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型酒店的潛在市場容量和高額利潤吸引了近百家國內外企業逐鹿,這一切都源于如家的“神話”。

30多年前的美國南達科他州的公路邊,Super8(速8)豎起了第一塊招牌。從此,經濟型酒店這一全新的酒店業態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起來。近幾年,這股風潮已經刮到中國,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消費者心中,經濟型酒店正大受追捧。
2006年10月26日,如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收報于22.50美元,比13.80美元的發行價飆升了63%,總共融資約1.09億美元。
但如家的好勢頭似乎并未長久維持。月4日,如家(hmin.nasdaq)發布2007年第四季度財報,該季度總營收3.276億元,凈虧損1520萬元。這是如家上市后首次曝出虧損。如家有關負責人表示,虧損是因為受累于美元下跌,再就是收購七斗星帶來的整合成本的影響。 但更多的分析人士對此并不買帳,他們認為,這是經濟型酒店投資泡沫開始破滅的跡象。其實除如家外,7天、嶺南佳園等經濟型酒店也紛紛在2007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內,遭遇到了“泡沫破滅”的質疑。國內經濟型酒店是否在“寒流”中進入“洗牌”階段?
高速擴張=盲目擴張?
中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從2004年開始,在資本推動下,經歷了一種超常規的發展。七天連鎖酒店首席執行官鄭南雁在受訪時稱,如家快捷去年僅自身的擴張速度就超過100%,而他所在的七天連鎖,則實現了400%的擴張。
目前國內星級酒店客房出租率在60%左右,其毛利率在20%~30%,三星級以下酒店虧損較嚴重,而經濟型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平均在85%以上,節假日更是高達95%以上,其毛利率可達到40%甚至超過50%。豐厚的利潤自然逃不過資本銳利的眼睛。比如2002年創建的如家在2003年就小有贏利,2005年利潤增至2090萬元人民幣。
還有,經濟型酒店采用租用物業的方式,投資成本大大降低,回報期相比星級酒店要快。李維華認為經營好的話,兩年就可以收回投資,而星級酒店尤其是豪華酒店沒有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根本無法獲得回報。
可以說,正是上述多種因素促成了國內外資本大量向經濟型酒店聚集。
在2007年之前,7天連鎖酒店在北京僅有一家分店,不到一年的時間,截至2007年12月,7天在北京已有12家分店開業,另外還有8家分店正在籌建。
同樣在北京,如家酒店已經開業的分店達到26家,錦江之星營業店數10家,而兩家公司正在籌建的新店也都超過10家。上海莫泰酒店利用168、268雙品牌計劃年內開店突破5家,漢庭則在即將開業的3家門店的基礎上,計劃年內突破10家。
截至2007年9月,錦江之星已在全國擁有248家連鎖店。而行業領頭羊如家酒店連鎖以3.4億元人民幣收購七斗星經濟型連鎖酒店100%股權后,擁有酒店數量超過330家。
去年多家經濟型酒店獲得第一筆融資:漢庭酒店于去年7月獲得85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速8在8月獲得5000萬美元股權融資;7天在9月融資9500萬美元;維也納在12月獲得1.15億元融資;如家去年則以3.4億元價格收購了七斗星商務連鎖酒店在18個城市的26家分店的100%股權。
而擴張過程中,經濟型酒店的成本卻越來越高,這也使得原本定位“經濟”的酒店漸漸“不經濟”。
“經濟型酒店目前的物業成本至少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不止一倍。”從2000年開始就在攜程旅行網從事酒店預訂業務,目前擔任攜程酒店業務高級經理的朱海杰這樣說。
經濟型酒店從2002年左右開始拓入市場,2004年進入發展快車道。僅以2004年上海的物業成本計算,如家和錦江之星的相關負責人均告訴記者:物業成本目前比兩年前近乎翻番。事實上,占據核心成本的租賃費用翻番之外,經濟型酒店在運營過程中還面臨著其他成本的上升——比如,酒店供熱需要燒油,油價一直在上漲;電費、水費等其他支出也在不斷追漲。
