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安市工業經濟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90.64億元,同比增長28.60%,完成工業增加值461.73億元,同比增長19.3%。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密切相關。去年,西安市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從創新環境建設入手,引導企業開展技術中心建設,加強產學研聯合,抓好名牌產品和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工作,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為實現我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制定企業創新政策,完善企業創新環境。良好的企業自主創新環境,是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工作的前提條件。為了更好的引導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工作,我們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企業創新工作的政策措施,為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工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先后出臺了《西安市關于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意見》、《西安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西安市企業技術開發項目確認暫行辦法》等。通過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激發了企業創新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西安市技術創新工作開展。這些做法,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認可及表揚,同時也得到了省經委的表彰獎勵。
2.加強資金扶持,強化技術中心建設。技術中心建設是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2007年,根據《西安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我們在認真做好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和認定工作。經過對市里重點行業、領域的骨干企業摸底調研,協助企業開展技術中心建設工作,2007年,市里有12戶企業通過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每個中心均并獲得財政專項資金30萬元的支持。
我們還將市轄區內的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納入到市里的企業技術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中。按照國家、省、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的相關要求,對企業技術中心進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指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在市里形成企業技術中心認定、評價、年度目標考評的新機制。通過這些措施,推進了西安市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截至2007年底,西安市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通過這些技術中心的帶動作用,提高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3.發揮科教優勢,建立產學研合作新機制。西安市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眾多,如何更好地發揮科教優勢,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提高技術成果的本地轉化率,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是西安市2007年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采取措施,通過與市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溝通,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機制。一是針對產學研結合困難的問題,我們向全市各企業征集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同時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征集技術已成熟、可以實現新技術成果轉化的項目,并將征集到的難題和項目進行匯總分類,編輯成《西安市企業技術難題冊》和《西安市新技術成果項目冊》,通過互聯網面向全國尋求合作伙伴,促進產、學、研三方密切協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二是針對技術難題比較集中的陜汽集團和陜鼓集團,2007年,我們在企業召開了“西安市企業技術難題發布會”,針對企業發布的技術難題,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現場交流對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成立了西安市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配備了專業人員,積極搭建產學研平臺,開展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工作。建立了西安市企業技術創新信息服務網,開辟產學研專欄,發布技術難題、技術成果、行業技術動態等信息,并積極開展網上產學研技術交易,受到了企業與院校的歡迎。
4.加快實施創新項目,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項目,不斷開發新產品,是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積極開發新產品,2007年,從西安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拿出500萬元,扶持了21項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同時,我們組織實施了西安市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陜西省新產品開發項目和技術創新項目。對于符合要求的項目,協助企業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引導和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西安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2007年西安市實現工業新產品產值360.42億元,同比增長23.1%;特別是陜鼓集團,先后有3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過創新項目的實施,有力的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5.注重名牌產品建設,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近年來,西安市經委高度重視名牌產品建設,為了鼓勵名牌產品企業,我們對名牌產品及其衍生產品給予了重點扶持。每年都要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拿出專款支持企業名牌產品的建設。通過扶持引導,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產品被國家和陜西省評為國家及省級名牌產品。截至2007年底,西安市共有18個國家級名牌產品,109個省級名牌產品,214個市級名牌產品。通過品牌建設,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西安市加快科學發展、實現率先發展的重要一年,市工業經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做好今年的工業經濟工作至關重要。我們要鼓足干勁,克服困難,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工作,努力完成2008年工業經濟目標任務,為建設西部強省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