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康日部若古高山上有許多的高山湖泊(當地稱九道海子),傳說是風光奇特的旅游處女圣地,由于受海拔和交通限制,外界還沒有組織過旅游考察。2007 年8 月19 日星期天,我們出發去若古,去拍攝海子風光。
騎馬游走的心情
凌晨六點多鐘,從馬爾康縣城出發了,日部鄉離縣城就有一百二十多公里,汽車一路急馳,順梭磨河下行二十余公里,汽車穿過紅星橋進入腳木足峽谷,車一直沿著峽谷內湍急奔騰的腳木足河逆流而上,秋日的河水在高原的陽光下已經變得比夏季靜謐且澄清了許多,河水顯出一絲絲的秋意,好像要把森林的綠色慢慢的洗褪,心情隨之變得有些涼爽了。
鄉政府介紹說去若古高山湖泊來去得用三天時間,主要路途全是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在鄉上快速的吃了午飯就上山了。大家給我挑選了一匹最乖的棗紅馬,于是二十幾個人組成的馬隊就浩浩蕩蕩的上路了,馬隊里唯一就我一個女人,嘿嘿,心里有了一些自得的情緒。馬在上山的路上走得很平穩,這里的原始森林茂密而寧靜,只聽見”啼噠啼噠”的馬蹄聲在山谷里的回蕩。初秋的淡淡韻色已經開始涂抹在滿山溝的原始森林的樹梢上,穿行在樹林之中一種沁人心扉的清爽暗地里從四周向我襲來,人類的思緒一旦放回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就什么都不愿意多想了,只能讓自己的心中充滿一份寧靜和安詳。這時進入高山草甸地帶,高原的陽光烈烈得就像金子一樣鋪滿了每座山坡,綠草甸上的紅、黃、白、紫的花兒開得漫山遍野,人也漸漸陶醉在美景中。信馬由韁,將思緒牧放在綠草茵茵的群山與藍天白云之中,自己不由自主有些貪婪地欣賞著蒼山無邊的壯美,感嘆牛肥馬壯的歲月,任隨棗紅馬兒馱著我悠然地過了一坡又一坡,男人們有了策馬揚鞭的沖動,不約而同開始賽馬,好幾個人都重重的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隨后,在牧民的帳篷里喝了幾碗新鮮的酥油奶茶,我們變得更加精神抖擻起來。
若古是馬爾康唯一的游牧民村,現在全村三百七十多口人全都住在黑牛毛的帳篷里,帳篷像星星一樣寂靜地撒落在這方圓幾百平方公里的群山草甸中。天黑前我們趕到了山脊上那座孤零零的若古小學校,由于道路遙遠崎嶇平時很少有外人來這,我們的到來無疑是該村的大事,遠遠得就看見村長格穆帶著村上的小伙子們拿著潔白的哈達在那里等我們,很是隆重的藏族禮節,房子前的草地上燃著露天的土坑火,很大的一口銅鍋里正翻騰著將熟的手抓牛肉。
純樸好客的牧人
純樸好客的若古村民給我們宰殺了一頭大牛,豐盛的晚餐有手抓牛肉、酥油炸油條、鮮牛血腸、新鮮牛舌等等和高山上少不了的酥油奶茶。肥嫩鮮美的牛肉讓每個人都很有胃口,我與男人們一樣大碗的喝著烈酒津津有味地吃著牛肉。鄉上為了這次活動準備了一臺發電機,電機帶動的燈泡使今夜的若古變得分外的明亮,大家那個高興的勁呀,都不由地溢于言表。我們的帳篷里外擠滿了牧民,仿佛整個若古群山都變得熱鬧起來,群山厚厚的黑影不再那么襲人,大家酣暢淋漓地一直喝酒唱歌到深夜。牧民小伙子昂昂的山歌唱得大地和黑夜仿佛都變得一片透明,在牧歌與山風的撞擊聲中,曾經遙想的那份美麗又從高處滑落,此時的我們被烈酒醉了更被那山歌聲陶醉了。直到凌晨,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結了,大家久久不愿睡去。
山上唯一的幾間房子都沒有很好的門窗和房頂,晚上緊有的一個女人與男人們在一個通鋪上一字并排地睡覺,大家沒有男女之間的任何邪念,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夜晚冰雹和雨聲將我從夢中驚醒,雨水打濕了我的被子,冷醒后我用手一摸背上全是濕漉漉的,沒有備用的衣服更換,只能把被蓋裹得緊緊得。這時只聽見山野中暴雨打落在房頂石板上的噼啪聲,我給自己找了個干一點的鋪位穿著濕漉漉的衣服準備繼續睡去。可是此時腦子里卻全是對牧民黑牛毛帳篷的擔心,高山上如此大的風雨,他們卻祖祖輩輩就這樣生存過來了,這里的人們的確都能用驚人的毅力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應該說這個季節還算游牧水草最豐茂的時節,同時也聯想到冬天零下一二十度水草干枯的季節起來..... 漸漸地酒精起了很好的作用,朦朧中又睡著了。
騰騰云霧中的帳篷
