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借助依維柯的力量復興這個品牌,依維柯也需要躍進這個品牌進入全球二三級市場?!?/p>
相比我們已經談到的幾種自主品牌發展模式,以躍進并入南京依維柯為代表的“第四條道路”似乎多少顯得不為人知,或者說不為人所接受。
從數量而言,中國的絕大多數汽車企業,都可歸入前面三種模式之中,而躍進似乎成為唯一的特例,但它顯得陌生的原因還不止于此。
其實在躍進品牌被托管給南京依維柯之前,就曾有人提出,這樣一個誕生50年、曾經位居全國輕卡第一、至今仍有數百萬用戶的“血統純正”的自主品牌,就這樣交給一個合資企業管理,畢竟不是人家的“孩子”,最后能否做好,甚至是否會被外方拋棄掉這個品牌都未可知。
但時至今日,躍進品牌的復蘇勢頭,似乎可以讓許多人打消這個疑慮。
南京依維柯銷售公司營銷部部長秦續俊告訴記者,“躍進品牌的所有權現在是上汽集團的,現在只是南京依維柯托管。我們需要借助依維柯的力量復興這個品牌,依維柯也需要躍進這個品牌進入全球二三級市場?!?/p>
4月21日,北京車展上,上汽集團主管商用車版塊的副總裁肖國普,與依維柯總裁保羅#8226;蒙菲利諾共同宣布雙方合作全面升級。
據透露今后的業務范圍將從原先的重卡、發動機產品合作,拓展到中、輕型商用車的業務領域,同時未來三年內的銷售目標提升到15萬輛。
肖國普更表示,“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將成為上汽與依維柯雙方在輕型商用車領域開展合作的新起點?!边@似乎可作為躍進品牌今后發展的一個注解。
借力“躍進”
作為與解放品牌齊名的商用車品牌,誕生于1958年的躍進品牌既是原南汽集團原始的派生地,也是“南汽”的“基礎、母體、搖籃”。

躍進不僅是中國最早的輕卡品牌,也一度是中國輕卡市場的代表。截至2006年,躍進產品累計銷量超過140萬輛,在全國共設有335個躍進專賣點和416個售后服務維修點。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巨大客戶基礎的品牌,卻在走過50年歷程后日漸衰落。
南汽集團對躍進品牌的經營越來越顯吃力,資料表明,并入南京依維柯之前的躍進汽車,長期處于盈虧邊緣。這也讓開始集中精力投入MG名爵項目的南汽集團,開始為躍進品牌考慮退路。
不得不說,在中國超過百萬輛級的輕卡市場上,躍進因為許久沒有得到技術提升,而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落后。老牌的解放、東風,加之后起的福田、江淮、江鈴等企業的產品,使得這個市場中90%的比例為自主品牌所占有。
躍進品牌如果要復興,首先需要的就是技術的注入,以及生產、營銷管理的變革,但此時的南汽集團顯然已經沒有余力考慮這些。
對于依維柯而言,2006年售出印度利蘭(Leyland)的15%股份后,隨之就對南京依維柯增資4億元,將躍進品牌全面收入旗下,南京依維柯成為依維柯乃至菲亞特集團在亞洲最大的汽車合作項目,規模接近其意大利本土的依維柯公司。
用周亮的話來說,他就任南京依維柯總經理,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依維柯公司制定的未來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商用車戰略?!?/p>
因此,從一個國內一流的輕客企業向一個國際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企業邁進,已經成為南京依維柯的既定目標。在這個目標之下,中國龐大的輕卡市場成為依維柯急切想要進入的領域,更何況在廣闊的國際二三級市場,依維柯同樣缺乏中低端的輕卡產品。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汽集團與依維柯公司幾乎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躍進品牌達成了共識。2006年9月,南汽與依維柯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2007年2月6日,南京依維柯舉行了“打造一流商用車基地啟動大會”,標志著躍進品牌正式進入合資體系。
南京依維柯內部中外雙方良好的溝通合作和企業文化,也讓南汽集團將躍進品牌交給南京依維柯更加放心。相比躍進,運轉良好,年利潤超過2億的南京依維柯公司,加上意方對躍進品牌注入技術、全力復興的承諾,怎么看這都是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
從這個意義上說,躍進需要借助依維柯的力量,依維柯也同樣需要就借助躍進,雙贏才能成為雙方合作的基礎。正如西方諺語所言,“Business is business”,生意中不存在純粹的感情因素,而是互相的利益才能帶來良好的合作。
更大的平臺
即使存在這樣的雙贏局面,但從民族感情而言,躍進品牌并入南京依維柯同樣需要企業經營者的遠見與魄力,所幸以王浩良為代表的新一批南汽經營層,也擁有了更加開放的眼界和意識,而不只是囿于“你我之分、中外之別”,這就躍進品牌的復興提供了機遇。
“我認為,自主創新絕不等于閉門造車。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們應該擁有更加開放的視野和理念?!遍_放的心態成為周亮對躍進并入南京依維柯感觸最深的評價。
“很多人在躍進品牌并入依維柯的時候,都抱著擔憂,認為是不是又一個自主品牌將被吞并?事實正好相反,躍進品牌將作為依維柯公司品牌樹中的一員以及其產品資源的補充,借助依維柯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國際化運作的經驗和強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將大大縮短躍進品牌的國際化進程?!?/p>
盡管是受雇于依維柯公司的“意大利方”總經理,但出身于福田汽車的周亮,以自己“中外結合”的身份,詮釋了躍進在南京依維柯依托下的未來圖景。
上南合作的成功,也為躍進品牌帶來了更大的可能。隨著新上汽的誕生,依維柯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全部歸于上汽,不僅溝通成本降低,還為雙方全面布局商用車帶來可能。
對于一直想要彌補商用車短板的上汽集團而言,躍進不僅是個積淀深厚的品牌,其擅長的輕卡領域與上汽目前的任何業務都沒有沖突,反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龐大市場,徹底補齊了上汽商用車的產品線。
隨著注入依維柯技術的歐卡產品下線,躍進品牌在2007年實現了4萬輛的銷量,不僅增幅達到了預期50%的目標設定,其中新品質躍進輕卡在躍進整體銷量中的比例大幅上升,尤其是配備了國III發動機的產品,成為這種結構轉變的主力。
時任南京依維柯總經理拉納就曾承諾:“今后將致力于提升躍進品牌形象,逐漸把它提高到中端產品的位置上?!?/p>
而周亮更是表示,“目前依維柯公司已將躍進品牌納入其品牌系進行管理和規劃,躍進產品已成為依維柯產品系中的一員。我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要保持依維柯品牌的穩健發展,更要實現躍進品牌的飛躍?!?/p>
如此看來,新東家上汽集團這個全新平臺,對于躍進而言還只是個開始,“借助合資企業中的國際化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國際競爭力”的第四條道路或許會為躍進品牌帶來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