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的江源文明
岷江是古蜀人最早開發的經濟文化區域,古稱“江源”,為江、淮、河、濟“四瀆”之首。江源文明是中國水利文化的源頭,大禹治水使用的“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分洪方法,就是古蜀人治水經驗的產物。它創建出成都平原扇形水系的文化,發展為“乘勢利導,因地制宜”的上善若水的治水精神,創造出都江堰無壩自流引水灌溉的世界奇跡。
古蜀文明發展的中軸線
四川是長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地。以震驚世界的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和戰國船棺葬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化群,從北到南串聯起成都平原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巴蜀城市文明發生時期以及巴蜀青銅文明鼎盛時期的眾多遺址遺存,構成古蜀文化發展的中軸線。
“秀冠華夏”的“天下第一秀才”之鄉
郭沫若說:“文宗自古傳巴蜀,錦江春色與天長。”巴蜀是中國文壇領袖的孕育地。漢代出現了“以文辭顯于世”、“文章冠天下”的巴蜀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王褒、嚴君平和揚雄。他們開啟了巴蜀文學初唐文壇革新第一人陳子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北宋文宗蘇軾、南宋詞宗陸游,明代著述第一人、嘉靖狀元楊升庵,清代性靈詩大家張問陶、百科涵海大家李調元到當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巴金等大家居于全國文壇鼎堂地位的傳統。他們都是產于巴蜀而領一代風騷的文壇一世之雄。
蜀是中華民族智里的孕育地
諸葛亮作為民族智慧的化身,是以三國時期的蜀國為沃土而成就的。智慧諸葛的思想、軍事謀略和治國之道以及其公忠體國的高尚品德情操,是三國文化群星中最閃亮的部分。
中國詩賦文化孕育的圣地
賦圣司馬相如的故里在今南充市蓬安縣,成都是他的又—個故鄉。詩宗陳子昂是射洪人,留有金華讀書臺勝跡。詩仙李白青少年時期的故里在江油市青蓮鄉,現有李白故宅、隴西院、太白讀書的大小匡山、李白妹李月圓墓及粉竹樓等遺跡。詩圣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和近體格律精熟趨于完美的孕育地是成都草堂、梓州草堂和夔州東滾草堂。北宋詩豪蘇軾的故鄉眉州被陸游稱為“郁郁千載詩書城”。南宋詩杰陸游在今崇州市留下了罨化池名勝。為了感念他自己在蜀中這段詩書生活的陶冶,他把自己的詩歌總集命名為“劍南詩稿”。他們都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領軍人物。
巴蜀是仙源故鄉,是昆侖仙宗的中心
巴蜀文化神秘性最奇異之處是蜀人以“仙化思維”為特征的文化創造力和文化想像力。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就是成都仙化想像力的一筆歷史遺產。
“古蜀仙國”指的是從三星堆的古蜀都邑到金沙遺址的古蜀王都。古蜀都邑文化的內涵是重仙的文化。“洞天福地”指的是最早的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的發源地——大邑鶴鳴山,最早的道場——青城山,最大的教化治——彭州市陽平治,道觀歷史最早的青羊肆。道教經籍可分為仙學、神學和道學三部分。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一脈相承,實是神秘成都最大的特征。
獨有的“普賢文化”發祥地、佛教石刻藝術之鄉和中國襻游的最佳處所
峨眉山是普賢文化的發祥地,其特色是“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以天真皇人傳說為源頭的仙山文化與佛教禪宗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以“仙禪”為特征的普賢文化,這是四川佛教游的特殊優勢。所謂峨眉的普賢文化,實是圓融仙道思想在內的大乘禪宗文化,這就是峨眉佛教文化的實質。今日來看,佛仙結合而為禪,這正是峨眉普賢文化的特征。
“文人城市”的性格和特征
成都城市的個性和特色在于:它是一個“文人城市”。“自古詩人例到蜀”,是成都城市人居環境人文精神提升的源泉。成都成為“天府之國”的優良人居環境地,與自古以來即為游樂休閑之都有關,與“文人城市”的性格密切相關。眉山被陸游譽稱為詩書城,也是—個典型的“文人城市”。上舉各文宗的故里,均可按“文人城市”思路,對城市的文脈和重要城市公共環境和公共景觀加以整理,采集故事傳說和歷史資料,使一景一點,點點生情,使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對話有豐富想象、聯想和向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