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外專線
定居加拿大的83歲昔日納粹監獄看守米哈伊爾·塞弗特16日被引渡到意大利,開始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的戰爭罪行服刑。他被意大利一個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塞弗特二戰期間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爾扎諾一所納粹監獄里任看守,綽號“博爾扎諾野獸”。意法庭判決書認定他任監獄看守期間以殘酷手段虐待并殺害至少18人。
“劊子手”已老
年逾八旬的塞弗特16日凌晨飛抵意首都羅馬的錢皮諾機場。頭戴棒球帽的塞弗特拄著手杖,在一名警官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地走下飛機。押解他的還包括至少兩名意方國際刑警警官。警方把塞弗特押送至圣瑪麗亞-卡普阿韋泰雷監獄。
意韋羅那地區的一個軍事法庭2000年時對塞弗特作出缺席審判,判處其終身監禁,理由是他1944年12月至1945年4月任博爾扎諾市的一所納粹監獄看守時,虐待并殺害了至少18人。
意大利國防部官方網站上登載的韋羅那法庭判決書內容顯示,塞弗特當年在納粹監獄中又名“米沙”,他曾用火、碎玻璃瓶、大棒和冰水折磨囚犯。
判決書顯示,一次,塞弗特強奸了關押在監獄禁閉單間里的一名孕婦,之后將其殘忍殺害。還有一次,他把一名15歲的猶太囚犯活活餓死。
“我當時看到他殺害了我對面牢房的18歲男子,”塞弗特案重要目擊者斯卡拉回憶說,“我看到‘米沙’折磨那個可憐的人,把手指插到那人的眼睛里。他們折磨了他3夜。”
“第三晚,我聽到(那個男的)喘著粗氣,大喊著:‘媽媽!我受夠了!我快死了。’第四天早晨,他們把他的尸體運走,”斯卡拉說。
斯卡拉說,塞弗特當年胖胖的臉,面頰紅潤,在做壞事時總是大笑。
或將被軟禁
意大利媒體稱塞弗特為“博爾扎諾劊子手”。
“(如今,)正義得到了伸張,”馬里薩·斯卡拉說。
路透社援引負責塞弗特案的首席軍事檢察官巴爾托洛梅奧·科斯坦蒂尼的話說,他認為塞弗特身體足夠好,可以在監獄服刑,但考慮到塞弗特的年紀,他不會反對以軟禁方式讓其服刑。
但科斯坦蒂尼通過電話告訴美聯社記者,醫生將為塞弗特體檢,以決定年邁的他能否適應牢房生活。由于壓力和長途旅行,“下飛機后,他的雙腿有些搖晃”。
科斯坦蒂尼說,塞弗特身上裝有心臟起搏器,但看起來挺健康。如果醫生覺得必要,塞弗特可在監獄病房里服刑,或者被軟禁起來。
美聯社說,意大利很少把老年罪犯關押于監獄中。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報道說,一些這一做法的支持者正在為塞弗特尋找軟禁地點。
撒謊掩罪行
塞弗特承認自己于1944年至1945年期間擔任納粹監獄看守,但否認他曾參與虐囚和殺人罪行。
法庭文件顯示,塞弗特1924年出生于烏克蘭。烏克蘭被納粹德國占領后,他成為納粹黨衛軍成員。
塞弗特1951年移民至加拿大,自稱來自愛沙尼亞。在溫哥華地區,他當上一名磨坊工,并成了家。意大利政府1999年告知塞弗特,他已因嚴重戰爭罪行而受到指控。
2000年,意大利韋羅那地區的軍事法庭對塞弗特作出缺席審判,判處其終身監禁。翌年,塞弗特的上訴被低一級法庭駁回。
2002年,加拿大政府啟動剝奪塞弗特公民權的程序,并在溫哥華將其逮捕。2003年4月,塞弗特被保釋。同年8月,加拿大聯邦法官下令引渡塞弗特。
2005年12月,塞弗特的上訴被駁回。2007年8月,加不列顛哥倫比亞上訴法院維持引渡塞弗特的判決。同年11月,加最高法院判決加政府有權收回塞弗特的公民權利,原因是他撒了謊。
2008年1月17日,加拿大最高法院拒絕聽取塞弗特的上訴請求,使塞弗特終難逃被引渡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