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已故陜西省黃陵縣中學老師梁彥斌曾就黃帝陵陵廟聯語作過細致考察,包含有一定的思想內容,選登于此,以供朋友們討論。
對聯是中國漢語文學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國的名勝古跡、園林建筑等都因有名聯佳作而使勝景增輝,起到了傳神人化、畫龍點睛的作用?!八拿婧綒w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笔乖狸枠侵蝿賶延^與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精神躍然于楹柱之上。杭州岳飛墳前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充分表達了人們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如視名勝古跡為一幅雄偉的立體畫的話,則其中的對聯便是其題跋之詩,點睛之筆。對聯著勝景,立見精氣神,可使景物有靈,情感升華。融物態與人心、自然與人文于一體。
軒轅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有炎黃子孫共同認同與敬仰的人文初祖?!熬次沂甲?,整修祖陵”已成為華夏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積極行動。黃帝陵經常展現出一幅“千叢古柏迎赤子,一瓣心香祭黃陵”的華人歸宗圖。人們贊賞著蒼山青翠碧水澄明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但當注視到黃陵各個景點上的楹聯對語后,都深感不盡人意。為了尊重與愛護黃帝陵廟的崇高地位與形象,保持與提高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品位,增強楹聯的藝術魅力,鄙人不揣冒昧,僅依現存楹聯所在的部位,逐一質疑辨析,以就教于專家通人與楹聯愛好者同仁。
一、軒轅廟正門的聯語為:
德澤天地 沮水長流九萬里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功昭日月 橋山高聳五千年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聯文意牽強。如視“澤”“昭”二字為動詞,則對“長流”“高聳”二詞有使動關系。而此上下聯的前四字“德澤天地”“功昭日月”與后七字必有相關詞語表達,方可通解,否則語氣無法銜接?!皹蛏礁呗枴鄙锌稍?,因其山形如橋故稱橋山。而“沮水長流”并非九萬里。據《黃陵縣志》所載:沮水亦稱縣河,發源于陜甘交界的子午嶺上的柏林莊,自西向東流入黃陵、洛川接壤的縣河口,而流入洛河,全長僅128公里。但此聯卻謬稱沮水長為九萬里,真是語無所本夸大失度呀!須知號稱世界第三大河的長江也才長6300公里啊!此聯的浪漫程度大大超過了詠嘆“白發三千丈”的詩仙李白,而須知“白也詩無敵”乃是放浪形骸、托物賦愁;此聯卻應依事頌德,事不符實,何能以情感人,以語動人?此聯就音韻平仄而淪,是黃帝陵廟中唯一大體可諧之聯,以下用“-”標平聲,“1”代仄韻。筆者依該聯文意,試擬一聯為:
橋山巍巍元祖神功貫日月
沮水洋洋華族偉業生風云
二、軒轅廟側翼兩門楹聯為:
拯民撫世虎嘯六合華夏成大統
改革開放龍賽八表神州放異彩