第二天剛露出魚肚白,大家就起床了,為了能拍攝晨光里的高山湖泊,我們連早飯都舍了,連綿的群山和廣袤的原野被昨夜的雨水沖洗,天空顯得干凈而透明,騰騰的云霧讓山顛的瑪呢經幡變得若隱若現,與星星點點散落在草甸上石板藏語的六字真經遙相呼應,將一座座黑氈毛帳篷點綴得很神秘古樸,一種濃濃厚厚的宗教信仰文化緊緊的包圍著這里的一切,我想這是生活在孤寂群山中人們需要一種精神寄托,他們相信在自己眼中能看見的四周一定有神靈在保佑著,他們世界很純潔,所以寂寞的山野里每個人的心靈不再孤獨了,他們的眼神永遠都是那么寧靜,自己也徒生了一種神圣的心緒。馬兒帶著我們翻過云霧繚繞的一道道山脊,明媚的陽光慢慢的撒滿了山岡和草甸,幾個小時后我們終于來到了湖泊的山腳下,抬眼望去目標中的湖泊居然是裸露的花崗巖石山,怪石嶙峋高高的聳入云端,到湖泊還得上那座巨石山的埡口,連續騎馬奔波,我的兩腿都變得僵硬了。這時純粹是有一種毅力和期盼奇跡出現的心情在支撐自己前行,反而突增了唐僧師徒過火焰山那種豪情。石塊路太崎嶇了,只能牽著馬上山,這海拔高度,植物基本是藻類和厥類,有一種叫雪茶的植物白茫茫的鋪滿了這里的世界。有人幫我牽著馬我還是遠遠的落在后面,不過終于還是到了山頂。
飄渺空靈的海子
翻上巨石高山的埡口,還沒有重重的痛快地喘過一口氣,眼下卻奇跡般的出現了一個藍綠色葫蘆型的高山海子,每個人都驚呆了,湖心兩個小島上居然還有類似海鷗的白鳥在翱翔,我們測了下,這海拔已經有4427 米了,猶如人間仙境飄緲空靈,不經歷艱辛怎么能見風光,霎時間忘記了旅途的勞頓和高山的不適,我在巨石的路上跳躍著下坡,我很想一口氣跑到湖泊邊去,可是同伴們已經在另一個山的埡口,于是,放棄去這個湖邊的想法,去追趕同伴。我艱難的上了那山埡,又一片高山湖泊群呈現在我們的眼底,百思不得其解“這幾百公頃極高的巨石山上,那里來得一個一個形狀各異的湖泊?”。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海市蜃樓山孩子的處女圣地,咬咬嘴唇,有點疼的感覺,原來這一切美景都是那樣真實和自然!
在海子前面小憩了下,感覺餓了,于是大家就著礦泉水吃起坨坨牛肉和咸菜,可能是高山缺氧,吃東西異常難以下咽。只能草草的填飽了肚子。
這個季節湖水都很充沛,他們說這石峰的之中就有十余個海子,湖邊有很多的羊角花樹(野生的樹形大杜鵑花)和少量的松柏。據說每年6月,這里的高山杜鵑花開得是如火如荼嫣紅一片,美麗得讓人無法想象。為了能在天黑之前回到營地,一些人留埡口,哈爾甲書記建議我選擇下面較大型的三個海子進行拍攝,其他的幾人去上面的湖群。由于沒有更多植物的羈絆,自然的石路很通暢,只是必須在巨石上下不停的跳越才能前進,方正的巨石好似人工鑿出的天路連成片,我們倆在羊角樹林和巨石陣里穿行,走在其中可以清楚的聽見猶如黃河波濤般的滾滾聲,聲聲拍岸,尋著巨大的濤聲,我倆開始在巨石陣里尋找河流,可是沒有看見一條河流,哪怕是小河。陽光下海子與海子之間一派寧靜,我們想海子之間一定有巨大的暗河溝通著。一個幾平方公里的像桃子形狀的海子出現在我們面前,海子藍得那么寧靜,無比興奮的我一口氣跑過去,到海邊寂靜的海子讓我本能的倒退了幾步,正午的陽光下,深邃的海水發著一片幽藍的光芒,奇特的環境讓人突然有種無助的膽小。望著四周巨石山峰我有一種進入宇宙其他星球的感覺,還有一種穿越時空仿佛到了蠻荒的遠古時代的感覺。此時讓人體驗到什么叫美妙空靈的奇景,看看同伴哈爾甲我才相信自己還在人類的地球上。
岸邊的石縫里有許多的高山魚,這些魚由于受高寒氣候的限制,肚子大大的猶如蝌蚪,最大的不過兩寸長,在水草里穿梭,我們靠近它們,它們就會快速的躲進石下,這里是山和水千年守望的世界,它們是這里的主人。離開一個海子開始向另一個海子出發,下午強烈的陽光曬得我們沒有了力氣,又忘記帶干糧,饑腸漉漉,我倆找了許多的野生大黃桿子來充饑解渴。走到最后的一個海子,就是我們上山最先遇見的那個,這里能夠望見回程的那個山埡,高度的勞累和缺氧使我的腳已經變得不聽使喚了,周圍座座巨石的山峰發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勇氣回得去,走幾步就必須停下來歇會,這海子邊又走了兩個多小時,最后幾乎是同伴強扯著我才回到那個山埡口,回到營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過,高山的黑夜已經襲來。據他們說,我算是第一個翻越上這高山海子的女人。我認為這次旅行是對自己生命和毅力的一次挑戰,也許人往往只有通過艱難險阻的歷程才可能收獲人生中別樣的風光吧,真的是無限風光在險峰,若古游歷讓我對人的潛能和自然界的神秘生命力又有了更多的一些理解。