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人們稱為“工業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在工農業生產、國防軍事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因其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贏得了許多傳世的雅稱。
“世界石油王國”——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亞阿拉伯半島上。已探明石油儲量約362億噸,約占全球總儲量的26%,居世界第一,按目前開采規模可維持80年左右。其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石油是沙特國民經濟的命脈,其石油產品收入占外匯收入的90%以上,占國家財政總收入的80%。
“石油王國”、“浮在石油海上的國家”——伊拉克:位于西亞兩河流域。地下埋藏有1 120億桶原油,是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儲藏國,在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占15.5%和14%。伊拉克石油品質優良,含硫量低,被稱為“甜油”。石油是其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
“浮在石油湖上的國家”、“石油之國”——科威特:位于西亞阿拉伯半島上。已探明石油儲量1 000多億桶,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0%,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石油是科威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民經濟的支柱,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占出口創匯的95%。
“油海七珍”、“石油王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位于西亞阿拉伯半島上。已探明石油儲量約1 000億桶,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8%,位居世界第四。國民經濟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85%以上。
“石油之國”——伊朗:位于亞洲西部。已探明石油儲量為930億桶(122億噸),約占世界儲量的9%,居世界第五位。目前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石油開采和提煉是伊朗的支柱產業,石油是伊朗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石油收入約占外匯總收入的85%以上。
“東方石油之國”、“石油富國”、“漂在石油上的國家”——文萊達魯薩蘭國:位于東南亞加里曼丹島西北沿海地帶。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4.6億噸,年產石油1 000萬噸,是東南亞第二大產油國,人均居世界第四位。石油收入占文萊出口總收入的95%,由此贏得了“東方科威特”的美譽。
“外高加索石油國”、“里海的石油之國”——阿塞拜疆:位于亞洲西部、外高加索東南部。已探明石油儲量35~40億噸,該國石油具有雜質少等特點。石油開采及煉油、石油化工等在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其產值占阿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
“石油之國”——巴林國:位于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上。已探明石油儲量約1.1億桶(約2 200萬噸),是海灣地區最早開采石油的國家。石油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占國民總收入的3/4。
“北非油庫”——阿爾及利亞:位于非洲西北部。已探明蘊藏油氣的地區總面積達160萬km2,石油儲量為90億噸,可開采石油儲量17億噸(120億桶)。石油工業是阿爾及利亞的經濟支柱,其石油產品收入占國家外匯收入的90%以上。
“北非石油富國”——利比亞:位于非洲北部。石油已探明儲量為450億至500億桶。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其收入排名世界第三,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
“非洲的石油巨人”——尼日利亞:位于非洲西部。迄今已探明石油儲量270億桶,按目前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它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石油工業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石油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77.8%和國內生產總值的11%。
“浮在油海上的國家”——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它的一半陸地和40多萬km2的大陸架上蘊藏著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05億桶位(據2004年新華社信息),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居世界第十三位,石油在其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勒比海石油王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東南端。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5.5億桶。石油開采和煉油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占總出口收入的50%,是英語加勒比地區惟一的石油輸出國。
“石油之國”——委內瑞拉:位于南美洲東北部。石油探明儲量為779億桶。石油是其國家的經濟命脈,石油收入占總收入的70%,占出口收入的90%。它是世界上較早發現和開采石油的國家之一,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美國第三大石油供應國。
“歐洲石油王國”——挪威:位于歐洲西北部。探明可開采原油蘊藏量為42.8億噸。近海石油工業已成為其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現為世界第六大產油國、西歐最大石油生產國、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