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執行涉及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和環境三個方面的因素。通過對國家政策和法律、行業和領域、社會和文化、地域、技術五個方面環境因素的分析,探討環境對執行的影響。并結合我國目前執行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構建良好的外部執行環境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執行力;執行力原理;執行環境
[中圖分類號] F27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8)03-0028-03
※本文為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執行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200501024)部分研究成果。
執行力是企業得以長期發展的重要基礎,它可以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消耗,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執行力的構建需要企業內部相關各要素的相互協調,同時擁有良好的外部執行環境也是企業執行力構建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良好的外部執行環境,也會對企業執行力可持續健康提升形成負面影響[1]。
一、執行力原理
1.執行力原理模型
執行力涉及到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和客觀環境三個方面。對于執行力的計量,我們可以構造如下的模型:
FK=λiWX+ε(1)
式中:
FK ——執行力,表示推動客體有效運行所需要的最小的執行力
λi——執行難度因子,N∈(0-- +∞)
W——執行客體的工作量
X——執行客體狀態變化速率
ε——執行客體的環境擾動
2.模型分析:
FK表示推動客體有效運行所需要的最小的執行力,是主體執行所需達到的最低水平。如果主體執行力未達到FK所要求的水平,那么是無法執行的,同時也就無所謂執行力了,因為在無法執行的狀態下談執行力的大小就根本沒有了意義。
λi:執行難度因子,該因子可以分為N級,N∈(0-- +∞),N從小到大分別代表執行難度的提高,0級表示執行無阻力,而+∞級則代表現有情況下是無法執行或者是禁止執行的。執行難度因子等級是以企業現有能力和資源與執行客體工作難度情況對比所得。
W:執行客體的工作量是對執行任務多少的衡量。對于一些任務繁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工作量一般會比較大,執行難度會相對較高,而反之,則執行難度會小一些。
X:執行客體狀態變化速率,表示執行客體從原狀態到新狀態的改變快慢。也就是說,時間問題也是執行力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執行速率快,則執行力相對較高,反之,則較低。
ε:執行客體的環境擾動ε表示客體環境,包括國際和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政策、法規、市場變化時對執行力的影響,在執行客體的環境擾動ε不為零的情況下,執行力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廈門遠華的例子,賴昌星通過一些非法的手段,使得一些政府公職人員為其走私大開綠燈,甚至于充當保護傘,其原本的執行是受到國家法律所禁止的,即執行難度因子是+∞級的,應該是不可執行的,但是,通過一些非法的手段的加入,使得執行環境受到擾動,原本不可行的變成了可以執行的,但是這種執行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狀態,是一種違背法律剛性的執行,其超越了法律的規范,因此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企業外部執行環境分析
由執行力原理公式(1)可知,企業執行力不僅涉及企業內部諸要素,同時外部環境也是影響執行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誘導企業進行執行力的可持續健康構建與提升,反之,如果外部執行環境差,則會使企業領導將主要精力置于外部環境改造上而忽視企業自身執行力的構建,使企業上下層之間形成執行裂痕,不利于企業執行力的構建和企業整體實力的提升[2]。
外部環境包括國家政策環境、法律環境、行業環境、競爭與合作環境、技術環境、地域環境、社會和文化環境等多個方面。
1.國家政策和法律環境
健全的國家政策和法律,可以指明執行的正確方向和執行界限,既對執行作出指導,又對執行作出約束。相關政策和法律能夠得到認可并有效落實,那么企業就會擁有一個具備良好法治氛圍的公平的外部法治環境,企業就會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自身執行力的提升上,刻苦修煉企業自身的內功,而如果國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得不到有效落實,企業對外部環境還有鉆營的空間,那么倘若企業將精力置于外部環境的非法經營,謀取短期利益甚至是暴利,企業內部執行力就會被忽略,最終既造成了不公平的外部執行環境,又忽視了企業自身執行力的提升,斷送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以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為例,幾年前,各地礦難頻繁發生,安全生產有令難行,原因之一就是煤礦企業拉攏當地官員入股,而對安全生產條例卻漠視不管,他們拒絕更新設備、培訓員工,忽視了內部的執行,而僅以最原始的方式采煤,結果是整個煤礦行業礦難不斷。僅從2001年到2004年,中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礦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3]。
國家政策和法律自身的調整往往也會影響到企業的執行,尤其是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更新,也會造成企業外部執行環境的變化,影響執行過程。例如,當前我國房地產業過分膨脹,而現在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準入以及房地產的征地政策都控制的相對較嚴格,當在這種情況下執行時,難度會較大。
2.行業和領域環境
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所從事的領域不同,環境對執行的影響也會存在差異。對于權力比較集中、資金比較密集、資源比較緊缺、競爭比較激烈、商業利潤空間比較大的領域,環境極易受到非法因素的干擾,執行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賒銷、政府采購、資源開發和經銷等是極易發生問題的領域。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的被逮捕、被審判,就是非法因素干擾環境的結果,鄭為8家企業在藥品、醫療器械審批等方面謀取利益,嚴重破壞了公平的外部環境,鄭案發后,全國45家醫藥企業被查,其中137種藥品系虛假申報,而其中6種為假藥[4]。由此可見,一旦行業和領域環境受到非法環境的擾動或者是不良風氣盛行,那么企業恐怕難以逾越出這種氛圍,而最終的結果則是企業只注重外部環境的鉆營而忽視自身的素質和執行力的提升、忽視產品質量,出現生產假冒偽劣甚至生產假藥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
3.競爭與合作環境
競爭與合作是企業外部執行的兩個重要主題。競爭與合作環境如何直接決定著企業執行的難度。良好的競爭與合作環境可以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執行氛圍,而如果競爭與合作環境比較差,甚至存在無序競爭的情況,則企業可能無法合法、有效地執行。對競爭環境來說,企業應該合理合法的競爭,謀求良性的競爭過程,爭取雙贏和多贏,而不是依靠一些非法手段只謀求自身的利益。例如制藥企業的新藥研制、臨床試驗、生產能否及時通過藥監局的審批,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而如果企業以賄賂或其他非法的手段來獲得批文,則是一種無序、非法的競爭,不利于公平合理執行環境的建立。如果制藥企業間有效溝通,進行良性競爭,則會推動整個醫藥行業公平競爭風氣的建立,環境會越來越公平和公正,企業會更加重視自身的執行力;合作是企業不可回避的一個話題,合作環境同樣決定著執行的難易程度。如河北省最近下發通知,要求各銀行金融機構對于不符合環保規定的項目和企業不予放貸。這樣企業的合作環境就發生了變化,要求企業必須注重環保,如果各相關部門能夠切實做到嚴格執法,那么必然會促進企業注重自身執行過程和執行力的提升。
4.社會與文化環境
