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黨內力量,服務和諧社區建設,是城市黨建的重要任務。2007年以來,自貢市積極尋求黨建工作服務于和諧社區建設的新載體,在貢井區成功試點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基礎上,進一步在城市社區廣泛開展了黨建“雙定雙爭”活動,探索出了一條整合黨內力量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的有效途徑,是街道社區黨組織協管單位黨組織與在職黨員新機制的有益嘗試。
“雙定雙爭”活動以“無職黨員選崗定責、在職黨員以位定為;黨員爭當和諧構建的引領人,黨建爭創先進典型的示范點”為內容,采取四項針對性措施推進。
(一)設制“雙卡”,牽起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聯系社區的紐帶,著力解決“怎么聯系”的問題。
市委組織部統一印制了《自貢市單位黨組織與社區“共駐共建”情況登記卡》、《自貢市在職黨員自愿參加社區活動情況記錄卡》,以及“黨員家庭”標識,作為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與社區拉近距離、互動聯系、共促和諧的有型介質。“雙卡”就是聯系卡,留有通訊方式,社區可隨時聯系、安排。黨員報到時,自愿領取“黨員家庭”標識在住宅處張貼,以接受社區監督管理。“雙卡”就是記事卡,由持卡者協助社區填寫,記載了參與社區活動的計劃、安排、表現等信息。“雙卡”就是測評卡,設計了“好、中、差”欄。由社區年底作出評價。
(二)設立崗位,搭起黨員服務和諧社區建設的平臺,著力解決“怎么參與”的問題。
努力改變黨員“唱戲沒有臺,有力無處使”以及群眾評價“黨員掛個名,不如當居民”的現狀。一是科學設崗,實現“無崗”到“有崗”;二是協商定崗,做到“無職”到“有職”;三是注重管理,促進“無責”到“有責”。
(三)精心安排,創新黨內力量服務和諧社區建設的載體內容,著力解決“參與做什么”的問題。
堅持分類要求,豐富和探索社區活動的內容形式,著力增強活力與吸引力。引導單位黨組織做實事。要求每年最少參加社區聯系會或活動1~2次、為社區辦1~2件有現實意義的好事實事。發動在職黨員勤奉獻。要求利用工作與收入相對穩定的優勢,自愿選領1個以上崗位,或自愿捐款捐物、參與同老弱病殘和生活困難、下崗失業群眾的“結對幫扶行動”。
(四)科學考評,營造黨內“創先爭優”的導向氛圍,著力解決“怎么保證推進”的問題。
強化黨建工作責任制。一是納入黨建考核內容;二是納入黨員民主評議內容;三是弘揚先進,表彰典型。各級黨組織表彰獎勵黨內“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將“雙卡”記錄內容和參加“雙定雙爭”活動的情況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真正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協管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的積極性,不斷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推動社區黨建工作深入開展。
“雙定雙爭”活動緊扣和諧建設主題,符合自貢城市實際,是當前解決基層黨建薄弱問題,凝聚黨內力量。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的有效載體。
(一)社區意識有效增強,“大黨建”格局進一步形成。全市570多個單位黨組織持卡到社區登記,7900多名在職黨員自愿持卡到社區報到,8200余份“黨員家庭”標識被張貼在黨員家門口,5600多名無職黨員主動選領了5500多個崗位,6100多名在職黨員主動選領了6400多個崗位。
(二)社區資源有效聚集,基層堡壘建設進一步鞏固。全市383個市(縣、區)級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子,為社區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約61萬元,為社區辦好事實事1721件次;2400多名在職黨員為社區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約15萬元。
(三)社區民生有效改善,黨群和諧進一步推進。以惠民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為居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事跡不斷涌現。據統計,活動共資助困難群眾5700余人,資助金額約25萬元,組建了近90支黨員服務隊,服務群眾70000余次,有力地推動了黨群和諧、社區和諧和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