說過:“我們斯坦福畢業的人好像都比較喜歡創業,我們在硅谷時與許多風險投資交流,每個人都有創業的沖動。”
所以古永鏘在搜狐供職6年后的離開,是一種必然的選擇。今天古永鏘的優酷網穩坐視頻網站的頭把交椅,10月30日宣布,優酷網以合作者的身份與搜狐進行戰略合作,并推出拍客頻道。
古永鏘離開搜狐后的卓越戰績足以說明,他是一個天生的創業家。
李善友,入主搜狐時,他是以人力資源的身份。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他一到搜狐,便開始給所有的員工做“洗腦”培訓開始。雖然遭到了不少抨擊,但是多年過后,還是有很多人感激他帶來的時間管理培訓和新銳管理方式。
中歐商學院畢業的他個性鮮明,快人快語,和他的交談很難有打岔的機會。在搜狐時,他是個活躍分子,除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企業文化被他搞得有聲有色。
“我以前工作過的摩托羅拉、博士倫都是跨國大公司,包括搜狐,我做到了副總裁兼總編輯的職位。這些公司都是人家的,我現在需要創業證明自己的實力。” 李善友在離開搜狐的時候說。
隨后他的13天的融資故事已經被傳為視頻行業的神話,現在他已經擁有了一個強勢的盈利團隊,讓酷6在盈利方面脫穎而出。
和有海歸背景的網絡精英不同,在搜狐敬業工作了十年,從創立搜索引擎起家的王建軍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數學博士。思維縝密、辦事細心、好人緣,讓同事都親切的叫他“老王”,就連年長他不少的張朝陽也經常會叫他“老王”。
沉穩老成的王建軍,多年來一直到搜狐兢兢業業的工作。他的離開讓很多人都很吃驚,但是他說:“我在搜狐工作了10年,我想應該到了我自己成就事業的時候了,我認為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王建軍并沒有鋌而走險躍入視頻網站的戰場,他發揮他在搜狐積累的中小企業廣告經驗,和所有的視頻網站合作,給他們做廣告代理,幫助他們實現盈利,成為一個能夠幫助視頻網站賺錢的公司。
三人離開搜狐時,在業界多多少少都有些猜測。而今天搜狐依然,而他們也都有了自己公司,有了快速增長的財富和地位。也許他們要感謝搜狐,在搜狐的歷程,給了他們無人能及的互聯網經歷,也給了他們創業的能力和膽量。
回首互聯網的經歷,他們或多或少留下了“搜狐”的印記。在他們現在的公司,依然還有從搜狐跟隨而來的老部下,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