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綿竹漢旺廣場上那座著名的時鐘,永遠定格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那個災難降臨的瞬間。時間的腳步?jīng)]有停留,而我們的心靈卻永遠銘記了大地震時發(fā)生的一切。
5月12日下午,都江堰市區(qū)家中,正在看電視的我的先生尼瑪澤仁準備繼續(xù)上午的繪畫創(chuàng)作。我剛把他所需要的畫筆拿上樓,準備好,對他說“電視好看嗎?筆準備好了,我呆幾分鐘就走……”說話間,房子突然劇烈地上下抖動,左右搖晃起來。我們倆同時驚叫:“咋個了?”又同時驚呼:“地震了!”地震短時間停頓的間隙,我們準備起身,剛站起來,房子又更加猛烈地左右搖晃起來。先生猛地拽住站在柜子旁的我,擁著我靠在墻角邊。頃刻間,房子里的電視機、架子上的物品、書柜里的書本紛紛震落下來,花瓶與其他瓷器粉碎一地……
震感消失了,我們立刻跑下樓去。此時樓下已有十多個人,院子里塵土彌漫,人們驚魂未定。聽說別的樓層還有人未下來,尼瑪澤仁即一邊大喊一邊沖上樓去,終于把樓上的人帶下來。剛到樓下,又聽說別的單元樓上還有人未下來,他又不顧一切地沖上去。稍后,他帶領(lǐng)大家跑出樓房。
外面街上,觀音橋頭、楊柳河邊站滿了驚恐的人群。尼瑪澤仁說,這里兩邊都是樓房,如果地震再次發(fā)生,很不安全;最近的開闊地就是玉壘山公園門口了。他對著人群喊道:“趕快撤離這里,到玉壘山公園門口……”還有一位先生也奮力阻止人群靠近周邊的房屋。我們周圍的人跟著尼瑪澤仁一起“逃”向玉壘山公園。途中,我們看見新華書店已經(jīng)倒塌,滿大街都是從房子里逃出來的人,一片混亂。玉壘山公園門口已經(jīng)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人民醫(yī)院已經(jīng)行動起來,在安置病員。已經(jīng)有傷員抬向這里,知道已有人死亡。我們都不知道地震的具體情況,震中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有一種未知的恐懼。尼瑪澤仁的手機突然響起來,是聚源工作室打過來的。電話里頭說,聚源畫家村的圍墻垮了,打死人了;然后信號中斷,什么聲音都沒有了。焦急中,我們決定回家開車,奔向聚源。我們費力地打開車庫,發(fā)現(xiàn)車庫里的圍墻已斷裂,地上散落著磚頭,車庫門的梁已經(jīng)裂開。我們迅速把各自的車開出來,在街上載了幾個人,一起駛向市郊聚源方向。車上有人說,朋友情況不明,朋友的小孩在實驗外國語學校讀書,不知情況如何。我們便車分兩路,一路趕往實驗外國語學校……
我們到達聚源后,天色已晚。尼瑪澤仁即安排分工,派人騎摩托車返回都江堰市區(qū)幫助尋找鄰家母女,其余的人搭建臨時帳篷,查看畫家村災情。當時,畫家村13戶人家的院墻全部垮塌,房屋除兩三戶人家的工作室完好外,其余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畫家們大多不在家中。
那天晚上,我們家的院子共收留了無家可歸的9戶人家。大家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彩條布下、雨棚下、車上,由此組成了一個新的大家庭。
第二天早晨5時20分,院子里響起一個朋友問候的聲音。朋友是專程從成都驅(qū)車過來看望的。他告訴我們:“聚源中學整棟教學樓垮塌了,死了很多學生,還有很多學生被埋在下面。”他雖然渾身上下被雨淋透,也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早上7時半,我搭著朋友的車趕往都江堰市區(qū)。我們心里沉重,長久沉默。從成都方向開往都江堰市區(qū)的車很多,出租車、志愿者的車、救援者的車、無數(shù)車輛匯集而來,緩緩前行,到達二環(huán)路都江堰大道路口。市區(qū)內(nèi)已戒嚴,我們只好步行前往我的單位所在地。
