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報告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領會十七大報告,用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密切聯系民主法制建設和人大工作實際,把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到立法、監督等各項工作中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要緊密聯系我省改革發展和各方面工作的實際。人大機關黨員干部和從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在全面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還要著重學習領會十七大報告關于“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論述。報告全面闡述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基本原則和六項任務,內容豐富,論述精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高度重視并以此作為我們黨始終不渝奮斗目標的決心。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擴大人民民主,發展基層民主,推進依法治省,完善制約監督,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憲法和法律賦予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監督、決定重大事項和人事任免的職權,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肩負著重要責任,我們要把十七大精神切實貫徹到立法、監督等各項工作之中,努力為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四川提供有力的政治和法制保障。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公平正義是人民對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追求,也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納入我們黨的代表大會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是首次,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十七大報告在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時,強調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省第九次黨代會也提出,推進民主法治,保障社會公平正義,與十七大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的高度,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認識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重大意義。
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既有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有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要求。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必須保障人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權利。十七大報告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中央還強調要優化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結構,提高一線工人農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近年來各地清理取消一些對農民工進城務工的限制和歧視性規定,都是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舉措。
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在經濟文化方面。特別是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使得城鄉人民在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方面不平等,由此造成種種社會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會對加快城鄉統籌、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性、緊迫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
公平正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歷史范疇。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同一件事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標準。所以公平正義不能只靠領導干部主觀愿望和就事論事的解決辦法來實現,而要靠民主法制來保障。必須通過加快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使人民群眾能夠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益、履行義務。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很大進展,立法進程進一步加快,立法質量明顯提高。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五次會議通過的物權法,都是我國法制建設進程中的大事。5年來,我省地方立法也取得明顯進展,迄今為止,本屆省人大常委會共制定地方性法規28件,修改55件,廢止10件;批準成都市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修改、廢止單行條例和自治條例58件。其中一些法規,如城市拆遷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招投標條例等,對保障公民權利和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現在,從上到下,一個以憲法為核心,部門齊全,數量適度,內在統一,外在協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為實施依法治國、依法治省、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省地方立法還不適應改革發展形勢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快地方立法進程。新一屆省人大常委會要加強自身立法隊伍建設。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還必須依靠政府的行政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和政策措施來保證。在這方面,成都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驗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廣元、自貢、德陽及其他縣市的試點也具有重要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積極支持,使其取得更大成效。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司法公正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當前人民群眾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我省司法機關要按照報告的要求,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監督權,如何通過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更好地保證執法為民、公正司法;做到既不越位,又不失職,過去在實踐中有許多探索,今后要根據監督法的規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總之,通過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意識,從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這對于推進我省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