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成員積極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
據商務部介紹:WTO對華第二次貿易政策審議于5月21日和23日在瑞士日內瓦WTO總部舉行。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于19日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審議。中國代表團全面介紹了過去兩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政府所做的工作,中國經貿政策的變化及對多邊貿易體制的立場,并現場回答WTO成員提出的問題。中國常駐WTO代表團大使孫振宇參加了會議。
WTO成員在發言中對中國過去幾年來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普遍表示贊賞,認為這些成就的取得與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分不開。印度、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馬里、尼日利亞等成員表示,中國“十一五”計劃的實施,提高環保力度、縮小收入差距、消除貧困的努力以及采取的互利共贏的開放政策,將造福于中國人民,也為其他成員帶來福祉。巴西、古巴、瑞士、阿根廷等成員高度評價中國認真履行入世承諾,特別指出中國入世后,努力使自己的經貿體制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與WTO規則相一致,增強了其貿易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
未來五年中國將從亞洲進口超過2萬億美元商品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19日在“第二屆10+3媒體合作研討會”上透露,未來五年中國將從亞洲進口超過2萬億美元的商品,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
易小準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進出口總額占全球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了2007年的8%,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對國際貿易增長貢獻率超過12%。其中,年均進口增速達到了16.7%,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亞洲最大的進口市場。
在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日益增長的貿易交往中,東亞國家和地區一直是重要的貿易伙伴。易小準說,2007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的42%來自東亞各國和地區,其中從東亞地區進口額達到了4600億美元,占中國進口總額的48%。與此同時,與東盟國家貿易增速明顯,2007年中國東盟的貿易額達2025億美元,提前三年實現了雙方領導人確定的貿易目標,其中中國從東盟進口達到了1084億美元。
中國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的動力來自經濟的快速發展。30年來,中國經濟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了2007年的5%以上,從世界第11位躍升至第4位,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了10%。
輸美紡織品配額半年使用率不足兩成
據美國海關5月23日統計(截至21日)的數據顯示,我國被設限21類輸美熱門紡織品服裝平均清關率只有18.2%,今年輸美紡織服裝配額使用情況遠遠不如去年,例如輸美熱門類別棉制襯衣(338/339)清關率為19.5%,而在去年同期已達到34.5%。
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今年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續上升,以及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市場需求減弱,對美出口普遍不理想。
在中國紡織服裝成本快速上升的同時,開始有部分訂單往周邊國家轉移。據美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按數量計算,目前中國紡織品在美市場占有率為40.53%,服裝在美市場占有率為34.24%,均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進口我國紡織品、服裝數量同比減少1.68%、7.74%;越南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勢頭依然強勁,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長29.69%、33.06%;印度對美出口紡織品數量增長0.54%、對美出口服裝數量增長1.72%。
2007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規模達5800億元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我國2007年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規模達到5800億元。這是記者從商務部在杭州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服務外包工作座談會上獲悉的。工業和信息化部產品司副司長陳英介紹說,2007年全球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規模達到9400億美元,同比增長7.4%。而我國軟件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7年占到全球比重的8%。其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我國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達到102.4億美元。
美國農業部:5月份全球農產品供求預測
根據美國農業部5月份發布的《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2008/09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將達到6.56億噸的新高,比2007/08年度提高8%;全球粗糧產量預計為11億噸,比今年的紀錄產量微幅上漲;全球大米產量預計將創下4.32億噸的新高,比2007/08年度增加500萬噸;全球油籽產量預計為4.23噸,比2007/08年度增長3220萬噸。
歐方公布中國-歐盟最新貿易統計數據
法新社(www.afp.fr)于4月23日公布了中國-歐盟最新貿易統計數據。據歐方統計,中國是增長最快的歐盟對外出口市場。2003-2007年,歐盟對華出口增長75%。2007年,歐盟對華出口額為720億歐元。
——五年來,歐盟自中國進口年增21%。2007年進口額為2310億歐元。
——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每小時增加1700萬歐元。2007年逆差為1590億歐元。
——2006年,歐盟邊境查獲仿冒品中的近80%來自中國。歐盟相關企業認為中國侵犯品牌、專利和知識產權使其在華年營業額損失20%。
——2007年,中國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德國和美國。中國貨物貿易出口約占國際貿易的7%。
——歐盟服務貿易企業難于進入中國市場。自2001年以來,中國頒發了2.2萬個通訊業經營許可證,其中外國企業僅占7個。中國限制在通訊、銀行和建筑領域的投資。在華外國律師事務所只允許雇傭中國律師。
——中國的貿易壁壘使歐盟企業年營業額損失210億歐元。
——2006年歐盟在華投資37億歐元,2005年為59億歐元;2006年中國在歐洲投資21億歐元,2005年為4.41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