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葛亮團隊”中文臣武將盡管性格差異明顯,能力素質參差不齊,但齊心協力戰勝了各種困難,成功開創蜀漢三分天下,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現代企業應借鑒“諸葛亮團隊”的經驗與教訓,從建立統一的團隊目標、合理的成員結構、信任感與忠誠度以及良好的溝通五方面打造高效的團隊。
關鍵詞:諸葛亮;高效;團隊建設
團隊是一種共享知識和技能,以協作而高效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組織。由于團隊的獨特作用,近些年來,團隊建設一直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一環,是企業建設的重中之重;它還被推廣應用于公共行政管理等領域,成為現代社會組織中最大的亮點。怎樣的團隊才能稱之為高效的團隊,怎樣打造優秀的團隊呢?其實現理念我們從《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劉氏團隊”興衰的故事得以借鑒與啟示。
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先生既做過軍事組織管理,也做過公共行政管理,總攬軍國要事。自然曉得團隊的要緊。劉氏集團的核心管理班子是諸葛亮加劉、關、張、趙,如果說劉氏集團早期高層管理團隊的建設與諸葛亮無多關系的話,中晚期則可以說是他一手締造的。他是劉氏集團高層管理團隊的一員和建設者,更是這個集團中、低層及其他各種團隊的建設者,他所建設“劉氏團隊”有共同的遠景目標,互相信任、忠誠,有凝聚力,交流暢通,更突出的是知識、技能結構合理協作共享,成就不可限量。劉備去世之后,諸葛亮的團隊建設依然做得不錯。劉備之人已經深入蜀漢臣民之心,勇則有趙云、黃忠、魏延等,諸葛亮之智未曾稍解,還是一個優秀的團隊,因此蜀漢政權才能不僅安士富民,還能開拓疆土,諸葛亮實際成為了班長。而在諸葛亮星殞五丈原后。劉氏集團已經在無一個堪當重任的班長,先帝之澤已斬。團隊的知識、技能結構和運作已經出現了嚴重缺陷,作用日漸其小了,最終導致了“劉氏團隊”的覆滅。從諸葛亮與“劉氏集團”的團隊建設看,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那么,如何塑造高績效的團隊?
一、構建合理的團隊成員結構
高效的團隊是有一群有能力的成員組成的。他們具備實現理想目標所必需的技術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間有能夠良好合作的個性品質,從而出色完成任務。后者尤為重要,但卻常常被人們忽視。有精湛技術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就有處理群體內關系的高超技巧,高效團隊的成員時往往兼而有之。話說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后來又有趙云加盟,文才也有孔乾、糜竺、簡雍等。自以為算個像樣的團隊了。不料,水鏡先生司馬徽大潑冷水說:“關、張、趙云,皆可萬人敵。若孔乾、糜竺之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業。”意思就是說這個團隊的知識、技能結構不合理。沒有善用關、張、趙之人。等有了孔明,情況完全變了。因為知識、技能結構趨于合理,團隊成員可以通過共享知識、技能發揮遠勝于單個人相加的效應。
一個團隊要想有效運作,一個團隊需要3種不同技能類型的人。第一,需要具有技術專長的成員。第二。需要具有解決問題和決策技能,能夠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并權衡這些建議,然后做出有效選擇的成員。最后。團隊需要若干善于聆聽、反饋、解決沖突及其其他人際關系技能的成員。團隊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搭配不當,導致在某些領域投入過多。而在另一些領域投人不夠;優秀的團隊制造者常常細心地不斷鼓勵不同個體間地協同共事,以及他們間開放的交流和溝通。目的是為了激發個體差異的存在。
與此同時,團隊還要兼顧團隊成員利益。團隊首先是一個集體,由“集體利益高于一切”這個被普遍認可的價值取向,自然而然地可以衍生出“團隊利益高于一切”這個論斷。但是,在一個團隊里過分推崇和強調“團隊利益高于一切”,可能會導致兩方面的弊端。
一方面是極易滋生小團體主義。團隊利益對其成員而言是整體利益,而對整個企業來說,又是局部利益。過分強調團隊利益,處處從維護團隊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常常會打破企業內部固有的利益均衡,侵害其他團隊乃至企業整體的利益,從而造成團隊與團隊,團隊與企業之間的價值目標錯位,最終影響到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另一方面,過分強調團隊利益容易導致個體的應得利益被忽視和踐踏。如果一味只強調團隊利益。就會出現“假維護團隊利益之名,行損害個體利益之實”的情況。目前不可否認的是,在團隊內部,利益驅動仍是推動團隊運轉的一個重要機制。作為團隊的組成部分。如果個體的應得利益長期被漠視甚至侵害,那么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無疑會遭受重創,從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競爭力和戰斗力的發揮,團隊的總體利益也會因此受損。團隊的價值是由團隊全體成員共同創造的,團隊個體的應得利益應該也必須得到維護,否則團隊原有的凝聚力就會分化成離心力。
