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激發各級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引導全縣干部在奮力加快富民強縣全面小康進程中建功立業?旺蒼縣著力從解決干部工作動力上破題。
科學定事,給干部工作“命題”
為把干部工作重心引向富民強縣辦實事,旺蒼縣創新目標設置體系,把鄉鎮(街道)和縣級部門的工作目標分為實事性承諾目標和常規工作性公共目標兩大類,重點考核承諾目標。承諾目標的制訂,圍繞富民強縣和科學發展兩大主題,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堅持“跳起來摘桃子”,體現各鄉鎮(街道)的特色優勢,突出縣級各部門的職能職責,年初在民主薦事、遴選整理、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縣委常委擴大會議集體研究確定。實事性承諾目標的建立,促使全縣干部謀實績、辦實事、求實效。
公開承諾,點燃干部創業激情
下達目標一改過去簽定目標責任書的方式,采取兩次公開承諾強化工作責任。年初,召開了全縣“以事論官、選賢任能”目標承諾大會,所有單位“一把手”均在本單位的干群大會上再次對工作目標作了公開承諾。縣黨政公眾網、《今日旺蒼》等媒體公示各單位承諾目標。由此,干部工作心態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重大轉變,煥發出飽滿的工作熱情,又搭建了群眾監督干部的平臺,落實了群眾對全縣干部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和評價權。
陽光查驗,促使干部誠實踐諾
對全縣118個單位共1300多條實事性承諾目標執行結果,一律按照“完成一申報—驗收—公示—評審”的程序考核認定。目標完成后,單位申請驗收,由縣目標辦與相關部門組成聯合驗收組,深入第一線,采取現場查驗、走訪調查等方式,嚴格按照標準,逐項檢查驗收。驗收情況在縣內新聞媒體“以事論官、選賢任能”專欄予以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受理群眾對干部虛假業績的舉報投訴。公示后無不良反映和接到反映后經調查核實的目標執行結果才最終確定為干部工作實績。
實績分析,準確評定干部德才
把干部工作實績以及目標考核過程中掌握的干部工作表現作為評價和甄別干部的重要依據,透過工作實績和考察工作表現來分析干部的道德情操、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工作作風、工作成效,最終形成對干部德才的準確評定意見。建立干部實績檔案,把干部工作實績和德才表現一并載人實績檔案,全面、客觀、真實地記錄干部成長和發展軌跡。
獎懲導向,用足實績考評結果
把目標考核結果和德才評定意見作為干部任用、獎懲的主要依據,建立健全了獎優懲劣機制。出色完成目標任務的,授予單位班子“五好”或“四好”稱號,干部評優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評優干部優先提拔;除重獎承諾人外,按人均1200元的標準獎勵干部職工。目標任務完成差的,給予“一把手”黃牌警告,并對“一把手”誡勉談話,取消班子成員當年評先和提拔資格,扣發干部職工當年第13個月獎勵工資的50%;連續兩年未完成目標的,依據有關程序,對“一把手”免職,單位干部一年內不予提拔,并扣發干部職工第13個月獎勵工資。此舉讓實績突出、德才兼備的功臣得到重用和褒獎,使缺少建樹、德才欠佳的庸官受到懲戒和鞭策。
創新體制,管事管人無縫對接
創新目標管理體制,從縣委督查室和縣政府督辦室剝離目標管理職能,新組建了縣委縣政府目標管理辦公室,負責全縣目標管理工作。機構明確為正科級,掛靠縣委組織部,目標辦主任兼任組織部副部長;建立了從實績突出和德才兼備的干部中選拔黨政領導干部的制度。從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上構建了目標管理和干部選任相融互動新格局。
“以事論官、選賢任能”目標管理和干部選任辦法的實行,在全縣確立了“有為才有位,無為就讓位”的鮮明用人導向,促進了干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無功便是過,平庸便是錯”成了全縣各級干部的共識,全縣干部謀求發展、爭先創優的意識顯著增強,抓工作落實的力度明顯加大,工作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催生出累累碩果。金縣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07年前三季度增長率分別達到14.9%和27.4%;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十大惠民行動惠及廣大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