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開宗告語)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然,置身于悠悠蘭臺之上,忘情于浩浩檔案之中,你不能不更多地看到,日月給予同天共地之人的命運安排卻是那樣的“無私”。《檔案天地》在步入它十四歲的青春之際,忽覺得,要長大了,有責任把自己名字的歷史蘊意作些揭示,并與世人一道,每期以“天地之間是個人”為題,說說關(guān)于檔案與天地與人之關(guān)系的問題,是為大家開宗,三思有益。不是嗎?他,何等氣概,“力拔山兮”,用無敵于天下的利劍,最后刎的竟是自己;他,被稱為“流氓皇帝”,卻創(chuàng)立了“大漢”,到現(xiàn)在看不起他的,仍多是操著“漢語”、寫著“漢字”、稱為“漢族”的人,包括“蘭臺”,也是在大漢王朝始設(shè),天哪,今有頗多的人實在不解,你是不是偏私了那個劉邦和項羽?天日:你去問問《史記》,《史記》正色說道:“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之所以俱知天下扼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俱得秦圖書也!”一個“俱知”,緣于一個“俱得”,檔案無用乎?慚慚慚!司馬遷老人好像早已預料到了日后,蕭何丞相,您也不必嘆息,您在蘭臺史上的至高位置不容爭議,你們都是中國檔案源頭上大寫的人。
大江東去,斗轉(zhuǎn)星移,歷史跨過了二十多個世紀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又揭竿而起。這個黨的目光可下是一般的長遠,它從成立那天起,就確定由“宣傳主任”為黨的文件的保管者,旋即,又增設(shè)“秘書”一職,為管理本黨文件的專人,那位管理檔案的首任主任,名叫李達,這位首任管理本黨文件的秘書,更不是別人,建黨二十八年之后,他在天安門上宣告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血雨腥風里,中共檔案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一位名叫瞿秋白的人,制定了《文件處置辦法》,提出了分級分類標準,一直沿用到今:當年修訂這個辦法,并親手把“中央文庫”(現(xiàn)中央檔案館前身)創(chuàng)立起來的,也不是別人,他的職務在建國后一直是“總理”,到現(xiàn)在,人們?nèi)匀辉阜Q他“恩來同志”。這里,特別應當提及,1931年的這個《文件處置辦法》上說:“中央秘書處應注意,每種文件最理想是保存兩份,一份存閱(備調(diào)閱,即歸還),一份入庫,備交將來(我們執(zhí)政掌天下)之黨史委員會使用。”偉哉,中國共產(chǎn)黨人,到上世紀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時,各級黨史委員會果真變?yōu)榱爽F(xiàn)實。行文至此,手有些抖顫,眼眶已潤,還應特別提提她,無論如何不能省去了這一筆:現(xiàn)存于中央檔案館的那些中共早期檔案,永留住一個女性的太多太多指紋,她死的很慘,名叫楊開慧,就是她,當年協(xié)助毛澤東把一頁一頁的秘密文件整理作檔的。溯中共歷史的源頭。和檔案聯(lián)在一起:數(shù)中共早期的領(lǐng)袖人物,竟多人直接從事過、負責過檔案工作。“血酬定律”,歷史選擇中共執(zhí)掌天地是再公道不過的。 那位潰逃到臺灣的委員長,并非草莽,“四面楚歌”之際,也知必須帶走兩船東西,一船叫檔案,一船叫黃金,想必欲傷劉邦,重演個奇跡,可惜,他站到了歷史的對面,天地不再給他機遇。
人民之手托起天穹,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檔案本來應與人民親近。可是,多少年來,檔案被深秘于深宮中,大院內(nèi),與一般百姓是無緣的,如今,檔案已不再神秘,不再封閉,它“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已由單純的資治,轉(zhuǎn)向“資政惠民”,與社會各界、蕓蕓眾生發(fā)生著越來越密切的聯(lián)系。《檔案天地》決意改版改革,為的正是貼近民眾、融入社會,為天地人的和諧共建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它的宗旨就是“資政惠民”:它的目標是立足檔案,面向社會,立足河北,面向全國,并進而逐步與世界接軌。但它畢竟還年輕,雖有無限的遐思和勇氣,征程漫漫,談何容易。親愛的讀者,如果您為它的精神所感動,認為它日后會有出息,請多盯它兩眼,多給它指指毛病,多賜您的灼見和美文,扶它上馬,送它一程,目送它朝著“自覺期望的目的”,披荊斬棘,揚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