二、設定具體、統一的目標
高效的團隊對于主要達到的目標要有清楚的了解,并堅信這一目標包含著重大的意義和價值。而且,這種目標的重要性還激勵著團隊成員把個人目標升華到群體目標中去。劉氏團隊從草創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從三五人到數千人在到數十萬人。共同目標的支撐和指引和作用功不可沒,劉氏集團所表現出來的遠勝于曹魏和孫吳的人才聚集力和忠誠度,其成因,一方面是劉皇叔的品牌效應,另一個就是諸葛亮一手操持的共同的遠景目標。共同遠景目標對于一個團隊有著巨大指導和鼓舞作用。
成功團隊的成員應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討論、修改和完善在集體層次上和個人層次上都被大家接受的目的;成功的團隊能夠使其成員各自和共同為團隊的目的、目標和行動方式承擔責任。團隊成員在有效的團隊中,成員應愿意為團隊目標做出承諾。清楚地知道希望他們做什么工作。以及他們怎樣共同工作最后完成任務。
三、建立成員間的相互信任
高效團隊的一個特點是,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高度信任。團隊成員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個性特點、工作能力,每個成員對其他人的行為和能力都深信不疑。但信任這東西是相當脆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培養又很容易被破壞。而且。只有信任他人才能換來被他人的信任。曾幾何時,劉氏團隊被諸葛亮經營的戰無不勝,讓曹操、孫吳集團為之側目。然而,一旦團隊成員間信任出現問題。就不能實現知識、技能的共享,問題就出來了:關、張都是只身在外獨自執行任務時殞命,劉備也是在獨自率軍征戰東吳時大敗的。倒不是說團隊有了空間的距離就失去了作用,空間距離并不能離散一個團隊,關鍵的問題是他們之間少了凝聚力和信任感,不能開誠布公的交換意見,未能有效地解決相互之間的沖突和問題。
維持群體內的相互信任,需要已引起管理層足夠的重視。組織文化和管理層的行為對形成相互信任的群體內氛圍很有影響。如果組織崇尚開放、誠實、協作的辦事原則,同時鼓勵員工地參與和自主性,它就比較容易形成信任的環境。
四、達成一致的承諾
高效的團隊成員對團隊表現出高度的忠誠和承諾,為了能使群體獲得成功,他們愿意去做任何事情,把這種忠誠和奉獻成為一致的承諾,忠誠是團隊成員最重要的品質。作為劉氏集團的高層主管。諸葛亮不僅自己稟賦、發揚忠誠這種美德,還在劉氏集團里培育、光大這種美德。衡人論事,他以是否忠誠為標準之一。黃忠和魏延一齊投降,他對黃忠十分禮敬,卻要叫人把魏延推出去斬首,原因就是其不能忠于主上;饒了魏延的性命,卻教訓其“盡忠報主,勿生異心”。
對成功團隊的研究發現。團隊成員對他們的群體具有認同感。他們把自己屬于該群體的身份看作是自我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一致的承諾可以使團隊成員對群體目標具有奉獻精神,具有更高的忠誠度,愿意為實現這個目標而調動和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
五、需要良好的溝通
這是一個高效團隊必不可少的。群體成員通過暢通的渠道交換信息,包括各種言語和非言語信息。管理層與團隊成員之間健康的信息反饋也是良好溝通的重要特征,有助于管理者指導團隊成員的行動,消除誤解。就像一對已經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婦那樣,高效團隊中的成員能迅速準確的了解一致的想法和情感。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要東征為弟報仇,趙云直諫,劉備不聽,顯然,趙云與“劉老板”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最終諸葛亮苦諫也未能勸住劉備,劉備最終落得命殞白帝城。劉氏團隊的溝通出現了問題,信息不能及時地反饋,導致了劉氏團隊的失敗。
六、需要恰當的領導
有效的領導能夠讓團隊跟隨自己共同度過最艱難的時期。因為他能為團隊指明前途所在。他們向成員闡明變革的可能性。鼓舞團隊成員自信心,幫助他們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潛力。諸葛亮是一個明智的領導者,也是一個分派工作的大師,每臨戰事。他總是“三下五除二”就把工作分派出去。將丸氏集團的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有知人之明。往往能量才委任、用人所長,分派工作的同時,進行充分授權。保障團隊任務的順利完成。
優秀的領導者不一定非得指示或控制,高效團隊領導者往往擔任的是教練和后盾的角色,他們對團隊提供指導和支持,但并不試圖去控制它。當天很多管理者已開始發現這種新型的權力共享方式的好處,或通過領導培訓逐漸意識到它的益處,但仍然有些腦筋死板、習慣于專制方式的管理者無法接受這種新概念。這些人應當盡快轉換自己的老觀念。否則就將被取而代之。
團隊建設是一項控制難度很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在所難免,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勤于探索,注重實效,大膽創新,就一定能夠走出各種形式的誤區,從而真正培養出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一支高效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