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船山區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工作載體,開展“企業聯村”活動,堅持黨的核心領導,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步伐就跟進到哪里,共同參與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黨組織、黨員、群眾“三滿意”。實現了農村、企業、社會“三贏”。先后被國務院、省政府《政務信息》、《四川日報》等新聞媒體作了報道。副省長郭永祥作出在全省推廣船山區“企業聯村”經驗的批示。通過一年多的對口幫扶,成效初步顯現。
黨員干部能力得到了提高。受幫扶村的黨員干部通過與企業接觸,相互溝通,研究工作,學習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精神狀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廣大黨員干部在產業結構上抓出了好效益,在新農村建設上出現了文明新風尚,在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上展示了好作風,等靠要的想法少了,主動加快發展,甩掉窮帽子的愿望更加強烈。許多村通過努力,引進了一批項目和企業,村集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群眾得到了實惠。通過宣傳引導和政策激勵,全區參與“企業聯村,助推新農村”活動的企業達28家,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的48%;聯系參建村133個,共捐資近1000萬元修建村道路32公里,占全區村道路國撥資金和村民集資的12%,整修塘庫堰43個,改造中小學校4000多平方米;建優質生豬、肉牛、水果、無公害蔬菜、食用菌、白芷等特色產業基地12個;吸納農民工就業3000多人,培訓農民工15000多人;建立助學、扶貧救助基金3個,初步形成了“以城帶鄉、以工補農、以企帶農、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邁出了產業富民的強勁步伐,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的進程。
企業提升了形象。通過企業聯村,企業以捐資捐物形式深入到每一個村組、每一個農村家庭,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與村組進行項目合作的企業,通過享受政策扶持,既推廣了企業新技術,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又提高了企業的效益。
黨組織得到了加強。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基層干部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風建設中轉變作風、服務農民群眾增添了動力。村黨組織與聯系企業緊密聯系,共謀新農村建設發展思路,更好地發揮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保持了農村穩定,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