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籠罩下的中情局
2007年12月8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將與CIA督察機構配合,啟動聯合調查程序,以此調查CIA特工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是否違反了相關的規(guī)定。隨之,美國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也各自宣布,將調查數百小時的錄像帶被銷毀的緣由,而且也要搞清,CIA在審訊恐怖嫌疑犯時,是否采取了法律所不容忍的方式。此后,情報委員會將目標問題細化到:CIA是否采取了非常手段逼供恐怖嫌疑犯,CIA為什么先后兩次拒絕提供相關錄像帶,錄像帶內容是否“見不得人”,是否符合美國政府關于審訊恐怖活動嫌疑人的規(guī)定以及中情局是否想通過銷毀這些錄像帶來掩蓋其侵犯人權的事實等等。參議院和司法部都希望能從現任中情局局長麥克爾·海登那里得到回答。

同年12月20日,FBI也協同國會調查人員前往中情局總部,開始就中情局銷毀審訊恐怖嫌疑人錄像帶一事進行調查。中情局官員對媒體說,他們已允許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人員,審查記錄審訊兩名恐怖嫌疑人過程的檔案。情報委員會發(fā)言人也證實,該委員會的一些工作人員當天下午就前往中情局,審查有關審訊檔案。眾議院德州議長希爾維斯特·雷斯強調,披露的真相可能震撼輿論界,也表明CIA不再是美國可信的情報部門。而此時,海登卻一再解釋說,銷毀錄像帶不是因為害怕被起訴,而是因為擔心審訊特工及其家屬的身份被暴露,況且,所有審訊的方法都經布什總統授權。CIA辯護律師總代理約翰·李佐卻聲稱,他已保留與銷毀錄像帶相關的記錄,司法部首席檢察官則要求CIA提供進一步記錄。此后,司法部還召集了CIA監(jiān)察長約翰·豪杰森和CIA總代理辯護律師開會,這就是所謂的“初步質詢”。豪杰森由于在審理和監(jiān)督CIA特工人員審案保密報告書中,沒能提及銷毀錄像帶這一信息而受到廣泛的質詢。
據CIA證實,2005年10月,在任局長助理回顧稱,他曾提及審訊是否有越權行為的質疑,若這樣CIA可能遭到國會的批評。當時,白宮并沒有馬上做出反應。但今天,總統發(fā)言人丹娜·佩林諾稱,倘若首席檢察官長麥克爾·姆凱瑟決定調查,白宮將支持他。而此時,憤怒的民主黨人已按捺不住,要求盡快獲得調查結果,他們甚至稱掩蓋審訊真相是別有用心。
面對如此多的責難,海登再次重申,CIA沒有必要合法或內部性的保留這些錄像帶,但情報委員會主席,參議院杰·羅克菲勒確信,錄像帶是一部最好的審訊記錄,若有一份書面的備忘錄當然也可以,但他們卻悄無聲息的毀了所有原始記錄。隨后,參議員迪克·杜爾濱給首席檢察官姆凱瑟打去電話,要求調查CIA的審訊方式。由于沒能說服CIA,羅克菲勒今天強烈要求全面調查CIA是否違反法律。
銷毀錄像帶后引發(fā)的爭端
自從司法部和CIA監(jiān)督機構以及情報委員會紛紛宣布,要質詢CIA銷毀錄像帶的原因,搞清楚錄像帶的制作和銷毀全過程,便成了能否判定CIA違法的關鍵。但是,CIA銷毀錄像帶是在2005年11月。案發(fā)不久,美國ABC新聞記者就曾報道CIA在審訊恐怖嫌疑人時使用了慘無人道的手段。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律學教授姜奈森·圖爾雷認為,“CIA心如明鏡,他們若對恐怖嫌疑犯進行嚴刑拷打,那么他們自身也將受到起訴,銷毀犯罪證據當然也在情理中” 。錄像帶在銷毀幾天后,當時的中情局局長戈斯才獲知這件事。他很吃驚,但沒有過問,因為他想這個行動屬于下屬喬斯·羅德里古茲的職權范圍。但是,錄像帶銷毀不久,《華盛頓郵報》將中情局非法設在海外的黑獄披露出來,驚動了全世界。
2005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律,禁止采用嚴刑拷打,即非人道的、殘忍的、下流的和可恥的手段對待犯人,包括所有在押犯,也包括對關押的嫌疑犯進行逼供。緊接著,美國聯邦法院也頒布了條令,嚴格規(guī)定了在押犯的待遇。此后,最高法院就古巴關塔那摩被關押犯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一案舉行了聽證會。2006年6月,最高法院迫于輿論的壓力,宣布基地組織在押犯的權益受日內瓦公約保護,因此不得對他們實行嚴刑拷打和殘酷折磨。
