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食 一定要喝面湯
□楊立春
在中國的飲食傳統中,就一直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老人們在吃完撈面、水餃后,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化”有兩重含義
首先,“化”有“消化”的意思。煮淀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淀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攝氏度時,淀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湯中還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掉,也可以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其次,喝原湯還有一定的補充作用。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很豐富,但在煮食的過程中,B族維生素會流失到湯里。有報道稱,溶解在湯里的水溶性維生素可占原食物的50%,因而喝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面食在烹調過程中流失的維生素。
食物中的水溶性維生素,隨著加工、烹調很容易丟失。平時我們提倡淘米不用熱水,不過度搓洗,淘米次數也要控制在兩次以內,炒菜不宜加過多的水等原則,就是要避免水溶性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的丟失。道理與原湯化原食如出一轍。
什么樣的湯能化原食
“原食”,指的是淀粉類食物,而“原湯”,就是指煮這些食物的水。例如煮餃子、面條、餛飩、湯圓的湯,還有米湯等。還有,一定要講究是“原湯”,才能化原食。
減肥飯前喝湯,胃不好飯后喝
原湯什么時候喝最好呢?理論上,多是飯后喝,就像大家喜歡在飯后喝點粥一樣,量多少沒有嚴格限制。吃面類食物不容易產生飽腹感,所以容易越吃越多,因此肥胖者應該在飯前喝,可以使人產生一定的飽腹感,放慢吃飯的速度,不至于吃得過多。不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胃酸分泌較少,飯前喝湯會沖淡胃液,進一步影響食物的消化,所以不要在飯前喝太多的湯。
(摘自《新養生》)
調味佳品——香油
□丁海峰
香油是芝麻油的一種。傳統的小磨香油加工過程的第一道工序是炒芝麻,炒出香味來,因此,好的香油顏色深,呈紅棕色,且香味濃郁,有時還帶有一些焦、糊的香味。
香油的神奇功效
香油不僅應用于飲食,在醫療界也有廣泛的應用。由于香油中含有較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豐富維生素E,它能軟化血管、保持血管彈性、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有利于維持細胞膜完整的功能正常,維持人體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富含卵磷脂,不僅滋潤皮膚,而且祛斑,尤其是老年斑。中老年人久用香油,可預防脫發及過早白發,并且可以起到保護牙齦和口腔的作用。深受便秘之苦的人,早晚空腹喝一口香油,能潤腸通便,化解便秘之苦。
如何快速鑒別真假香油
1.顏色識別:純正小磨香油呈棕紅色,油色清亮,不渾濁,桶底沒有白色絮狀懸浮物。
2.氣味識別:取一點油于手中摩擦,純正的小磨香油有濃郁、淳厚的香味。摻假香油中有豆腥味的可能摻有豆油;有香辣味的,則摻有菜子油。
3.用水鑒別:用筷子蘸一滴香油到清水面上,純香油會呈現無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然后分散成若干個細小的油珠。摻假香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擴散。
4.冷凍識別:用冰箱將香油冷凍至零下10℃,純香油為液態,假香油會凝結。
食用香油二忌
1.香油不適合高溫烹飪。高溫烹飪會破壞香油的營養成分,使芝麻酚等揮發,香味消失。因此做涼拌菜、湯、調餡及用于風味小吃。
2.患有菌痢、急性胃腸炎、腹瀉的人不宜多食。
特別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香油時不可圖幾元錢的便宜,一定要到正規超市購買正規廠家、質檢合格的放心香油,注重香油的識別,杜絕假冒偽劣香油出現在餐桌上。
(摘自《現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