此聯不妥,其理有七:1 黃帝的主要功績并非“拯民撫世”,而是開辟洪荒之世,教化蒙昧之民,肇造文明,統一華夏,故被尊奉為“人文初祖”。2 “龍賽”不能對“虎嘯”,“賽”為動作,“嘯”為聲音?!霸讫堬L虎”喻君臣,“虎嘯龍吟”摹聲音,“虎踞龍盤”“龍騰虎躍”狀形勢等等,許多成語自然成對,而此聯作者卻別出心裁地生造“龍賽”一詞,強為之解讀似有“賽龍”之義,即多龍并賽之說。既非“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之典,又不合“古老中國一條龍”之時諺,未知何指?3 “六合”乃天地上下、東西南北四方之稱謂,八表即較之八方更為遐遠之地方?!傲稀薄鞍吮怼笨蓪Α!吧裰荨睉獙Α俺嗫h”“華夏”應對“禹甸”。4 “拯民撫世”為動賓結構,而“改革開放”為兩個現代漢語動詞并列組合的新名詞,二者并不對仗。5 “成大統”(或“大一統”)指完成大統一的江山或政權,是實詞意義之名詞;“放異彩”是以形象比擬的手法修飾主語之形容詞,是虛詞,故從語法、構型、詞性分析,“成大統”與“放異彩”不能對仗。6 下聯改革開放之“放”與放異彩之“放”二字重出,按對聯規矩,上聯無重出,則下聯不應有重出,此為聯家之大忌。7 依音韻辨析,此聯平仄明顯失對,尤其關鍵的第二、四字與結尾三字詰屈贅牙,平仄失對(為“平仄仄”對“仄仄仄”)。筆者擬聯:
黃帝丹心創華夏 光前裕后長春秋
赤子碧血薦軒轅 繼往開來壯山河
廟存地上無雙柏 史載天下第一陵
千秋衍胄由祖證 八方苗裔見根源
三、軒轅廟正殿對聯為:
祖功澤百世宗德潤千秋
此聯乍看似通順,實則大不然。上下兩聯雖列為二語,實則一義;一分為二,合二歸一。內容都是欲頌“祖宗功德澤潤百世千秋”,不過用此十字分作兩行,實際為同一意思。此即典型的合掌對法。對聯的基本規則要求是:上下兩聯必須平行對舉的,但在邏輯上互有聯系的事物,兩兩相對表達一種整體的意思。否則上下一義,僅置換以同義或近似詞,謂之“合掌”。此處“功”與“德”有何不同?“澤”與“潤”怎樣區分?“百世”“千秋”孰較短長?另外一個顯著的問題:此聯未能突出置于黃帝正殿作為“人文初祖”的軒轅黃帝的特有地位與功業,若將此聯移至任何一座帝王將相、名人世家的宗廟祠堂均可通用而不悖其義。且其語平淡無奇,不足式法,僅在字面上兜圈子。黃帝正殿內是一尊臨摹漢代磚刻而予以放大了的黃帝浮雕像。始祖黃帝的模樣,并非后世冠冕堂皇威嚴凜然的帝王尊容,而是一位面貌慈祥、和藹可親正在勞作的渾樸農夫形象。因此筆者撰有二聯:
勞勞始祖正教化 至親至愛
殷殷后昆皆拜謁 畢恭畢敬
另聯:
元祖廟謨留清氣,黃帝植柏仰高風
四、黃陵山上停車場下“牌樓”兩面各有一聯,其東曰:
離情悠悠鄉關千重誓將歸
別恨綿綿故園萬里終須還
與軒轅廟正殿的聯語同出一轍,此聯也有明顯的合掌之弊。將上下聯依句義排列,則為:“離情別恨,悠悠綿綿,鄉關故園,千重萬里,誓將歸,終須還?!比绱酥亟M句讀后,似乎是一闋啰嗦的“詞”語了吧?
由此聯的結句看,懷著離情別恨的客游者,僅表示了“誓將歸”“終須還”的意向,尚未真正還鄉歸故,寫來何益?如上聯表示“想回家”,下聯則應是“回到家”的心情,方有深刻涵義。按語法分析,上下聯都是現在進行時,而不是完成時,想歸而未歸,寫來敗興。此聯的音韻如上標示的平仄極不諧調,尤其結尾三字上下聯皆為“仄仄平”,讀之拗口,不合聯律。筆者試依原意,且撰一聯為:
華人念始祖 枝展五洲心依祖
黃土憶深根 葉飄萬里身歸根
五、停車場下牌樓西側對聯
清明祭祖唯望天涯同此時
佳節思親 但愿千里共嬋娟
此聯擬用清明祭祖與重陽登高(王維詩意)對舉,但難成一聯?!疤煅墓泊藭r”系唐代名相張九齡“月夜懷遠”之詩句;“千里共嬋娟”為宋代詩人蘇軾“水調歌頭”之詞語(嬋娟,女子姣好貌美,因月宮嫦娥故指月)。上下聯征引詩詞同為一“月”,故仍然合掌?!疤煅摹迸c“千里”一為實詞,一為量詞,且音韻重疊,不可對仗。“此時”為代詞,“嬋娟”為名詞,二者無對。且張蘇二人詩詞皆為月夜懷人,又與祭祖何干?清明祭祖依禮多在清晨,重陽登高依俗多于日間,此聯連用月夜詩詞,不合古今慣例良俗,又不切遠祭先祖、遙念兄弟之原義。故此聯既不切題,又屬合掌,仍然用同義異語、近義換字的方法。且上下聯“天”與“千”皆落平聲,上下聯的尾字盡為平韻,不合聯則。筆者試擬一聯:
歸心依依,掬壞黃土留追念
離情隱隱,采片柏葉寄遠思
六、黃帝陵正面對聯:
黃帝英魂壯民魂
中華國脈承龍脈
此聯文字淺平,失據,自然難對。按“黃帝”應對“赤子”,“英魂”應對“雄魄”(或毅魄)?!皣睘槊~,“英”為修飾詞,不可對。“民”與“龍”二字無對,在內容上似乎附會陰陽靈昧之說,并不可取。文字上失之牽強,音韻失之不諧。筆者且改擬一聯曰:
啟草昧而興 看十三億子孫飛騰世界
依龍柏以峙 有五千年文化翊衛神州
又聯:
古柏云濤凝秀色 崇陵風范聚靈光