都江堰大道兩邊到處都是經(jīng)歷了強地震和一個雨夜的人們。城區(qū)內(nèi)隨處可見殘墻斷壁、倒塌的建筑和遭到嚴重破壞的房屋。所有通訊中斷,所有商鋪關(guān)閉,到處停水、停電、停氣。不斷聽到壞消息:新建小學垮塌,埋了很多學生在下面;中醫(yī)院住院部垮塌,埋了很多人在下面;向峨中學垮塌,也有很多學生被埋在下面。
我們身處極重災區(qū),一方面安撫著絕望中失去親人的人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另一方面也鼓勵自己堅強。我永遠無法忘記當我?guī)е澄锶タ赐ルp胞胎的孩子母親趙德琴時,她抱著我絕望大哭的模樣;我永遠無法忘記,當我走進失去孩子的“周桃子”家中時,他悲愴地告訴我:“那是我唯一的兒子啊,多好的兒子啊,他才16歲,馬上初中畢業(yè)了?!边@些語言重重地打在我的心上。我記住了他沉痛的眼神,還記住了許多家長悲傷無助的神情。每當我走近聚源中學,我都要停留片刻,為孩子們深深祈禱;每當我聽到一聲炮響,知道又是一個孩子被挖出……我的眼里一直充盈著淚水。
從那天開始,我們帶著悲傷也帶著感動活著。我們開始在收音機里聽到更多的消息,更多災區(qū)的情況。我們感動,在災難發(fā)生的第一時間,溫家寶總理趕赴都江堰災區(qū)、到達聚源中學救災現(xiàn)場,給我們溫暖、信心和力量;我們感動,胡錦濤總書記冒著余震的危險到災區(qū)慰問受災群眾;我們感動,黨中央國務院對災情的高度關(guān)注,快速有力的部署、指揮和對災區(qū)人民的救助;我們感動,部隊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qū),全力援救,爭分奪秒地搶救每一個生命;我們感動,成都“的哥”往返一百多公里,無償運送傷員和食物,不留姓名;我們感動,無數(shù)的志愿者拿著物資,拿著食品送到災區(qū),慷慨解囊;我們感動,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無私援助。無數(shù)的感動溫暖著我們。我們溫暖,“生命高于一切”;我們溫暖,我們有團結(jié)一心的中華民族;我們溫暖,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災難無情,大愛無邊。

我走向了抗震救災的工作崗位,隨中央電視臺攝制組一行,到了聚源中學、中醫(yī)院、新建小學、向峨中學、紫坪鎮(zhèn)。每到一處,我的心靈就會受到一次沖擊。這是一場深重的災難,而和我們一起面對災難的是黨和政府的堅強領(lǐng)導,全國人民的厚愛、全國人民的力量和國際社會的援助。眾志成城,共赴危難。
先生到達北京,以他的方式投入了抗震救災。他告訴我,作為一個災區(qū)的藝術(shù)家,他仍然想為災區(qū)的老百姓做點什么,前前后后他已經(jīng)在不同的地方,捐贈了7幅作品,作品義賣的錢全部捐給了災區(qū);目前,畫作《中國的力量》正在參加由中國美協(xié)組織的“心系汶川全國美術(shù)作品特別展覽”。他說,他將畫出心中的悲傷與感動、溫暖與力量;畫出廢墟中走出來的生命的堅韌和頑強,畫出萬眾一心抗震救災中人性的崇高和自己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鼓勵在抗震救災一線工作的我,繼續(xù)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我告訴他,我們聚源畫家村的5號門工作室二樓圍墻斷裂,二樓和三樓損毀了很多東西,專家鑒定說房屋嚴重受損,不能修復使用(因為當時地震二樓、三樓的鑰匙全放在都江堰的家里,許多天后才打開)。經(jīng)過大地震,我們共同真切地感到:我們幸運地活著,我們溫暖地活著。這比什么都好。
走過災難,擦干眼淚,我們會更加堅強,更加團結(jié)。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lǐng)導下,在大愛和真情的力量中,我們會自強不息,奮發(fā)圖強,渡過難關(guān),重建家園,建設(shè)更加美好的城市。因為我們有愛,有感動,有力量,有信心。
作者:中共都江堰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