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史上有地位,在市場上就必然有價值,這個邏輯是一定的。因此作為現代藝術的最高階段,抽象藝術早晚也會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
中央美院的譚平教授最近心情不錯,因為他的一幅畫以30萬的價格在拍賣會上被人收藏,這在中國抽象藝術界是難能可貴的高價了。然而譚平卻并不愿意和人談起價值問題,并不是藏富心態所致,而是羞于啟齒。譚平認為,目前國內的價格體系還是遠遠不能體現他作品應有的地位。
譚平的觀點有據可依,他的很多學生的畫作價格已經動輒幾百萬,可是作為一位資深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價值最高不過是他學生的十分之一,這令他如何不尷尬。
據了解,他的這些學生都是以畫寫實油畫和波普藝術為主的。深愛抽象油畫的譚平在抽象油畫被冷落的那些漫長日子里一直堅守不放棄,終于在這兩年嗅出些春暖花開的氣息,但是譚平相信,現在的價格還是處于價值洼地,在未來的三五年,抽象油畫價格必然要有一個明顯的提升,與其地位相匹配,與國際上的價值相適應。對于投資者而言,無疑這是一個投資良機。
抽象畫的必然價值
抽象藝術是現代藝術的最高階段,美國著名的藝術批評家格林伯格這句話完全可以佐證抽象油畫的價值。
在藝術史上,現代藝術從印象派以來一共有兩次革命,一個是色彩革命,一個是以畢加索為代表的造型革命,走到極端以后,都走到了繪畫的最基本的元素上去,一幅畫完全由點、線、面、色彩這些最基本的元素構成,沒有任何具象的一些符號,回到了藝術本身。“用抽象的形式更能表達內心的感受,這種感知是對觀眾想象力的解放”。一位畫家聲稱。

“這與此前為某些觀念,某些意識形態服務的藝術不同,到了抽象繪畫里面,藝術完全回到人們精神的自我實現方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純粹藝術。按照事物的普遍規律也可以叫回到圓點。在藝術史上有地位,在市場上就必然有價值,這個邏輯是一定的。因此作為現代藝術的最高階段,抽象藝術早晚也會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這是從藝術史的指標上來講。
而在國際市場上,抽象畫的價值,早已經得到認可。據了解,目前全世界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當中,價格最高的是抽象作品。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他的單幅作品拍到了1.4億美金,我國旅居法國最有名的兩位抽象畫家,法國藝術院院士趙無極與朱德群,是目前華人藝術家里,抽象畫國際價格最高的,每幅作品可達上千萬的價格。只是在中國市場上,抽象油畫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邊緣化孕育的投資機會
邊緣化三個字可以概括抽象油畫在中國一直以來的處境。由于我們傳統的蘇俄式教育,官方的美術體系所推崇的都是寫實繪畫,比如延安窯洞,毛主席鬧革命,以及劉胡蘭這些英雄人物必須寫實才能表現出來。這就導致寫實繪畫一直作為官方的美術體系而受到重視。
1989年以后,西方人對當代藝術,也就是波普藝術,那些非常怪的非常丑的造型非常感興趣,認為反映了中國的精神風貌和生存狀態。
而抽象繪畫長期以來在中國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和肯定,導致了它在目前的價格體系里面處于洼地。
“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負責人認為這種價格體現與藝術本身相悖離。
不過,正因為這樣,抽象畫才潛藏了巨大的投資機會。“人家一張的價格,抽象可以買一堆,非常簡單的道理”。榮劍指出。
果然從06年開始,抽象繪畫在國內越來越受重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藝術機構開始重視抽象油畫的推廣和展覽,上海大劇院甚至采用朱德群的巨幅抽象畫作為自己的象征。有很多大規模的重要的展覽相繼舉辦,價格也開始攀升,一些國內年輕畫家的抽象油畫也已經顯現出一些良好的市場升值趨勢。丁方1991年創作的作品《毀滅的所多瑪城》,2005年5月在榮寶春拍的時候成交價是7.15萬元,到2006年11月,此幅作品在保利秋拍中拍到了13.2萬元。
盡管如此,在拍賣市場上抽象畫的成交價格還只是寫實繪畫的零頭。一幅寫實和波普主義的一線作品以百萬為計價單位,抽象作品則是以萬為計價單位,大多數2米長寬的作品最多就10萬元。顯然,這之中有巨大的差距空間。“寫實繪畫的現在就是抽象繪畫明天的價格體系”。榮劍指出,所以慢慢的從幾萬,到幾十萬,到幾百萬,再到幾百萬美金,這將是抽象畫不可阻擋的價值趨勢。
“從投資的比較效益上來講,一張畫要從500萬漲一倍到1000萬的價格,那有多費勁!”一位收藏者認為,如果從5萬漲到500萬就容易得多。現在500萬的這些畫都是從幾萬塊漲起來的。
價值判斷來自了解
“你現在要買以后人們會喜歡這樣作品的作品”。榮劍的總結有點拗口,其實他是想告訴投資者,任何一種投資,都必須要有價值和趨勢兩種判斷能力。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而通常來講,一個畫家畫的10幅作品中大概有二三幅是精品,要挑出這幾幅精品并不容易。因此首先對抽象油畫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要有一個清醒的估計,要了解藝術史美術史的情況,比如為什么要搞抽象藝術。這就像炒股票一樣,糊里糊涂進去一定會賠的,一定要多研究,就像研究公司基本面是一樣的。有些藝術品價格很高,有些藝術品比較低,但是價格是會漲起來的。
03年榮劍從嘉德拍賣行,撿露撿到一張鐘飆的畫,當時花了3萬塊錢,現在價值在30-50萬之間,榮劍已經將它送去了一家拍賣行,正準備拍賣,鐘飆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畫家。
這種在其他行業看來驚人的回報在藝術品的投資里面都不值一提,“這怎么好意思拿出來說呢”,對于自己的收獲榮劍這樣表示,榮劍這話絕非謙虛。王柏在90年以20萬的價格買到徐悲鴻的一幅畫,名為奴隸和獅,去年在香港的拍賣行拍了5000多萬港幣。
據了解,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都是藝術品投資。50美金買的波洛克的作品,放40年,現在的價格是2000萬美金。40年上漲1億倍,這是當時誰也沒料到的。但這也同時說明,藝術品升值的變現性要大大低于股票和房地產。因為作品流通性的建立要有個過程,這就需要藏家自己來判斷。
藝術品投資和風險投資很類似。風投是把公司運作成功,成本就回來了,但最終能不能成功上市,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所以風險投資一般最少同時投十個項目,如果兩三年內有一兩個成功了,其它賠了都沒關系。這就是一攬子計劃。投資藝術品也是一樣。比如我投資抽象油畫,就有一個信念,可能若干年后,抽象畫就和現在的寫實和波普一樣紅,肯定也會產生一線藝術家或者若干代表性人物,但一定就是從現在從事抽象藝術創作的這個群體中產生。而我買的幾幅畫中,有一副出自這位藝術家就足夠了。
當然,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不規范的因素還很多,比如畫廊業鑒定水平不穩定、藝術作品免稅制度缺乏、拍賣行的惡性炒作、藝術作品主題重復、藝術家創作狀態不穩定等等。
對于大多數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者來說,還可以有這樣幾個簡單的標準來判斷要投資哪一位藝術家和作品:比如重要的展覽記錄,即畫家參加過什么樣的重要展覽;有沒有重要的發表記錄;藝術家的學術背景和現有的學術地位,通過這些就可以大致判斷他的價值。或者簡單一點講,對藝術家的發現,跑有實力的畫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