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盧文婷
互聯網”,一個痛并快樂的問題,它讓每個網民都可以通過“搜索”、“鏈接”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它讓各類軟件、音樂、電影、文字、圖片通過“免費下載”而星火燎原。于是,一場關于“鏈接”的斗爭開始吹響——下載免費嗎?2008年2月3日上午10時,上海市浦東新區法院審結了一起具有特殊意義的案件——全國首例因“鏈接”影視作品而引發侵權的著作權糾紛案。

《傷城》究竟“傷”了誰?
2006年12月22日,由香港影星梁朝偉、金城武領銜主演的《傷城》正式公映,該片上映后顯示出厚積薄發的強勁實力,日排場從圣誕檔首周末的每日2000場一下子激增到元旦檔每日4000場。而與此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糾紛在網絡上拉開序幕,并且愈演愈烈,最后導致了2007年6月的一場官司。
“2006年12月28日,我們和中影寰亞音像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寰亞)、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博納)簽訂了影片《傷城》網絡合作協議,”原告上海優度寬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度公司)的委托律師孫彬彬介紹說,“根據協議我們取得了《傷城》的網絡傳播權和收益權,為此我們支付了60萬元的高額版權費用,而且為了保證影片的票房不受影響,我們自己也只能在公映后一個月即2007年1月21日才有權將《傷城》在我們自己的網站上線。”
然而令優度公司沒有想到的是,2007年1月5日,迅雷網站(www.xunlei.com)上已經赫然出現了《傷城》的搜索鏈接服務。在自己還沒有充分“享受”《傷城》網絡傳播權和收益權的時候,已經有人在肆無忌憚地啃噬這塊“網絡蛋糕”了!這無疑對優度公司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根據優度公司公證的證據材料上看,1月4日,《傷城》在迅雷網站的搜索次數高達5.9萬次,總下載量驚人地達到52萬次。“按照我們原來的打算,我們網站進行影片的單次下載費用為人民幣2元,現在迅雷上已經有了52萬余次的下載,迅雷是一家全球性網站,有著頗高的知名度,它提供公開的侵權《傷城》影片資源,對我們的影響可想而知!”6月21日,優度公司正式將迅雷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迅雷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搜索+鏈接=復制?
“我們根本沒有提供《傷城》影片供公眾下載的行為。”被告迅雷公司的代理律師黃效愚在法庭上反駁了優度公司的諸多說法,“提供《傷城》的視頻文件供他人下載的是被鏈接的第三方網站,我們只是提供了搜索和鏈接服務,本身并沒有侵犯原告的網絡傳播權。”
黃律師羅列了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上傳作品”才會導致在網絡服務器中形成作品的復制件。只有“上傳”才能構成對他人作品的侵權可能,迅雷公司只是搜索引擎和鏈接服務的提供商,搜索和鏈接并不會復制作品。
其次,迅雷公司沒有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過作品,迅雷提供的只是對《傷城》的資源搜索鏈接服務,這與GOOGLE等搜索服務上提供的搜索鏈接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用戶給出《傷城》的關鍵詞后,系統自動將符合要求的網址列出,由用戶決定是否點擊進入,迅雷對第三方提供的內容完全無法控制。
再次,即使迅雷刪除了這些鏈接,公眾仍然可以通過直接登錄那些被鏈接的網站而獲得該《傷城》的視頻文件,所以,本案的影片傳播行為只是發生在用戶與第三方網站之間。
黃律師同時也指出,根據協議,優度公司的網絡傳播權應該是從2007年1月21日起算,其相關的維權活動應該在該日起后方為有效,可是優度公司的“律師函”卻是在1月15日就發出,“作為原告的律師在寄發上述《律師函》時,是否知道原告已經獲得了影片《傷城》網絡傳播權的授權?”