市場目前并沒有“經濟型”酒店定價的明確標準,但市場人士認為,200元左右應該是經濟型能夠承受的合理價格,其中小城市控制在200元以內,京滬穗等大城市定價則可偏高一點,到250元、260元。但超過300元,很多意見認為需重新界定其市場定位。
為了控制投資節奏,錦江之星已經將此前所定的到2010年開1000家店的目標調整到600家。目前,錦江之星已經開業的酒店達到400家。公司認為這樣是穩妥的,符合規律的。
如家快捷的首次虧損,被視為一個危險信號。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博士、高級經濟師胡建偉在受訪時稱,如家首次出現虧損,盡管主要源自匯兌損失,但這件事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個不小的震動,因為它提醒了一點:經營經濟型連鎖酒店也是有風險的。
“人才戰”
隨著2007經濟型酒店擴張年的深入,管理人才的缺位和“挖角”成為業內較為關鍵的瓶頸。
經濟型酒店人才匱乏,補足的辦法只有兩個——要么挖角,要么自己儲備。近期有媒體報道,如家骨干集體跳槽格林豪泰,在此之后,如家CEO孫堅和格林豪泰市場部總監胡建偉同時站出來澄清:挖角報道內容不實。
“其實每個酒店都有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也專門有聯手的院校。”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人才問題目前十分敏感。
對任何一家極速擴張期的經濟型酒店而言,一年新開上百家店面,對管理、服務和人員培訓都是極大的考驗,一旦脫節就會影響品牌的發展和投資收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型酒店三年以前全國有300個店長,現在則需要3000個店長,三年時間增加2700個店長,這一人才缺口無疑是巨大的。
隨之而來的就是頻繁的人才流動。各家經濟型酒店紛紛開出極具誘惑力的高薪、高職位,尋找店長和成熟員工。“很現實的情況就是高薪挖人人難留。原本五年能做到店長現在兩年就做了。高薪挖來了之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或者是拔苗助長,或者又被別人挖走了。”據統計,2006年,經濟型酒店店長的平均年薪為86600元,是普通員工的6倍,店長的流動率為2.65%,而員工流動率則為店長流動率的6倍。
經濟型酒店網CEO胡升陽說,最終形成的就是一個扭曲的經濟型酒店市場:開店速度跟店長培養的速度差距很大,形成了傳導效應,人員跟不上=管理跟不上=效益下降=營業額下降=投資人沒耐心=撤資。
受擠壓的利潤空間
一方面是各個品牌的大力擴張,一方面是利潤空間的不斷減小——過去一年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狀況,最近引發了部分業內人士的強烈關注。
2007年,各大經濟型酒店品牌爭相出招,大力擴張版圖。如家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品牌收購行動,先后收購北京都市陽光連鎖和七斗星,旗下酒店總數達到259家,客房數31870間,房價均價為197元,穩居行業老大;錦江之星目前開業酒店達到180家,客房27727間,均價為180元;莫泰連鎖旗下酒店111家,客房總量達到22294間,均價205元;7天連鎖目前擁有酒店106家,客房11454間,均價177元。
來自市場的最新信號,同樣值得關注。中國經濟型酒店網日前發布的消息稱,今年1月,全國行業規模指數大幅上漲1829.21點至2829.12點,但同期房價指數下跌47.25點至952.75點。全國21個重點城市經濟型酒店平均價格為209元,其中,北京、天津、廣州、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的房價指數均出現明顯下降。中國經濟型酒店網CEO胡升陽說,過去一年,中外酒店對優質物業的搶奪和利潤掉頭向下的趨勢日益加劇。去年,單位面積租金翻了兩番,平均房價卻不斷下降,贏利空間大幅萎縮。2008年,隨著資金推動擴張的加速,物業成本的提高將進入非理性階段,風險在某些城市某些項目已經顯現出來。?

