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40分)
(一)在2008年櫻花盛開的季節,胡錦濤主席一行圓滿完成了對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進一步推進了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
1.日本與我國一水之隔,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黃海 D.東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區櫻花開放日期各不相同。從4月初到6月末櫻花依次盛開的地區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參觀了松下電器公司。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該公司部分電器裝配廠較早轉移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影響這種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能源B.勞動力C.技術D.交通運輸
(二)地理教學中經常用一些示意圖來表示地理現象的發生與變化。
4.圖l顯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風坡成云致雨的過程,這種降水類型稱為:
A.鋒面雨 B.對流雨 C.臺風雨 D.地形雨
5.圖2顯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現象的循環過程,該過程為:
A.海陸間循環 B.海上內循環 C.夏季風環流 D.冬季風環流
6.圖3中的陰影部分代表大陸,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圖中等值線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溫線B.南半球1月等溫線
C.北半球7月等溫線D.北半球1月等溫線
(三)近年來,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橋,加快了各地人員、物資的交流。
7.連接上海南匯和洋山深水港的東海大橋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車 B.公交大客車 C.集裝箱卡車 D.水產冷藏車
8.杭州灣跨海大橋采用S型設計,使橋梁與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這一設計思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海嘯B.赤潮C.潮汐D.寒潮
9.蘇通大橋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诘拈L江大橋,它創造了“最深橋梁樁基礎”、“最高索塔”、“最大跨徑”和“最長斜拉索”四項世界紀錄。這樣設計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陸路運量 B.確?!包S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穩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臺風侵襲
(四)能源是現代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作為清潔能源的風能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
10.下列與風能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
B.風能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
C.撒哈拉沙漠是風能開發最好的地區
D.風能發電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國內蒙古高原和東部沿海都是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兩地利用風能的最佳季節分別是:
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12.塔里木盆地內部是我國風能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遙遠,深居大陸的腹地 B.巖石裸露,下墊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圍有高山阻擋 D.海拔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五)當前,水資源緊缺已成為許多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人們正在采取多種措施擺脫這一困境。
13.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目前人類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氣水、土壤水D.大氣水、淡水湖泊水、沼澤水
14.根據自然條件與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斷,下列四組國家中,水資源都非常緊缺的一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C.英國、以色列 D.美國、墨西哥
15.跨流域調水是解決地區水資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國家中,根據本國自然環境特點進行大規模“東水西調”的是:
A.俄羅斯 B.加拿大 C.中國 D.澳大利亞
(六)用實驗模擬沿地表作水平運動物體的地轉偏向現象:甲同學打開傘,抬頭面視傘面內側,順時針轉傘;乙同學向轉動的傘面頂部滴紅墨水,并觀察紅墨水流動過程。
16.紅墨水在傘面上流動的軌跡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轉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轉
17.該實驗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擬出越過赤道后的地轉偏向現象;②未模擬出緯向運動的地轉偏向現象;③未模擬出高緯向低緯運動的地轉偏向現象;④傘面轉動與地球自轉的實際差別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地理現象中,與地轉偏向力有關的是:
①上海至紐約飛行航線向高緯度方向凸出;②南亞地區夏季風的形成;③直布羅陀海峽表層與底層水流方向相反;④秘魯寒流在流動中呈離岸的趨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七)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部分地區的自然環境出現了一系列反?,F象。
19.下列現象中,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的是:
①天山博格達峰雪線下降;②東海出現南海的魚種;③華北地區樹枝提前抽芽;④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自然界中某種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它一系列因素的變化,例如青藏高原積雪面積減小,會引起該地域自然環境的連鎖變化。這種變化包括:
①地表溫度年變化增大;②風化加速導致巖崩現象加??;③羊八井地熱溫度升高;④山地針葉林帶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二、綜合分析題(共110分)
第(八)至第(十三)題為共同部分
(八)根據下列圖表資料,回答問題。(17分)
A、B兩河水文基本概況
21.圖中A河名稱為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B河名稱為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
22.A河流經的沙漠名稱為_____。由于該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泥沙沉積,在河口發育了______________。
B河流經 _________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價值;穿過峽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豐富的______資源。