七、黃帝陵正殿又一聯是:
奠華夏宏大偉業 始祖功德澤萬世
樹炎黃浩然正氣 民族精神耀千秋
此聯不妥?,F代漢語系為雙聲疊韻或兩字并列之詞句,此聯上句單起一“奠”字似有“奠定”之義,但字義不全,而“樹”字則不可單用,方合常語習慣。上聯連用“宏大偉”三字修飾事業之“業”,一義三重,頗顯冗繁。“宏大偉業”與“浩然正氣”在語法與字義上不能對仗?!昂迫弧敝叭弧睘闋顟B詞,與“宏大”難對,此聯仍為不對之聯。在音韻上上聯以“平仄仄”結,下聯以“平平平”收,變成平韻的一道湯了,缺乏音節美。筆者試擬一聯:
森森古柏 炎黃深根長毓秀
穆穆崇陵 華夏壯苗永凝春
八、黃帝陵專線道口東端有一奇聯為:
到此無人敢稱帝 回頭有誰堪論功
此聯謂黃帝功蓋古今,空前絕后。但是欲揚卻抑,適得其反。疑義頗多:1 本聯取義陳舊,思維滯后,竟然抬出了早被歷史摒棄與人們遺忘的帝王思想。2 須知黃帝并非“皇帝”,黃帝是率領我國先民開始進入文明時代的氏族部落聯盟的領袖。那時以農立國,以土為德,土德屬金,秋實金黃,故崇尚黃色,故稱黃帝,與后世君主皇帝本質不同。3 自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后,中國二千余年的歷史上,出現過五百多位封建君主皇帝,他們都共同宗奉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也正是這些歷代皇帝,或親自祭祀黃帝(如漢武帝劉徹),或親撰祭文詔遣專官代表皇帝敬祭元祖黃帝,僅史有可考者達76次,因而“到此無人敢稱帝”之說不攻自破。4 “回頭有誰堪論功”之論亦難成立。據史籍記載與黃帝廟尚存的大量碑文刻石可以印證:歷代皇帝親撰或奉詔代撰的“御制祝文”或祭文的主要內容都是向黃帝稟告其文治武功、豐功偉績,以告慰先祖。5 此聯觀點明顯違背了歷史辯證法,我們固然尊重與緬懷始祖黃帝的導路椎輪、開創肇造之功,但是后世紹承先祖,發揚光大,又創造了多少無法勝計的歷史文化輝煌功業呢?不僅代有才人,而且英雄輩出。英主名臣、文化精英、科技專家等等,不可勝數。時代在前進,歷史在發展。
筆者試擬一聯:
拜謁黃帝登此路,振興中華展宏圖
又:
數十代展枝于異域 夢回故園覺是夢
千萬里尋根至橋山 家到眼底今歸家
九、210國道暖泉溝橋頭聯語是:
橋山巍巍 翠柏千叢銘祖功
沮水蕩蕩 日月碧波譜新章
“翠柏千叢”何能銘記祖功?“日月碧波”怎樣譜寫新章?其語不通,其聯難對?!叭赵卤滩ā睙o法解讀。此聯平仄失粘,文字失對。因該聯置于橋頭之北,龍湖之東,故筆者試為一聯:
龍湖鐘靈水映翠 橋山毓秀柏溢香
十、龍湖南邊民辦的黃帝紀念館有二聯,其一為:
功同日月先帝英明垂青史
德和天地元祖精神激后人
此聯僅需改動幾字,則不失為通順可取之對聯:
功同日月元祖浩氣垂青史
德和天地黃帝精神成藍圖(“勵后人”亦可)
十一、黃帝紀念館對聯之二:
中華始祖 混沌初開制弓矢種桑麻創文字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洪荒一統共建中華古國 功昭日月垂青史
炎黃子孫發揚光大筑長城鑿運河造火藥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綿延萬代無愧炎黃后裔譽滿天地立全球
此一長聯上下各24字,凡48字,不合掌,未失粘,乃為聯家之所撰吧?我認為作為民辦的紀念館,民間文人能為此聯者,實屬難能可貴。上聯從“中華始祖”……過渡到“共建中華古國”,下聯從“炎黃子孫”過渡到“無愧炎黃后裔”,兩句前呼后應,遞進得體,重出恰當。讀長聯語型句法大抵相符,不必過分拘泥文字音韻的嚴格對仗。唯下聯“發揚光大”與上聯“渾沌初開”二詞,因在關鍵位置,并不對仗,不如改為“文明永續”為好。上聯結尾“垂千秋”與下聯結句“立全球”結入仄韻,不如改為“立寰宇”。此聯援用舊稱蠻夷二字亦似欠妥。
筆者不厭其煩地將所見黃帝陵廟各處對聯妄自辨析,只是為了拋磚引玉,引起大家討論,個人管見十分淺薄,希望得到撰聯同志與各位專家、高明人士的諒解與指正。
橋陵布衣
200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