按照經濟規律,每件商品都應該有自己合理的定價范圍,在這個范圍內的市場價格既可以吸引消費者又能保持自身的良性發展。低于這個范圍的價格雖然可能會造成一時的“市場繁榮”,但從長期來看,收支的不平衡,現金流的不暢都會對酒店未來發展造成阻礙。
業內人士指出,從經濟型酒店產品的獲利規律來看,3~5年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從現在中國的市場來看,逐漸上漲的地價與租金構成了各大經濟型酒店品牌的主要成本,雖然酒店內硬件產品與人員的支出還未出現明顯的增大,很多領先品牌都已經在內功上尋找突破點,以應對成本的壓力。
漢庭酒店集團的首席運營官張拓表示,經濟型酒店的地產成本增加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控制成本非常關鍵。如果通過降低客房產品質量來消化成本,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徐曙光也在受訪時稱,以前業界普遍認為,經濟型酒店具備“三高”特點,即高出租率、高經營利潤率和高投資回報率,其實并不準確。
他進一步說,經濟型連鎖酒店在經營過程中,會涉及很多不可計入的成本,如公司總部成本、管理成本和培訓成本等等;再加上本身盈利率就不高,也不過在8%~10%左右,因此市場一產生波動,就很容易造成虧損。
如家CEO孫堅認為,從內部來看,經濟型酒店將面臨著人力資源、標準化服務、管理系統的挑戰。在這些條件影響下,今后,經濟型酒店的投資門檻將會提高,部分缺乏競爭力的酒店將會被市場淘汰。
市場空間未及“拐點”
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是以接待入境游游客為發展起點,因此星級酒店一直是市場主流;行業營收呈明顯“三七開”局面,即星級酒店以不到6%的客房占有率,取得了行業70%左右的收入;而個體經營市場則“散、小、亂”,沒有統一的經營標準、房價低而服務質量差,其高達82%的客房存量僅貢獻了13%的收入。
我國酒店業態“星級酒店一枝獨秀,普通旅館質量不佳”的現狀,使得中低端市場需求長期難以得到滿足。這正是經濟型酒店行業的爆發式擴張的根本原因。
從今后幾年來看,市場前景廣闊是國內外資本大筆下注經濟型酒店的重要原因。國家發改委《2006年中國經濟型飯店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十大經濟型酒店集團經營的客房數2005年平均增加了74%。目前國內經濟型酒店僅占酒店業的2%~3%。而美國的經濟型酒店所占比例為60%以上。
由于經濟型酒店市場規模擴大的速度超越了人們的預期,大量品牌涌現,因此很多品牌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進行差異化競爭。近年來,特別強調“差異化定位”的著名品牌包括漢庭商務(定位中端商務市場)、中青旅山水(定位時尚的商旅休閑市場)、萬好萬家(定位區域商務市場)等。
相關數據表明,經濟型酒店品牌的定位并沒有發展明顯分化,房價依然主要集中在170~230元的區間內(店面占比接近70%)。這部分市場空間最大,依然是目前各大品牌爭奪的主要領域。平均房價集中中檔的現象,與品牌差異化并不明顯的結果相吻合。這說明目前我國經濟型酒店市場,還沒有進入真正差異化競爭的階段。
但是,大量品牌的出現,以及城市單體經濟型酒店的定價均參考周邊品牌,使得中間這部分的市場表面上競爭激烈,很多品牌開始考慮進行差異化區分,以避開中端市場的競爭。這當中定位偏高端,差異化比較顯著的品牌主要包括:莫泰268系列、漢庭商務、萬好萬家、中青旅山水時尚酒店。
強調“差異化競爭”的品牌依然不愿放棄“快捷型經濟連鎖酒店”這塊誘人的蛋糕,也表明“快捷型”的發展前景為市場認可。因此,有專業人士分析,欲進行差異化經營的品牌,仍將逐步回歸到中檔快捷酒店占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