為什么原被告會在“律師函”送達問題上如此較勁兒呢?原來,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我國著作權法并沒有把“鏈接”作為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種類,對于那些善意的搜索、鏈接服務提供者,法律的態度是開放的、自由的。但是如果在接到“通知”后,或者明知或應知其鏈接內容侵權的,提供鏈接服務方須承擔責任。
“鏈接”也分“一般”和“深度”
庭審中,雙方針對“鏈接”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不是說搜索鏈接就侵權了,”孫彬彬律師解釋,迅雷的情況與一般搜索不同,它屬于“深度鏈接”,所有的服務都是圍繞資源下載,網頁上有“熱門電影TOP50”,還專門設置了評論欄,顯示“是槍版的,來我這下,是DVD版”、“畫面太模糊,有高清晰版的嗎”、“大家放心下吧,是真的”等評論性文字,而且還有對下載速度的評價,并鏈接了電影海報圖片,對影片內容進行簡介。“被告說進行的編輯內容,完全表明了它‘主動參與’影片的侵權行為。”
“迅雷公司曾經取得大片《魔比斯環》和《夜宴》獨家網絡發行權的成功案例,理應知道影片發行運作的規則,影視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和行使上極為嚴格,鮮少存在未經授權、未支付費用、毫無限制的開放式下載。”孫律師最后說。
迅雷公司并不認同孫律師的說法,“第三方網站提供影片作品下載的行為是否得到權利人的授權是一種非公開信息,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法定義務去一一查證。”迅雷公司表示,其實在原告提起訴訟后,公司才知道影片《傷城》可能涉及網絡傳播權的侵權,并且已經刪除了相關鏈接,說明公司原先并不存在“明知或應知”的情況。
面對迅雷的抗辯,優度公司又拿出了多份公證書,在2007年1月和5月的兩次公證過程中,優度公司發現迅雷采用諸多“技術手段”對于真實的下載地址作了“特別處理”,第三方網頁所列明的下載地址和迅雷軟件實際下載的網址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用戶根本無從知曉迅雷到底是從哪個地址上下載的侵權資源,迅雷“隱蔽”了幕后的直接侵權人,使得優度的維權難上加難。
法院:“深度鏈接”也有“度”
究竟什么叫“深度鏈接”呢?它與平常使用的百度、GOOGLE到底有什么區別嗎?
筆者查閱了相關的參考資料,所謂一般鏈接,是指設鏈者在其網站或網頁上直接顯示一般鏈接的標志,設鏈者的網絡用戶能夠清楚地知道設鏈者的網站或網頁同其他網站或網頁建立了鏈接,并且能夠通過點擊一般鏈接標志指令瀏覽器訪問被鏈接對象,這種鏈接相當于“一本書的目錄”,被鏈接對象是“書里的章節”。
而深度鏈接則與此不同,其采用指針指向其他網站的文章、圖像等信息,設鏈者將被鏈接對象的網址“埋”在自己的網站或網頁當中,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不顯示被鏈接的網址,設鏈者的網絡用戶并不一定知道設鏈者網站或網頁同其他網站或網頁建立了鏈接。這如同電視臺轉播其他電視臺的節目,但加上自己的臺標,去掉了被轉播電視臺的臺標,使觀眾誤認為是該轉播臺自己的節目一樣。在目前的網絡情況下,更多的情況是,這個“轉播臺”不會去審核“被轉播臺”是誰、在何處,是否合法,“觀眾”對此不知道也不關心。
優度和迅雷的這場“鏈接”之爭,也引起了審理本案的浦東新區法院高度重視,法院針對原被告的激烈辯論,對一些關鍵事實作了深入的解剖:
1、被告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性質。法院認為,從被告自身的宣傳介紹和網站情況來看,其立足于為全球互聯網提供最好的多媒體下載服務,開通了專門的影視頻道,針對影視資源的下載提供搜索服務,并特別就熱門影片的搜索和下載提供快捷通道。在搜索的條目中專門標注了下載提示信息,圍繞影片下載提供深層服務。鑒于被告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特定性,其對鏈接下載影視作品合法性的注意義務應當高于一般搜索引擎。
2、涉案影片鏈接設置的具體內容。法院認為,點擊迅雷資源搜索的特定條目“傷城-DVD版全集”后,并非直接進入該條目所對應的第三方網站,而仍然位于被告網站之中。被告網站對該條目特別進行了相關編輯行為,顯示了“傷城-DVD版全集”總下載數量,并附有影片《傷城》的描述性段落、下載速度以及內容的評價。在對第三方網站鏈接的過程中,被告實施了“嵌入式框架技術”,將第三方網頁的框架和內容嵌入在被告現有的網頁中,網絡用戶對涉案影片的搜索和下載始終沒有離開被告網站的網絡環境,也使第三方網站的內容直接為被告所用。
3、第三方被鏈接網站的外觀表征。法院認為,第三方網站頁面下端的“本站聲明”標注有“免費電影搜集自網絡,站內不負責提供電影觀看下載,電影版權歸原權利人”等字樣,清楚表明該第三方網站提供涉案影片的侵權性質。而其頁面頂端、頁面尾部顯示“迅雷電影下載網”等字樣,由此說明,該網站與被告網站之間存在聯系。盡管被告對此予以否認,但直至最后一次庭審之日被告尚未采取任何措施。
4、影視作品網絡傳播的商業規則。法院認為,制片公司在拍攝、生產影片過程中投入了巨額資本,按照一般商業規則,制片公司及相應權利人不可能允許他人未經授權、不支付費用對影片進行毫無限制的開放式網絡傳播。被告應當了解這一常識,特別是,涉案影片當時還在影院公映的檔期之中,甚至本案原告作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受讓人根據合約在當時都不能將影片上傳網絡。
綜合考量上述事實后,法院認為,被告迅雷公司不僅客觀上參與和幫助了第三方網站傳播涉案侵權影片,而且對此行為在主觀上存有過錯。
2008年2月3日上午10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迅雷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賠償原告優度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5萬元。■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