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07年中國區業績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整個中國區的公司運營還處于非常健康的。TCL通訊CEO劉飛在面對業界人士針對手機市場拋出的疑問時這樣提到。2007年手機總體銷量在1100萬-1300萬臺之間,但2007年在TCL品牌和阿爾卡特品牌中國區實際上的銷量僅為160萬臺。
事實上,TCL通訊在2007年初制定了“決戰中國區”的計劃,并預定了300萬臺銷量目標。這一目標顯然未能實現。根據劉飛透露,TCL手機希望在未來兩年內達到年銷售2500萬臺的目標。按照他的預定計劃,由于在國內銷售的TCL手機利潤差不多是海外市場的兩倍,如果中國區業務一旦與歐洲、拉美市場形成三足鼎立,解決了目前海外市場占據公司總銷量85%的隱憂,TCL通訊將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劉飛個人的解釋是,基于產業環境的現實,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在中國重啟了阿爾卡特,這是不得己而為之的做法。公司原本的目標是將TCL品牌手機推向全球,但是由于TCL通訊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手機產業的現狀,讓公司覺得必須采取雙品牌運作戰略才能徹底解決中國區業務難題。阿爾卡特品牌專注中高端,產品定位時尚科技,而TCL品牌專注中低端,產品定位時尚女性。這是三家國際咨詢顧問公司在市場調查后得出的結論。
“在國內重啟阿爾卡特品牌是公司面對困境的做法,最終會回到品牌統一?!眲w說。另外,TCL通訊高級副總裁郭愛平也正面回應了近期TCL通訊中國區人事變動問題。“公司人員數量一直沒有太大變化,不過業績做得不好的,肯定會淘汰?!?/p>
另外,據可靠消息,阿爾卡特品牌和TCL品牌在中國的布局將采取分開品牌的運作方式,阿爾卡特主要是針對中高端的消費人士,TCL主要是針對中端消費人士的市場布局。此前的2004年TCL集團向法國阿爾卡特集團購買阿爾卡特手機的知識產權、渠道后在國際手機市場上闖出了一條血路,但在國內市場上,阿爾卡特品牌的手機卻日見稀少。如今復出,阿爾卡特品牌將以時尚的法式風情為風格,將其引入技術,進入內地后以中高端市場為首要目標。
據悉,TCL通訊得到了阿爾卡特手機原母公司阿爾卡特朗訊的支持。同一天,阿爾卡特朗訊也在全球對外宣布,己與全球最著名的手機郵箱公司RIM簽署協議,雙方聯合在中國市場分銷黑莓智能手機。根據該協議,8700型智能手機將是兩家公司面向中國企業客戶推出的首款智能手機,實際上,這就是TCL通訊在中國將要推出的首款產品,也意味著阿爾卡特品牌手機在中國首戰是黑莓手機。
客觀來說,此時重新推出阿爾卡特品牌手機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近幾年來,外資品牌無論歐洲品牌還是日韓品牌都大量推出中國市場,包括歐洲的西門子手機、飛利浦手機;也包括日本的NEC、三菱、松下等,還有韓國的泛泰等。剩下的京瓷等也基本上屬于維持。相反,中國本土品牌越來越多,“黑手機”廠商拿到正規手機牌照的越來越多,人們對本土品牌越來越熟悉。
但是,部分本土新品牌主要靠低價競爭的劣勢也非常明顯,返修問題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洋品牌反而又重新為人所懷念,故而,作為歐洲首屈一指的阿爾卡特品牌同樣將受到市場關注和尊重。問題只是這種品牌如何適應中國的市場環境。據悉,TCL通訊將開展定義為戰略發展的“扭虧”階段,并進入“相持”階段,著重恢復TCL品牌美譽度,而2008年才真正是TCL手機的“成長”階段,徹底恢復國內消費者對TCL手機品牌的消費信心,并完成TCL品牌走向世界的目標。
而面對TCL集團整體扭虧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壁壘——TCL多媒體。TCL多媒體全球CEO三個月的粱耀榮,也終于在2008年1月15日拋出了今年在可預見的現金流基礎上實現整體經營性盈利的目標。回顧2007年5月正式到TCL多媒體擔任高級顧問開始,新加坡人梁耀榮對TCL多媒體的整體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調研,并最終決定承擔起CEO的重任。
而他本人的觀點是,TCL多媒體要想真正扭虧,對現有的流程進行革命性改進是最基本的,為此2008年初TCL多媒體新的組織架構得以建立。在保持CRT電視全球11%以上占有率的同時,還計劃使TCL多媒體平板電視業務的市場份額在2008年從1.8%升至4%,并進入全球前8位是最重要的產品戰略。
同時,梁耀榮認為要想讓TCL多媒體在2008年實現盈利,液晶電視業務將成為最重要的產品,他為TCL多媒體的液晶電視業務提出的目標是,200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00%,全球占有率提高到4%。為此他親自兼任了TCL多媒體平板事業部的總經理。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 rch的最新調查報告,2008年全球液晶電視產量將達到9500萬臺,在數量上首次超過CRT電視,而在中國市場這一超越則需要到2009年,但是液晶取代CRT的態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為了突出液晶電視的地位,TCL多媒體在所有的業務中心都開始突出液晶電視,其中中國業務中心2008年提出的目標是進行全產品線的覆蓋并將市場份額提高到11%,歐洲業務中心則雜在重組后首次啟動液晶業務,新興市場業務中心也開始嘗試導入小屏幕液晶業務,戰略OEM業務也首次獲得了飛利浦的OEM定單。
為了改變上游屏資源2007年受到的缺貨危險,2008年一開始TCL多媒體就制定了屏采購的策略計劃,并與奇美、LG-飛利浦等上游核心供應商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其中對奇美的屏采購量2008年將從27萬片上升到1 00萬片,這就為其液晶電視2008年銷售接近400萬片創造了條件。TCL多媒體區別于國產品牌的做法是,在擁有了液晶電視產業的規模后,采購上游屏資源就具有了先天的優勢。
但TCL多媒體并沒有放棄傳統CRT電視業務,其2008年的目標依然是保持全球第一的11%的目標,在全球CRT電視整體規模下降到9100萬臺的情況下保持1000萬臺左右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