2005年就任CIA辯護律師的斯科特·姆勒,曾向白宮和情報委員會解釋銷毀錄像帶的意圖,但當時他們并沒有要求觀看錄像內容。此后,配合羅德里古茲工作的前CIA官員麥克·舒爾告訴ABC新聞記者,銷毀錄像帶沒有做錯,因為“錄像帶包含了白宮授權的技術性內容。最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一些相關人員的聲像資料,而這些人在執(zhí)行保護美國的任務中一直使用匿名。若把這些人的真實身份披露出來,他們就可能成為基地組織攻擊的目標。因此,毋庸置疑,羅德里古茲銷毀錄像帶是正確的?!钡珔⒆h員卡爾·李文卻批駁了這一說法,他稱“不銷毀錄像帶并不意味著CIA辦案人員的姓名就得不到保護,因為美國法律明文規(guī)定,特工人員的身份包括姓名都應得到保護。我們調查此事的真相當然要遵守美國法律,不會肆意披露特工人員的姓名。因此,這樣的解釋是站不住腳的?!睘榇?,參眾兩院開始議論紛紛,他們懷疑CIA銷毀錄像帶的真實目的,是為了避免丟人現眼的審訊逼供被披露,害怕被起訴。此事因此再度引發(fā)國際社會對美國政府虐囚丑聞的關注,并成為美國政府內部爭斗的新焦點。
盡管海登一再說明,各方面的調查人員都不予理會。因為CIA曾遭人權組織和國會議員的譴責,稱此舉確定無疑,是銷毀其侵犯人權的證據。
未有窮期的紛爭
此后,情報委員會重申,僅在中情局總部審查檔案還不足以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們還希望復印其中一些檔案,帶回國會。他們當天還證實,律師總代理里佐已同意就銷毀審訊錄像帶一事,在聽證會上作證。此后,司法部已開始執(zhí)行“初步質詢”方案,要CIA全面解釋銷毀錄像帶的原因。海登再次稱,“我歡迎這樣的質詢,并且要把質詢作為解釋這些問題的機會。因為銷毀這些錄像帶是有道理的,我們當然也要予以配合。”
司法部特別引用了海登提及的詞匯“初步質詢”,意即他們將要搜集證據,以確定是否要授權更加深入的調查。而曾經下令銷毀錄像帶的CIA官員羅德里古茲已于2007年8月退休。然而,這位退休官員卻一直保持沉默。媒體認為,羅德里古茲才是該案的中心人物。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官員也向記者披露說,調查銷毀錄像帶一案十分重要,因為它包含了2002年中情局對抓獲的基地組織頭目審訊的所有情況,還包括策劃9.11事件相關的恐怖組織高層人物,也包含了2000年基地組織策劃襲擊美國科爾號軍艦致使17名海軍士兵喪身的關鍵人物審訊內容。這些信息對分析恐怖分子的來龍去脈十分重要,而CIA卻不加考慮的將其銷毀。
情報委員會直接起草了一份傳票,要求查問直接責任人羅德里古茲。此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帕特立克·利希要求在白宮舉行聽證會。此后,由司法部組成的陪審團要求羅德里古茲出庭。但此后,CIA卻宣布,要敞開大門,邀請相關部門前往位于弗吉尼亞州的CIA總部,查看相關文件和錄像帶的備忘錄。但調查人員并不領情,他們還在一再的追問,究竟是誰授權銷毀錄像帶的。盡管司法部和白宮都知道銷毀錄像帶一事,但他們卻不完全明白什么時候、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甚至要求索取相關紀錄,弄清錄像帶中究竟有些什么內容。他們若不能獲得滿意答復,那么至少可以認定,CIA在審訊恐怖嫌疑犯時采用了非法的手段,然后又用非法手段銷毀了證據。
司法部調查人員已開始整理CIA的電子郵件和文獻,也打算傳喚另一些CIA官員。雷斯稱,將用其他手段證明,羅德里古茲的證詞是否屬實,也要求CIA同意讓李佐提供證詞。雷斯也同時要求CIA的其他律師分別向情報委員會提供證詞。
司法部這樣做的另一理由是,2002~2004年擔任CIA律師事務辦公室主任的姆勒先生曾建議不要銷毀錄像帶,但CIA官員卻根本不予理會。他們在2004年的CIA備忘錄中找到了有關姆勒的薦言,也找到了白宮官員曾在一次會議上提出的建議,即要求完好無損地保留錄像帶。2003年后,姆勒就沒有進一步過問此事,因為他相信,CIA應該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不僅如此,司法部陪審團還拒絕了布什總統的手下曾要求延緩調查的要求。他們要求CIA立即提供所有相關文獻、電文和其他紀錄,但CIA卻沒能立即做出反應。CIA官員提出,用匿名披露他們的身份,因為他們并沒有獲得披露真實姓名的授權。
調查就在這種異彩紛呈的激烈爭斗中進行著,它使各方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誰能最先拿獲CIA違法的要害證據。調查剛剛開始,一位聯邦法官已迫不及待地召集司法部官員討論,應該給CIA主要責任人羅德里古茲銷毀審訊證據怎樣定性,他是否違反了相關法律,CIA應該承擔怎樣的后果。這場戰(zhàn)斗未有窮期?!?/p>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