23.B河長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過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從降水類型來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屬于_____雨。歷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濫給兩岸農業生產提供了_______與__________。A河上游①與支流②中,與該河泛濫有密切關系的是____(填寫數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九)讀俄羅斯地理簡圖及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16分)
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地區,東西跨11個時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5.在“俄羅斯地形剖面示意圖”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區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區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據此判斷,俄羅斯地形的東西分界線是__________河。
26.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西部地區氣候類型以_____氣候為主,東部地區則以_________氣候為主。影響俄羅斯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資源不足,糧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為主。
27.俄羅斯東部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居世界前列的資源,除了水資源、森林資源外,還有多種能源資源,它們是_______________等。最大的________油田也位于該地區。
28.俄羅斯國內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河運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湄公河是一條國際河流。2008年3月3日,圍繞加強資源、能源合理利用,擴大貿易市場等問題,湄公河流域有關國家領導人召開了第三次經濟合作會議。
29.湄公河在圖上的數碼是___,它在中國境內被稱為____江,最終流入_______________海。
30.該流域所在半島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分布,這種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強烈擠壓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1.該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產區,其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國下列各省區中,與湄公河流域開發關系最為密切的是_____。(單項選擇)
A.貴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區
33.流域內各國具有各自的地理優勢,易于形成互補。圖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國家中,水能資源最豐富國家的代碼是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的代碼是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國家的代碼是__________。
34.我國與流域內其它國家加強經濟合作的重要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人口流動和人口增長會對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讀圖回答問題。(15分)
為推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國務院將我國分為中部、東北部、西部、東部四大地區,并提出了“中部崛起”、“東北振興”、“西部開發”和“東部新跨越”的戰略決策。
35.在四大地區中,人口凈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地區,人口凈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地區。在四大地區中,相互之間人口流動總量最小的是_________地區與___________地區。
36.從四大地區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區與______地區向_____地區的流動成為區際人口流動的主流,從流入區產業結構特點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圖12反映的是人口與環境發展的一種關系模式。讀圖分析人口數量變化與環境諸要素的相互關系,并運用可持續發展觀點對“如何協調人口與環境的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二)分析有關武漢城市圈的圖表資料,回答問題。(20分)
2007年12月14日,以武漢為核心、以100千米為半徑的武漢城市圈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為改革實驗區。
38.武漢城市圈位于________平原,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________在武漢匯合。在城市圈內有兩條南北鐵路大動脈,分別是京廣線與________線。
39.表l數據顯示,農業比重最大的城市是______市。第二產業比重最高的是黃石市,該地附近的________礦資源較為豐富,鋼鐵等工業發展基礎較好;圈內城市主要工業部門中最普遍的是________工業,這與該城市圈位于我國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有關。
40.讀表2,對黃岡與黃石兩市的經濟發展狀況作出對比評價。
41.經濟地理統計中,通常用E值表示區域內城市經濟聯系度(見表3),并將E值轉換為等級值c,以便用圖解直觀表示不同城市的經濟聯系等級。城市經濟聯系度E與城市經濟聯系等級值C的轉換公式如下:
C=KE,(K=10/Emax,表3中Emax=63.2)
根據表3中仙桃與武漢的值,計算兩市的經濟聯系等級值c為______,并根據圖14中的圖例,在兩市間畫出相應的線段。
其中,Pi、Pj代表i、j兩城市的非農業人口,Di、Dj代表i、j兩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r為兩城市實際最短交通距離。根據這一公式,可知經濟聯系度與城市的_________成正比,與________成反比。
43.圖14可示:武漢與周圍八個城市經濟聯系的空間特征主要表現為,從武漢—孝感一線開始,沿順時針方向,城市聯系等級呈_______的趨勢;武漢以外的八個城市經濟聯系的空間特征表現為:東部三城市之間的聯系等級為“較弱”與______,其它城市之間的聯系等級為_________。
44.結合本題的圖表資料,提出你對加強武漢城市圈內部聯系的建議。
(十三)“地球部分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回答問題。(9分)
45.據圖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與日期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46.比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地。
47.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是_________。(單項選擇)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8.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過_______小時才能全部進入新的一天,屆時甲地的地方時是____日____點。
49.丙地所屬氣候類型是_______,該地在圖示季節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為選做部分
A組(適合使用“二期”課改教材的考生)
(十四)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衛星,它與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讀圖回答問題。(9分)