一個企業是嵌入性的存在于組織所在的社會環境中的,社會與文化環境因素總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企業的執行過程。社會對于功利的看法、對于平等的看法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執行過程。例如社會氛圍是“重利”還是“重義”問題,如果社會上一切都以錢為方向,崇尚金錢萬能,那么企業就會受其影響,在執行過程中不擇手段,只為獲取經濟效益而不管是否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而如果社會以和諧為重、崇尚人性、以人為本、注重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維護正義、崇尚道德,那么企業在執行過程中必然會更加注重企業的社會貢獻,執行過程中也會考慮到要遵紀守法、要尊重社會公德。
5.地域環境
企業所處地域不同,企業內、外環境的軟件和硬件必然存在差異,執行受環境影響也會存在差異。例如山西是以煤礦而聞名,煤碳行業作為山西的主要支柱性產業,其具有地域性的特點,與其他省份存在差異,由于資源類行業環境收益較大,易發生環境受干擾的現象,因此對于環境的要求更嚴格,才能確保執行過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再如,西部地區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在交通運輸、資金輸入、人才匯集等諸多方面都存在缺陷,企業在這里執行要相對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困難,也就是說,同樣的工作內容,在相同的政策前提下,這里的環境對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技術環境
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生產力,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帶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敗,一個企業如果不在其戰略上融入日新月異的技術就不可能成功。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在企業執行過程中就會有相對較低的執行難度因子,就可能會減少執行阻力、縮短執行時間、降低執行的成本,從而保持企業競爭力。當今世界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企業要在信息化進程中把握機遇完善自身的能力素質,為執行提供良好的支持。企業與企業之間交易可以有效運用電子商務,而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可以運用電子政務,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可以大大縮減執行時間,提高執行效率,提升企業的執行力。
三、構建良好執行環境策略
對于各種組織尤其是企業,提升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執行力的提升可以提升組織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消耗,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要提升組織的執行力需要在組織內部做好協調工作,提升執行主體的執行意愿和執行能力,降低執行難度,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企業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支撐。構建對于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企業都相對公平的環境,可以極大地提升各類企業的執行力,提升企業能力并促進經濟的增長。而對于一個市場經濟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建立相對公平的環境就更為重要。
對于環境的構建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健全法制,從嚴執法
目前我國的法制建設還存在一些缺失,許多法制還不健全,這需要我們對法制不斷地進行完善。當然,法制健全不是最終目的,法律也需要嚴格執行,而且我們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杜絕各種非法手段擾動執行過程。這一方面,我們的努力一直不曾停止過,如刑法修正案(六)就擴大了商業賄賂的犯罪主體,這對于鎮懾不法分子,凈化執行環境有重要的作用[5]。
2.權力制衡,加強監督
權力過度集中是腐敗滋生的溫床,也是干擾執行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相關部門尤其是相關政府部門對權力進行有效分割、進行適度放權和制衡,并要求相關部門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新聞輿論的監督是非常必要的。如此一來,政府部門將被置身于公眾的曝光之下,使其不敢違法,從而杜絕政府部門的貪瀆和對企業執行環境的不合理擾動。
3.區別地域,區別行業
對于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企業要區別對待。對于不發達地區的企業要在政策上進行一定的傾斜,鼓勵其發展和成長狀大。對于易發生環境受干擾現象的行業和領域,要重點監督,對已發案件要從嚴懲處,通過這些行業領域的執行環境凈化,為其他行業領域做出典范,從而凈化整個社會執行環境。
4.技術創新,注重實效
對于技術要不斷開拓、勇于創新,要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同時要注意技術的實效性,注意技術與應用的有效結合,通過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執行提供良好的硬件氛圍,使執行依靠技術發揮出更大的效力。
[參考文獻]
[1](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蘭.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
[2]曹慧.如何提升執行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3]邱觀史.中國四年間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煤礦事故188起[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11-11/26/504870.shtml.
[4]陳萬生.從鄭筱萸案看權力腐敗的危害[N].中山日報, 2007-06-14 ( A3).
[5]程剛.刑法修正案(六):商業賄賂犯罪主體擴大[EB/OL].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6/30/ content_4769192.htm.
Creating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Enhance Enterprises’ Executive Force
Wang Jinshan,Li Huazhong,Guo Weiqi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Abstract: Execution involves three factors: executive subject, executive object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 on execution through analyzing f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national policies and laws, profession and field, society and culture, region and technology, followed by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stablish favorable external executive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current execu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executive force; executive principal; executive environment
(責任編輯:張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