50.圖16、圖17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圖是___,日食發生的必要條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日食發生時,對應的月相必然是________。(單項選擇)
A.新月B.上弦月C.滿月D.下弦月
52.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學生看到的月食過程與下列圖序相符的是_______。(單項選擇)
A.甲一乙一丙一丁B.乙一甲一丁一丙
C.甲—丙一乙一丁D.丙一丁一甲一乙
53.“濤之起也,隨月盛衰”,潮汐有大潮、小潮之分。當__________相互疊加時,形成大潮。潮汐能具有____________的優點。我國利用潮汐能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我國多個地域文化區,其民居、服飾、飲食、風俗等無不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54.黃河發源地所屬的地域文化區名稱是_________文化區,這里的傳統服飾是______,它與當地_______的氣候特點相適應。
55.黃河中游河段流經的地域文化區在圖上的數碼是___,這里最有影響的地方戲劇種是____________。
56.河套平原所屬的地域文化區名稱是______文化區,這里的傳統民居是_______,它非常適合_______生活。
57.下列各組文化事物中,在黃河流經的地域文化區依次出現的一組是___。(單項選擇)
A.酥油茶—“阿以旺”—吊腳樓—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蘭州拉面—馬頭琴—窯洞—評劇
C.“阿以旺”—吊腳樓—蒙古袍—窯洞—京劇
D.喇嘛寺廟—坎兒井—那達慕節慶—信天游—四合院
58.以上文化景觀連同我國其它地區的文化景觀反映了我國自然環境的________和地域文化的__________。
B組(適合使用“一期”課改教材的考生)
(十六)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59.圖中所示的全球表層海水鹽度變化曲線與_______變化曲線比較接近,海水鹽度最高值出現在南北___________附近的海域。
60.圖中顯示,大部分緯度地帶的海水鹽度隨水溫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溫最高,海水鹽度曲線卻呈波谷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南緯60°附近的海水鹽度約為__________‰,它與北緯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鹽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這兩個海域的海水鹽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響海水鹽度的重要因素。
(十七)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63.地質剖面圖上,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陡崖出現在_______處。甲處成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在圖中數碼①②③④所示地層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數碼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龍蛋化石的地層數碼是________,早期人類遺跡應該到數碼________代表的地層中去尋找。
65.地球演化過程中,滅絕的恐龍等生物種屬不可復生,這說明了地理環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2.C3.B4.D5.C6.A
7.C8.C9.D10.A 11.B 12.C
13.B 14.A15.D 16.B 17.A 18.D
19.A 20.D
二、綜合分析題
21.尼羅河;地中海;剛果河;大西洋
22.撒哈拉沙漠;減緩;尼羅河三角洲(三角洲);剛果;航運;水力
23.B河地處熱帶雨林地區,A河位于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地區(B河所在地區的降水量比A河豐富);B河位于世界最大盆地剛果盆地;A河流域面積相對較小(B河流域面積大于A河)
24.對流;灌溉水源(水源);肥沃的淤泥(淤泥);②;支流②所處地區降水具有季節變化大的特點。
25.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葉尼塞
26.溫帶大陸性;亞寒帶針葉林;光熱;小麥
27.石油、天然氣、煤、水力;秋明
28.俄羅斯領土東西綿長,工業重心在歐洲部分,而礦產、能源等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國內運輸主要貨運流向為東西向。河流雖多,但結冰期長,且多為南北流向,與東西貨運流向不一致。
29.③;瀾滄;南
30.山河相間;侵蝕(切割)
31.氣候濕熱,土壤肥沃,勞動力豐富,水稻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32.B
33.甲;丙;丙
34.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的開發;有利于流域內各國國際大通道的建設;有利于流域內各國資源優勢互補與市場共享;有利于流域內各國經濟共同發展與繁榮。
35.東部;中部;中部;東北
36.西部;中部;東部;流入區(東部地區)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第三產業發展和集聚的需要。
37.該模式顯示:一個地區隨人口增加,工業產值、糧食產量也隨之上升,但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有所上升;當工農業生產上升,資源急劇減少,環境污染加劇,人口增長趨于平緩;當人口增長緩慢,資源的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得到緩解。一個地區人口數量應該與該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工農業生產水平等相適應,從而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開源節流,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防治污染,保護環境與生態;發展綠色農業,儲備足夠糧食;發展節能型、環保型工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等)。
38.江漢(長江中下游);漢江;京九
39.黃岡;鐵;紡織;商品棉
40.黃岡的城市發展能力比黃石強,黃石的經濟整體水平比黃岡強,黃岡的市場化程度比黃石強。
41.218;
用實線在仙桃和武漢間畫出較弱等級連線
42.非農業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城市間距離的平方。
43.逐漸下降;強;弱
44.為加強武漢城市圈聯系、推進相關城市的城市化進程,要提高城市非農業人口數量;同時,在保持原有第二產業傳統工業部門優勢外,需要注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GDP;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城市產業雷同化,發揮互補優勢;加快城市間高速路網建設,加強城市間的經濟交往。
45.經度180°、南緯23.5°;12月22日
46.乙
47.D
48.16小時;23日;04時
49.亞熱帶季風氣候;寒冷干燥
50.圖16;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且三者位于一條直線上。
51.A
52.C
53.月球引潮力與太陽引潮力;可再生,占地少,受季節限制小,不污染環境;海岸線漫長
54.青藏高原;掉袖藏袍;晝夜溫差大
55.③;秦腔
56.內蒙古草原;蒙古包;草原游牧
57.B
58.差異性;多樣性
59.蒸發量;回歸線
60.地處赤道低氣壓帶,降水豐富
61.34;南緯60°;北緯60°海區有大陸淡水大量注入,南緯60°基本上全是海洋。
62.蒸發量;降水量;入海徑流量
63.背斜;向斜;斷層;丙;甲處地質構造為背斜,該處容易形成斷裂,巖石比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蝕作用,地勢逐漸降低,而形成山谷。
64.④;②;①
65.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